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晗
(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產后出血患者中西醫(yī)結合護理體會
喻 晗
(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回顧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分娩期間收治的2909名住院產婦,根據發(fā)生產后出血的100例對象,分析產后出血原因,提出中西醫(yī)結合預防性措施。產后出血的原因較為復雜,早期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根據不同原因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提供中西醫(yī)結合優(yōu)質護理能夠改善產婦分娩后出血情況,療效顯著。
產后出血;優(yōu)質護理;中西醫(yī)特色
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嚴重的并發(fā)癥,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 ml稱為產后出血,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時以后,在產褥期內發(fā)生的子宮大量出血,孕產婦死亡四大原因之一就是產后出血。產后出血的發(fā)病率占分娩總數的2%~3%。我院從2015年1月開始,重視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結合中醫(yī)系特色優(yōu)質護理服務,改善產后出血效果效果顯著。
根據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武漢市第一醫(yī)院產科住院分娩的2909名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選取100例產后出血孕婦進行觀察。其中產婦年齡為20~38歲,平均年齡29歲,初產婦70例,經產婦30例,自然分娩50例,剖宮產50例,孕周為39~41周。其中子宮收縮乏力68例,胎盤因素7例,胎盤粘連2例,胎盤殘留13例,軟產道裂傷10例。產婦均無妊娠期合并癥。
①產前:保持病室安靜,濕度適宜。囑孕婦臥床休息,左側臥位,監(jiān)測胎心、宮縮情況,自數胎動,觀察各項生理指標,若出現口渴、面色蒼白等癥狀,及時向醫(yī)生報告。②產時:第一產程防止產程延長;第二產程按摩腹壓,適度適時會陰側切;胎頭、胎肩娩出的時候要慢,立即靜脈滴注或肌內注射縮宮素在胎肩娩出后,來加強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因胎盤因素導致出血,要及時把胎盤取出并做好刮宮的準備工作。因軟產道撕裂傷導致大出血,修復縫合準確及時。③產后;2小時內嚴密監(jiān)護,觀察宮縮陰道出血、會陰傷口、預防休克,若發(fā)生失血性休克,積極糾正休克補充血容量,給予輸血或行擴容治療。
中醫(yī)護理措施為:產后失血耗氣損氣血,中醫(yī)為氣血虛弱之象,氣血不足,不足以華面,脈鼓動無力舌脈從證,用參芪靜滴及太子參產寧糖漿以補氣攝血固沖;飲食指導清淡易消化飲食,多食新鮮水果及粗纖維食物,防止便秘。氣虛型癥見于陰道出血量多,色淡紅質稀,氣短懶言納差,舌質淡苔白脈緩。治宜補氣固攝,養(yǎng)血止血,可配合灸百會、氣海穴,并給予補氣養(yǎng)血作用的食物。如:山藥紅棗花生桂圓等。情志護理,心理護理,鼓勵產婦說出自己的主觀感受,防止產后抑郁,指導產婦家屬多關心產婦。結合中醫(yī)護理技術的應用,聯合穴位按摩,運用手法作用于檀中乳根少澤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位可疏通經絡,活血化淤,促進乳汁生化。如耳穴埋籽,以王不留籽取穴,內分泌、胸腺、胃肝脾等穴能調理氣血,疏肝解郁,健脾補腎,通利乳絡,有利于乳汁分泌。
根據資料顯示,我國產婦死亡的首位原因是產后出血,它也是分娩期嚴重的并發(fā)癥。導致產后出血的原因為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軟產道損傷。宮縮乏力為首位,而影響子宮收縮的因素多樣,如產婦精神過度緊張,產婦并發(fā)急慢性全身疾病等。局部因素如多胎妊娠、羊水過多,巨大兒,子宮畸形或合并肌瘤等。見表1。
表1 產后出血原因
因此,實施良好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我院對10名產后出血產婦實施護理,觀察5名產婦實施常規(guī)護理,5名產婦實施中西醫(yī)結合特色優(yōu)質護理。
孕早期產檢、產期預防、產后出血急救護理和健康宣教,是降低產后出血的有效方法。通過產檢,及時發(fā)現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宮收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妊高癥、多次流產史、剖宮產史、及時給予預防、治療、護理措施,對降低產后出血率的發(fā)生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同時,產后的健康教育,提高婦女保健意識,對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病率也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的特色優(yōu)質護理對預防產后出血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密紅果.優(yōu)質護理對婦產科產后出血患者的應用價值.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6(14).
[2] 沈曉燁,王 娜,余 敏,夏 杰.中醫(yī)護理技術在陰道分娩后產婦中的應用進展,全科護理,2016,6(14).
R473.71
B
ISSN.2095-8242.2017.38.7415.01
本文編輯:吳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