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冬冬
(宣威云峰醫(yī)院,云南 曲靖 655413)
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診斷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效果觀察
馮冬冬
(宣威云峰醫(yī)院,云南 曲靖 655413)
目的分析及對比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中分別應用快速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患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50例,均施行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詳細記錄2種檢驗方法的陽性檢出情況,且分析不同年齡段患兒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的陽性檢出率情況。結果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法的陽性檢出率較快速血清學檢測法顯著更高,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5~8歲年齡段患兒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的陽性檢出率較1~4歲、9~13歲年齡段患兒顯著更高(P<0.05)。結論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中應用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法的臨床價值較快速血清學檢驗更為優(yōu)秀,特別是對5~8歲年齡患兒,值得借鑒。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快速血清學檢驗;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價值
隨著近年來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發(fā)病率呈逐年提高趨勢,且日趨低齡化[1],對患兒的身體健康和健康發(fā)育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早期及時的臨床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F(xiàn)今臨床上主要采用實驗室檢查方法診斷該疾病,其中又以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較為常用,為了分析及對比兩種檢驗方法的診斷價值,我們取本科室接收的患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50例患兒,均施行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先總結檢驗情況及效果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患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50例,入組標準:(1)均滿足《兒科常見診斷與治療》中制定的關于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相關診斷標準;(2)均伴有持續(xù)發(fā)熱(少數(shù)存在高熱)、咳嗽、咳痰、嘔吐、呼吸困難及腹瀉等癥狀,且合并咽痛、胸痛及氣喘等表現(xiàn);(3)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同意。排除標準:(1)伴有腦、心、肝、腎等嚴重器官性疾病的患兒;(2)伴有嚴重并發(fā)癥者;(3)伴有精神障礙或疾病者。本組50例患兒中,包含男性患兒31例,女性患兒19例;最低年齡者5個月,最高年齡者12歲,平均年齡(6.48±3.04)歲,其中1~4歲患兒15例,5歲~8歲患兒24例,9歲以上患兒11例;病程7d~2月,平均病程(19.13±1.78)d。
(1)快速血清學檢測法:50例患兒入院次日,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采集患兒的靜脈血液1.0 mL,常規(guī)離心后取血清,經(jīng)膠體金法對血清MP-IgM抗體進行檢測。(2)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驗法:通過無菌棉拭子于患兒口腔與咽喉部位捻轉,再行肺炎支原體鑒定培養(yǎng),對患兒的痰液進行收集,置于恒溫環(huán)境下開展細菌培養(yǎng),培養(yǎng)24h后,對培養(yǎng)基的顏色進行觀察,如果顏色經(jīng)紅色轉為黃色即代表為陽性,其它則為陰性。
詳細記錄2種檢驗方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陽性檢出情況,且分析不同年齡段患兒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的陽性檢出率情況,并進行比較。
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2檢驗法,且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陽性檢出率為68.0%,快速血清學檢驗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陽性檢出率為44.0%,可見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法的陽性檢出率較快速血清學檢測法顯著更高(P<0.05)。如下表1所見。
表1 2種檢驗方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陽性檢出情況對比分析 [n(%)]
1~4歲年齡段患兒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法檢測的陽性率為73.33%,5~8歲年齡段患兒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法檢測的陽性率為95.83%,9~13歲年齡段患兒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法檢測的陽性率為63.64%,可見5~8歲年齡段患兒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的陽性檢出率較1~4歲、9~13歲年齡段患兒顯著更高(P<0.05)。如下表2所見:
表2 不同年齡段患兒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的陽性檢出率對比分析(n,%)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臨床常見的兒科疾病,其病因可分為兩個方面[2~4]:(1)嬰幼兒的生理結構特點較為特殊,機體免疫功能尚在發(fā)育,某些時候會遭到肺炎支原體的入侵,且黏附在上皮細胞之上,抵抗纖毛運動和吞噬細胞,且放出許多的炎癥因子和有毒的代謝產(chǎn)物,導致氣道炎癥惡化,造成氣道高反應性;(2)肺炎支原體的傳染性較高,這就增加了嬰幼兒的感染風險。該疾病主要通過飛沫進行傳播,能夠使患兒伴發(fā)腦炎、支氣管炎及心肌炎等嚴重并發(fā)癥,因此,進行早期及時的臨床診斷并給予抗感染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明顯提高了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檢出率。快速血清學檢驗是臨床常用的診斷方法,檢驗時醫(yī)師僅需采集患兒的靜脈血1.0mL即可,優(yōu)點在于操作簡便、微創(chuàng),獲得了患兒家屬及醫(yī)護人員的認可。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法則主要是通過利用快速生長因子加快培養(yǎng)基內病原微生物的增值、分解,從而生成許多氫離子,降低其中的pH值,進而使指示劑的顏色發(fā)生變化,從而達到鑒別肺炎支原體的目的[5~6]。本研究發(fā)現(xiàn),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法的陽性檢出率較快速血清學檢測法顯著更高(P<0.05)。5~8歲年齡段患兒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的陽性檢出率較1~4歲、9~13歲年齡段患兒顯著更高(P<0.05),可見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法的檢出率明顯更高,特別是在5~8歲患兒中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診斷中應用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法的臨床價值較快速血清學檢驗更為優(yōu)秀,特別是對5~8歲年齡患兒,值得借鑒。
[1] 李文松,韓玲芝,李玉洋,等.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5):53-55.
[2] 樓蘭芳,李小兵,張?zhí)m青,等.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紅細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385-387.
[3] 安紅霞.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120例臨床檢驗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8):68-69.
[4] 陳花蓮.快速血清學和微生物培養(yǎng)檢測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價值[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6,18(2):131-133.
[5] 段金花.應用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和快速血清學檢驗兩種方式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診斷價值對比分析[J].健康前沿,2016,23(3):127.
[6] 蘇 麗.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快速培養(yǎng)檢測方法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7):48-49,50.
R725.6
B
ISSN.2095-8242.2017.38.7456.02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