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梅
群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從“少慢差費”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條新途徑。那么,怎樣指導群文閱讀,才能讓這別樣的閱讀,呈現(xiàn)出別樣的風采呢!現(xiàn)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談談我的粗淺看法:
一、群文聚合,主題突出
群文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在選取群文時,必須圍繞一個主題,否則,群文閱讀就會群龍無首,雜亂無章。那么怎樣做到群文聚合,主題突出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選材編排:
1. 從文章內(nèi)容角度定主題。以時間為主題,如“關(guān)于春天的組詩”“描寫晚霞的美文”等;以人物為主題,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等。
2. 從人文內(nèi)涵角度定主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如“生命 生命”“花的勇氣”“永生的眼睛”等;以身殘志堅為主題,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觸摸春天”“向命運挑戰(zhàn)”等。
3. 從表達方式角度定主題。以寫作體裁為主題,如“神話”“演講稿”“兒童詩”“民間故事”等;以寫作方法為主題,如“反復結(jié)構(gòu)的童話故事”等。
二、群文設計,橫向聯(lián)合
問題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教師教學的手段。群文閱讀教學需要單篇文章閱讀作基礎,但重點是指導學生在多篇文章閱讀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閱讀教學時,我們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個閱讀整體,設計比較性、遷移性等問題,將多篇文章橫向聯(lián)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重整、伸展、評鑒、創(chuàng)意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方法。如幼苗師群文閱讀《趵突泉》《鼎湖山泉》《蝴蝶泉》等三篇文章后,引導學生比較思考:這三篇文章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學生很快就能在比較閱讀中發(fā)現(xiàn)相同之處。這比單篇閱讀教學更有優(yōu)勢。
三、群文教學,教給策略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群文閱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從多篇文章閱讀中獲取豐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快速閱讀、整合信息、質(zhì)疑討論等群文閱讀的策略。
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一節(jié)課要閱讀多篇文章,用得比較多的是默讀和略讀、瀏覽。這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閱讀方式。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這些快速閱讀的策略。
如學習課文《祖父的園子》時,教師要求學生:給大家三分鐘時間快速默讀課文,可以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一目十行地讀,讀完課文后想一想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園子。然后把自己的感受用詞語記錄在課題的旁邊;再讀課文時提出要求:我們知道了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應有盡有、五彩繽紛、生氣勃勃的園子,請大家用三分鐘時間瀏覽課文,可以跳讀、掃讀,把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句段畫下來讀一讀,爭取讀出自己的感受。
此外,群文閱讀教學,不必拘泥于單篇文章閱讀時的字詞理解,應側(cè)重在大量閱讀中提取信息,綜合思考。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整合信息的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比較、綜合、概括、歸納等閱讀能力。
總之,群文閱讀是一場關(guān)于語文閱讀的革命,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而讓這別樣的閱讀煥發(fā)出別樣的精彩,我深深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