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剛
(濱州愉悅家紡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 256623)
賜來福AC6型自動絡筒機使用問題及故障排除
盧 剛
(濱州愉悅家紡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 256623)
為了解決賜來福AC6型自動絡筒機紡純亞麻品種時,在循環(huán)(打結)部分、捻接器和機器元件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結合生產(chǎn)實際和維修經(jīng)驗,詳細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表現(xiàn)的狀態(tài)及解決方法。指出:單錠捻接成功后出現(xiàn)“CY60”“CY25”故障代碼是設備系統(tǒng)問題,需操作工手動解決,徹底的解決方案是聯(lián)系制造廠家對相應程序做修改;接頭出現(xiàn)兩端有“小尾巴”和“小毛刺”是壓簧彈性衰退導致,可用壓縮空氣氣管替代壓簧;右張力盤磨滅是壓簧斷裂脫落所致,可在張力盤上方、紗線導引口的下方加裝導引瓷片解決;因小吸嘴扭簧易位而引發(fā)小吸嘴抓取下紗失誤率高的問題,可利用電線外皮將兩個扭簧進行組合來解決;因操作工非正規(guī)操作而引發(fā)小吸嘴抓取下紗失誤率高的問題,可采用專用工具對小吸嘴進行處理;此改進同樣適用于相同結構的賜來福其他型號自動絡筒機。
自動絡筒機;AC6;捻接器;張力裝置;張力盤;壓簧;彈性衰退;瓷片
AC6型自動絡筒機最大的亮點在于其換管機構,運用全新的理念使管紗到插紗錠的空間距離大幅縮短,為提高生產(chǎn)效率提供了硬件基礎。另外,該機配有節(jié)能槽筒驅動系統(tǒng),使槽筒具有更高的加速度,以及更快的制動;Smart Cycle智能循環(huán)自調節(jié)絡筒單錠并配有Launch Control啟動優(yōu)化功能,縮短了單錠打結時間,提高了單錠免維護力度;標準Tension Control張力控制器使筒子密度更均勻;X-Change高速智能落紗裝置實現(xiàn)既高效又智能的落紗功能;Preci FX智能橫動裝置能生產(chǎn)各種形狀的筒子紗。
我公司新成立的亞麻紡紗車間引進了4臺配有Autosense FX紗線張力勻整裝置、上蠟裝置(含蠟塊監(jiān)測功能)、X-Change高速智能落紗裝置的AC6型自動絡筒機[1-2],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現(xiàn)將解決措施與大家分享。
該機大部分單錠總在打結完成時出現(xiàn)“CY60”“CY25”兩種故障代碼,單錠亮紅燈隨即停止。經(jīng)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故障都與捻接器捻接有關。
當大吸嘴(suck mouth)吸取上紗至下捻接器剪刀處后,小吸嘴吸取下紗至上捻接器剪刀處,此時捻接器捻接成功,槽筒會正轉幾圈。但槽筒轉過的紗線長度不足以將紗線繃直,紗線接頭不能進入清紗器檢測頭的檢測槽,再次打結時清紗器不會切斷紗線,大吸嘴依然立即吸取上紗,待小吸嘴吸取下紗后,捻接器對紗線進行捻接,就會形成捻接結頭三股紗問題。此時,如果不人工干預扯斷上下吸嘴的回絲,經(jīng)反復循環(huán)捻接后,大吸嘴就會纏滿回絲直到單錠紅燈亮起為止。
1.1問題原因
實踐發(fā)現(xiàn),只要在Informator軟件中將“錠位接頭過程”修改為“較細的亞麻”,就會出現(xiàn)“CY60”“CY25”故障代碼。在檢修過程中,出現(xiàn)“CY25”故障代碼時,一般是單錠接頭不合格或出現(xiàn)三股紗;而出現(xiàn)“CY60”故障代碼時,捻接頭無問題,槽筒卻無法正轉,致使單錠的紗線不能進入清紗器檢測頭的檢測槽內,無法完成正常的捻接驗結功能。
在單錠捻接成功后,出現(xiàn)“CY60”“CY25”故障代碼時,用單錠測試儀(41菜單yarn signal)對清紗器檢測頭的信號進行檢測得知,當單錠捻接動作完成后槽筒不能正轉,致使單錠的紗線無法進入清紗器檢測頭的檢測槽內時,單錠測試儀顯示“No Yarn”;手動轉動槽筒后可以使紗線進入清紗器檢測頭,此時單錠測試儀顯示“Yarn”。由此可以判斷清紗器檢測頭在整個捻接過程中的靜態(tài)信號是正常的,可排除清紗器檢測頭靜態(tài)信號不良的原因。推斷出現(xiàn)這些故障的根本原因可能是:① 系統(tǒng)軟件中,捻接后的驗結功能程序段與正常的打結循環(huán)程序段銜接不良;② 在打結循環(huán)完成后,單錠主板與清紗器檢測頭之間的通信出現(xiàn)暫時性故障。
1.2解決辦法
根據(jù)以上試驗和推斷,個人認為可能是該絡筒機Informator軟件存在Bug。即軟件中對亞麻接頭過程這段程序有不完善的地方,只有廠家對系統(tǒng)程序進行部分修改才能解決該問題。
在廠家對程序進行修改前,只能對操作工進行培訓讓其自行處理:先手動正轉單錠的槽筒,直到將紗線繃直并確認紗線已進入到清紗器檢測頭的檢測槽內,再按下單錠紅燈,單錠切斷紗線后進行循環(huán)捻接動作,防止出現(xiàn)捻接成三股紗的問題。
根據(jù)在AC338機型上的維修經(jīng)驗得知,此機臺所有程序必須使用專用平臺及專門權限才能對程序進行修改。鑒于以上情況,先向車間領導匯報,由車間領導向設備廠家的區(qū)域負責人詳細說明情況,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向和方法,建議設備廠家的區(qū)域負責人聯(lián)系德國制造廠家的研發(fā)部讓其修改程序。經(jīng)反復溝通及修改試驗,將最終的程序裝載到所有機臺上后,生產(chǎn)效率均得到明顯提高,相同品種生產(chǎn)效率較原來提高十個百分點,至此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賜來福AC6型自動絡筒機捻接器靠外的前半部分,延用了AC338型自動絡筒機捻接器的結構,即利用一根倔強因數(shù)很大的扭簧為捻接剪刀喂紗臂和壓紗桿提供回復力。由于整個捻接器的凸輪杠桿傳動機構被步進電機和尼龍齒輪組代替,步進電機就能提供完成捻接動作所需的全部動力,扭簧提供的回復力只是為了減輕步進電機的負載和尼龍齒輪組的磨損。捻接原理與AC338型基本相同,因此捻接時也會出現(xiàn)與AC338型類似的問題,即出現(xiàn)壓簧彈性衰減時,捻接質量下降的問題。
2.1問題原因
由于捻接器的電氣化程度高且集成整合性零件偏多,考慮到改造成本及其可行性,對捻接器的壓簧部分進行改進。原壓簧是鋼性金屬片,長期反復捻接壓合動作使其彈性衰退,壓簧彈性不足以撐起捻接蓋板。在捻接蓋板與捻接塊閉合的瞬間,壓簧的長爪側以壓紗桿為支撐面在彈力作用下將捻接蓋板撐起,使之達到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樣捻接蓋板的平面與捻接塊的平面完全閉合。彈性衰退使二者的面接觸變成點接觸,即捻接蓋板未能被完全撐起,壓紗桿的凸起部分頂在捻接蓋板上,然后捻接蓋板又與捻接塊的平面閉合,因而二者閉合時出現(xiàn)漏氣區(qū)域,給本來就很小的捻接腔帶來更大負擔,因“透風撒氣”引起捻接氣流強度不夠,導致接頭兩端出現(xiàn)“小尾巴”和“小毛刺”,影響捻接器的穩(wěn)定性。壓紗桿突起部分和捻接蓋板如圖1所示。
圖1 壓紗桿凸起部分和捻接蓋板
2.2解決辦法
針對此問題,嘗試尋找具有一定彈性、能撐起捻接蓋板且彈性衰退期長,成本低于原裝壓簧的替代材料。經(jīng)過反復試驗,發(fā)現(xiàn)壓縮空氣氣管材料比較適合。剪一段與捻接蓋板長度相同的氣管,在其中心部位鉆一個眼,尺寸與壓紗桿的凸起部分吻合。圖2中采用6 mm×4 mm壓縮空氣氣管,適用于純棉系列的DZ3/DS3捻接套件,效果良好,但對于DZ3 16.1.E和DS1 20.1 2EB捻接套件則需要仔細調整好位置才能使用。
圖2 壓縮空氣氣管
改造后的5個捻接接頭經(jīng)過實驗室強力儀測試,全部合格,平均強力達到1309 cN,原紗(純亞麻55.56 tex)強力為1500 cN~1600 cN。
3.1壓簧脫落問題
賜來福AC6型自動絡筒機在純亞麻紡紗時,先采用吹捻管將紗頭吹散,再采用噴水方式完成紗頭捻接。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吹捻管與以往的退捻管結構不同,其一端是封閉的,另一端是開放的,自清潔能力比退捻管差,維護保養(yǎng)困難。此外,捻接器壓蓋的固定鐵片脫落后,易被張力裝置的主動張力盤吸住,從而引起右張力盤(主動張力盤)磨滅。
3.1.1問題原因
以前在維修AC338機型時也碰到過這樣的問題,一般是因為壓簧材質差,質地硬而脆,捻接器經(jīng)反復打結后,導致壓簧后端斷裂。斷裂后的壓簧無彈性,無法支撐壓蓋,在捻接器反復打結動作的作用下會自行脫落。如果其脫落時正巧遇上張力盤處于打開狀態(tài),脫落的壓簧極易被張力盤(內有一塊永久性磁鐵)吸住。單錠正常捻接后,紗線經(jīng)過張力傳感器,下紗經(jīng)過下探紗器,張力盤可以正常開啟。當紗線被小吸嘴引入到左右張力盤之間后,張力盤夾緊紗線并繼續(xù)旋轉,脫落的壓簧也被夾在兩個張力盤之間。在壓力為40 cN的條件下(測試得到),張力盤轉動過程中脫落的壓簧與左右張力盤持續(xù)摩擦,而左張力盤屬于從動裝置且有一定的動程間隙,操作工與保全工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導致右張力盤(主動張力盤)磨滅。
3.1.2解決辦法
根據(jù)以上分析,在張力盤上方密封板的紗線導引口下方加裝一塊導引瓷片,如圖3所示,將加裝瓷片后的密封板安裝到張力裝置上即可。筆者選用的導引瓷片是村田No.21C型毛羽減少裝置(Perla-A)上的瓷片,改造時也可選用任意導引瓷片,結果達標即可。
a) 改造前 b) 改造后圖3 加裝瓷片前后示意
加裝瓷片后的張力裝置,有一個半封閉的導紗瓷眼缺口,與原來的導紗瓷片組合形成導紗瓷眼,純亞麻質地發(fā)硬且光滑,若細紗成型不好,退繞時就會出現(xiàn)退繞氣圈不穩(wěn)定引起的張力波動,當紗線經(jīng)過張力裝置時就會出現(xiàn)抖動(生產(chǎn)純棉品種時張力設置合適很少出現(xiàn)抖動問題),而改造后的瓷眼能減小紗線氣圈并使其大小相對穩(wěn)定。觀察錠位測試儀屏幕上括號內的張力數(shù)值并比較其變化發(fā)現(xiàn),該裝置應用在棉紡上有改善毛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脫落的壓簧被擋在改裝瓷片的上方,不會再被主動張力盤吸住造成其磨損。
3.2小吸嘴扭簧易位問題
因小吸嘴扭簧經(jīng)常發(fā)生易位,從而引發(fā)小吸嘴抓取下紗失誤率較高的問題。
3.2.1問題原因
針對這一問題,在維修的過程中經(jīng)過反復觀察實驗,發(fā)現(xiàn)小吸嘴扭簧經(jīng)常發(fā)生易位問題的原因是其扭簧處被積花阻塞,且扭簧兩端的橫截面毛糙不光滑極易積花,如圖4a)所示,因積花未被及時清理占據(jù)了扭簧的釋放空間,導致扭簧處的釋放空間逐漸變得狹小,直到被擠壓后無法得到正常釋放的程度,在小吸嘴抓手反復打開關閉的過程中,其扭簧就會發(fā)生變形或易位問題,使其抓手閉合時的力量減小一半,所以其抓紗力量就會隨之相應減小,進而引發(fā)其抓取下紗失誤率高的問題,導致單錠的捻接失誤率升高,機器生產(chǎn)效率下降。
a) 改造前 b) 改造后
3.2.2解決辦法
先用兩段長度約為1 cm、外徑為2 mm、內徑為0.75 mm的電線外皮將小吸嘴扭簧的直端套起來,以減少此處積聚花毛,再用一段外徑約為2 mm,內徑約為1 mm的電線外皮將兩個扭簧組合在一起,如圖4b)所示,可減少小吸嘴扭簧拐彎端積聚花毛。經(jīng)上機實驗表明,單錠的重復打結率明顯降低。
改進后,由于小吸嘴扭簧的直端被電線外皮套起來,既減少了花毛在此區(qū)域的積聚,又增大了小吸嘴蓋與小吸嘴扭簧的接觸面積,所以小吸嘴扭簧所受到的壓力比以前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小吸嘴扭簧的使用壽命。
3.3小吸嘴堵塞問題
因操作工非正規(guī)操作而引發(fā)小吸嘴抓取下紗失誤率高的問題。
3.3.1問題原因
賜萊福AC6機型在實際的亞麻紡紗過程中,小吸嘴處容易被回絲堵塞,經(jīng)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小吸嘴的氣流構造存在問題。小吸嘴的吸管與透明塑料連接管間的連接是通過一個O型膠圈來固定的,在開機的情況下,由于負壓大,O型膠圈很難再安裝到透明塑料連接管內部(其連接方式存在設計缺陷),導致操作工自行拆開清理完堵塞的回絲后無法將其再恢復原樣,安裝不當還會使周圍相接觸的部件受到永久性的磨損。機修工處理此問題也很繁瑣,費時費力,還影響單機產(chǎn)量,使小吸嘴的負壓大幅度下降,導致小吸嘴抓取下紗失誤率高,單錠無法正常運轉。
3.3.2解決方法
針對這一問題,制定了針對性的操作標準,嚴禁操作工私自打開透明塑料連接管清理堵塞的回絲,應使用專用工具來清理堵塞的回絲。
專用工具的制作:以壓縮空氣氣管為原料制作,將壓縮空氣氣管的一端剪成尖頭即可。
使用方法:先用一只手把小吸嘴的密封蓋打開,再用另一只手將帶尖頭的一端插入小吸嘴的吸管內,在此過程中,如遇到阻力,將壓縮氣管用手旋轉插入即可。
此專用工具也同樣適用于處理紗庫吸盤堵塞的故障。因其他自絡的小吸嘴和紗庫的內部結構大致相似,所以還適用于其他品牌的各種型號的自絡。
針對AC6型自動絡筒機在麻紡生產(chǎn)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制定相應措施,在循環(huán)(打結)部分、捻接器和機器元件方面進行改進,實踐證明效果較好。對于結構相同的賜來福自絡(包括AC338型、AC5型、AC-X5型或AC6型等)的盤式張力裝置和捻接器的壓簧都可以進行此類改進。
[1] Saurer Schlafhorst AG&Co.Autoconer 6 Operation Manual Model“RM”(Chinese)[Z].
[2] Saurer Schlafhorst AG&Co.Autoconer 6 Service Manual Model“RM”(Chinese)[Z].
ProblemsandTroubleshootinginApplicationofAutomaticConerAC6Schlafhorst
LU Gang
(Binzhou Yuyue Home Textiles Co.,Ltd.,Binzhou 256623,China)
To solve the problems with automatic coner AC6 Schlafhorst in spinning pure flax varieties such as problems in knotting,splicing and machine parts,considering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experience,detailed analysis is done to the causes,statu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It is pointed out that when fault codes“CY60”“CY25”come alarming after single spindle splicing,it indicates that there will be a problem with equipment system,which should be manually removed by the operator.To solve the problem once and for all is to ask the enterprise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procedure.When a“tail”or“small burr”come being with joints at both ends,it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failure with pressure spring,and compressed air pipe can be used instead.The failure with right tension disc results from breakage of the pressure spring,a ceramics disc can be installed above the tension disc and below the yarn guide.As to the repeated failure in grabbing yarn because of the suction pipe due to the torsion spring’s translocation,the two torsional springs can be binded by the wire sheath whereas the repeated failure in grabbing yarn because of the operators’ informal operation,something can be done to the small suction mouth using special tools.This solution is applicable in the automatic coner of the same structure with tension disc and pressure spring of splicers.
automatic coner;AC6;splicer;tension device;tension disc;pressure spring;elastic failure;ceramics
TS103.321
B
1001-9634(2017)05-0036-04
2017-02-12
盧 剛 (1980—) 男,山東青島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自動絡筒機機電一體化維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