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毛利
說說早餐
文 / 毛利
幾個月前我一時興起,每天早上都做早餐,拍照,上傳網(wǎng)絡(luò)。這種無聊的事情不知疲倦地做了好多回,逐漸琢磨出小清新早餐的搭配規(guī)律。
眼看要成功變身小清新,忽然一下懶散起來,再也沒有早上10點前起過床。我像某個世紀的古代人一樣,一天吃兩餐,覺得早餐也沒有什么必須存在的理由。我們真的需要一頓營養(yǎng)豐富到極致的早餐嗎?
實際上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吃過一份搭配肉蛋奶、新鮮蔬菜水果,再加上一杯咖啡的早餐,總能讓人昏昏欲睡意志消沉,甚至還有一份隱藏的罪惡感,一大早就吃這么多,這一天算是完了。
上周去香港出差,偶爾逛到誠品書店,發(fā)現(xiàn)一本《早餐之書》,大為好奇,竟然有人特意撰寫關(guān)于早餐的歷史,這人一定很熱愛吃早餐。
書從歷史上最早記錄的早餐開始,面包、甜酒、烤肉,是真是假不知,總之這個作者想讓大家相信,古希臘時代的奧德修斯就是這么吃飯的。好比今天的作者撰寫張愛玲傳記,當他查不到張愛玲喜歡吃什么又是否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時,只能查下民國歷史,隨后放點符合當時社會風貌的食物進去,好讓這一片空白立體生動起來。
我在飛機上暈頭轉(zhuǎn)腦地看了80頁,發(fā)現(xiàn)作者首先揭露了一個事實:早餐之所以叫break-fast,原來意思是要打破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一夜的禁食。這種打破有時候也是為了漱口清洗口腔,從古希臘人開始,不管用烈酒也好葡萄酒也好,或者英國人的晨間淡啤酒,傳統(tǒng)意義上都是為了漱口和提神。
這幫驕奢淫逸的古代人!
第二個事實是,起碼三個世紀前,早餐都沒有那么豐富??Х取⒚姘?、牛油,這種便宜的英式早餐足夠滿足大部分英國人的胃口。而女王的早餐,是一只裝在黃金蛋杯里的白煮蛋。
早餐在19世紀忽然豐富得一塌糊涂,光面包就有十幾種選擇。這不免讓我想起每次吃酒店早餐,那種琳瑯滿目無所適從的感覺,從一開始狼吞虎咽什么都試試,到最后簡化成了一個程序作業(yè)。
喝兩杯茶,吃點蔬菜、水果,一個白煮蛋,一份燕麥粥。作為一個健康飲食愛好者,我早就發(fā)現(xiàn),那些好吃的高熱量食品,在照片里可以擁抱新的一天,真的操作起來,這接下來的一天會非常難過——剛享受完國王般的早餐,卻要面對民工般的一天。
這本書里有句詩:早起讓人身體健康,靈魂完整,財富富足。
作為一個已經(jīng)放棄早起的人,看到此處不免精神渙散,對很多現(xiàn)代人來說,還有什么比不用早起更能讓靈魂起舞的?
不過看著書里來來回回寫著古代地中海沿岸居民,在每天清晨如何用面包浸葡萄酒吃,相當躍躍欲試,想嘗嘗這種奇特吃法的味道。
跟現(xiàn)在這幫動不動要把葡萄酒說出幾十種香味層次的格調(diào)人士比起來,那些一大早就開始用葡萄酒解渴的古羅馬人,實在太可愛了。
責任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