劉雋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綜合素質測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對綜合素質測評的重要意義和對大學生在大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作用具體表現做了闡述,并對當前的綜合測評制度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希望能夠建立起對大學生綜合素質進行正確價值判斷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系。
【關鍵詞】綜合素質測評;大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用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社會所需要的是全面型的人才,對于高校來說,講究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不能僅僅依靠成績的好壞對學生進行衡量,因此,很多高校紛紛開始采用綜合素質測評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衡量,并以綜合素質測評的結果作為參考,對學生進行評優(yōu)。綜合素質測評在大學生心中能夠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它從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由此可見,在高校中有效開展綜合素質測評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內容
在目前我國的高校中,采用最多的是分析性評價的綜合素質測評方式,從德育、智育和體育方面對學生進行評估。德育方面的評估包括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日常行為規(guī)范以及學生所獲的榮譽;智育方面的評估包括學生的課程成績、科研成果、技能證書以及競賽成績等;體育方面的評估包括學生的體育課程成績和體育競賽成績等。
(一)德育的測評
所謂德育是一種提高學生品德的認知活動,德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從中獲得一定的道德信念,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尤其是在很多高校的綜合素質測評考核中,在總分值中,德育值占很大的一部分,之所以德育考評這么受重視,是因為高校要考察學生的思想是否積極的向黨組織靠攏,是否具備個人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從而為大學生的思想指引方向,避免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后迷失了方向。在高校的綜合素質測評中,對德育的重視體現了高校教育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進行的,也證明了如今學校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教育,更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1]。
(二)智育的測評
智育的測評是對大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智力發(fā)展因素而做的測評。在很多高校中,智力測評的成績主要是由學分成績和科研實踐兩個方面組成的,大概占整個智育成績的60%左右[2]。學分成績就是學生所學左右課程加權之后的平均分,而科研實踐就是學生參加科研立項的成績或者是學生所發(fā)表的論文成績,根據院級、校級、省級、國家級等分別統計分數。除此之外,有些高校還會將學生所取得的專業(yè)技能證書和人文比賽成績等計入智育成績中,由此可見,學校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學習還是很重視的,一方面向學生表明,大學期間的首要任務還是要學好專業(yè)知識,專業(yè)知識是今后在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這種智育測評,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三)體育的測評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強健的體魄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只有加強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才能夠為德育和智育提供生理上的保障,才有可能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現階段很多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堪憂,嚴重缺乏鍛煉,軍訓期間暈倒的新聞屢見不鮮,在很多高校中,體育成績占綜合素質測評成績的20%左右,主要從學生體育課程的考核成績、參加體育比賽所獲得的成績和是否擔任體育班干部等方面考察[3]。對體育測評的重視,能夠促進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發(fā)展,從而更好的開展其他活動。
二、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作用
(一)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
在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及各項政策下,高校對大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通過科學合理的辦法開展綜合素質測評,綜合素質的測評圍繞這幾個方面,根據教育目標,對測評內容和指標進行量化,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細則,從而對大學生的在校學習和生活等能夠反映學生素質的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并以此為依據,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判。通過這種綜合素質測評手段,能夠幫助學生全方位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發(fā)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生和生活習慣,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做到品德優(yōu)秀、專業(yè)突出、身強體健,從而成長為新社會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二)促進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在高校教育中進行綜合素質測評,有助于發(fā)現學校在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學生的測評結果就是對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效果的反映,教學管理部門可以學生的綜合測評結果為參考,對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等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優(yōu)化,除此之外,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評結果也可以為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指引方向。尤其是在現階段,在校大學生都是90后的新一代,性格特點非常鮮明,一方面他們敢想敢做,另一方面他們的承受力和社會責任感相對薄弱,因此,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結果能夠給學校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導[4]。
(三)促進大學生的就業(yè)發(fā)展
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共同作用下,用人單位對于大學畢業(yè)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學生的學歷和工作經驗之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學生的協調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團隊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等都是用人單位的考量范圍[5]。由此可見,在大學階段開展綜合素質測評能夠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測評,而是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智商和情商兩個方面,并且逐步完善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評價,從而引導學生成長為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促進大學生的就業(yè)發(fā)展。
(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個性發(fā)展
教育的目標并不是要培養(yǎng)統一的、標準化的人才,而是要培養(yǎng)和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高校以往的整齊劃一的教學管理制度已經難以符合新時代的發(fā)展需求,綜合素質考評的建立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自主選擇要上的課、要參加的活動,不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符合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更有利于發(fā)現學生的潛能。endprint
(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根據綜合素質測評中學生智育成績的結果,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當下的學習狀況,并對培養(yǎng)目標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更加靈活的制定教學計劃,而學生也可以參考測評結果,對自己的學習需求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做出明確的判斷,即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除此之外,綜合素質測評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在專業(yè)設置、課程編排以及課時設置上都能更靈活的安排,學生會更愿意參加到科研活動和科學研究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
綜合素質測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挖掘出自身的潛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尤其是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要求大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素質都能夠得到綜合的、協調的發(fā)展,這是科學發(fā)展觀的內在要求。因此,在高校的教育中,必須要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實現大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6]。除此之外,國家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勵大學生參與到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中來,綜合素質測評是對學生素質的體現,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響應國家號召、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有很大幫助。
三、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制度的完善
在傳統的高校教育評價體系中,學校最看重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并將它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這種方式十分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大學生素質的高低除了學習成績之外,還包括很多方面,雖然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目前已經具備相對完整的綜合素質測評制度,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著不足之處,例如很多高校在綜合測評的指標上,過于傾向專業(yè)課的學習成績,盡管這種測評方式說明了專業(yè)知識的重要性,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僅依靠專業(yè)課的課程成績不夠科學,可以將成績設置為專業(yè)課程分數和實踐項目分數的加權平均值,從而引導學生走出課堂,為學生日后走向社會奠定基礎,既強調了學科的特點,還能學以致用,將書本知識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一舉兩得;再比如說很多高校在德育方面的測評指標不夠細化,德育的權重也不夠,致使出現了一些學生失德的事件,因同學間的沖突而發(fā)生的惡劣事件層出不窮,盡管學生的專業(yè)成績優(yōu)秀,但道德缺失,這表明高校在德育方面的工作仍需加強,重視德育的地位能夠幫助學生規(guī)范自身行為,提高道德品質[7]。因此高校在建立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時候,可以從基礎性素質和發(fā)展性素質兩個方面展開,基礎性素質就是學生的德、智、體等,發(fā)展性素質則包括學生的文化藝術特長、組織管理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精神等等,促進我國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斷提高我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開展綜合素質測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能夠考察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協調的發(fā)展,幫助學生成長成才,所以高校要不斷完善綜合素質測評制度,使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更符合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周靜.淺析教育綜合測評對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作用[J].人間,2015,175(16):134-134.
[2]張迎進,謝云紅,沈偉正等.大學生綜合測評定量評價制度[J].高教學刊,2016,(3):150-151.
[3]王愛因.淺談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的合理建設[J].科學時代,2015,(13):259-259.
[4]張毅.基于大學生自身視角的綜合測評現狀分析[J].才智,2015,(7):151-151.
[5]劉昕.完全學分制條件下大學生教育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6.
[6]李林娜,孟乃杰,陶慶宇等.淺析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J].才智,2015,(6):102-102.
[7]沈易佳.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關問題探索[J].科教導刊,2015,(10):162-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