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平
(平原縣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消化內科,山東 德州 253100)
消化性潰瘍復發(fā)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李秀平
(平原縣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消化內科,山東 德州 253100)
目的主要研究引起消化性潰瘍復發(fā)的原因以及具體的防治對策。方法隨機選取我院12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并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手段,而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結合中醫(yī)療法,并將兩則患者復發(fā)的幾率以及各項指標進行對比觀察。結果經過兩個月的觀察和治療,實驗組的總體療效遠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性具有一定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這種疾病的復發(fā)率相對比較高,只有采用中西醫(yī)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才具有更好的臨床治療價值。
消化性;潰瘍;復發(fā)原因;防治策略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包括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齡都在23歲到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3±6.8)歲。然后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患者,對照組當中包括女性28例,男性32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8.5±4.6)歲;而實驗組當中包括了女性26例,男性34例,平均年齡為(47.9±5.8)歲。將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相關癥狀進行了對比,單純性潰瘍的比例為54∶50,十二指腸潰瘍的比例為44∶46,而胃和空腸吻合口部潰瘍的比例為14∶11,所有的患者都是經過胃鏡進行的最終確診。對兩組患者的病程、年齡、癥狀以及性別等各個方面進行了一般資料的對比,結果具有一定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藥物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對照組只是采用了單獨的西藥治療方法,具體的藥物劑量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體重來進行一定的調整,在餐前服用2~6 mg/kg的莫替丁,分開兩次服用;在餐后服用50~100 mg/kg的阿莫西林,分為三次服用;同時還應該服用0.6 mg/kg的克拉霉素,分為兩次服用。采用這些藥物治療兩個星期之后,可以在原有藥物的基礎之上加用一定量的奧美拉唑來進行輔助治療,需要注意的是應該在清晨服用該藥物并堅持服用一個月,同時還應該對治療效果進行仔細觀察和詳細的記錄。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中醫(yī)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當歸、黃芪、丹參以及陳皮各10克,大黃和黃連個5克,甘草8克,另外白術15克,然后將這些中草藥一起用水煎服,每天一次,并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2.2 心理指導
通常情況下,人們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得了消化性潰瘍就會比較憂傷、緊張、焦略以及睡眠質量差等各種不良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增加消化性潰瘍疾病復發(fā)的幾率。該并不僅影響到了患者的日常工作,而且還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有必要對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指導,鼓勵他們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來對抗疾病,一定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這樣更有利于治療。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該主動和患者進行一定的溝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以更好地幫助患者走出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經過2個月的治療,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n(%)]
消化性潰瘍主要包括十二指腸潰瘍和胃部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多發(fā)病與青年人,而胃潰瘍患者主要為老年人群。在人體當中,只要胃酸可以接觸到的部位都有可能發(fā)生潰瘍,比如胃部、十二指腸以及食管等多個部位,其中十二指腸潰瘍復發(fā)的幾率相對比較大。據相關統(tǒng)計研究顯示,其發(fā)病率基本上在10%左右,一些比較嚴重的患者不僅身體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很多學者都對西藥在消化性潰瘍治療當中的效果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都沒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療法來對消化性潰瘍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統(tǒng)計學意義。由于消化性潰瘍疾病比較容易復發(fā),而部分患者卻自己盲目判斷病情,沒有嚴格按照醫(yī)囑來服藥,最終導致了病情的復發(fā)。除此之外,藥物使用不當、情緒不佳或者是飲食不規(guī)律等都會增加疾病復發(fā)的概率,所以患者必須對自己進行非常嚴格的要求,不能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禁止暴飲暴食、禁止抽煙喝酒、禁止擅自停藥、最好避免劇烈的運動。對于那些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的心理輔導,及時疏導其不良情緒以更好地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1] 姜 巍,王垂杰.消化性潰瘍中醫(yī)藥療效評價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醫(yī)雜志,2016,57(1):32-35.
[2] 劉志軍.抗消化性潰瘍藥物的臨床應用新進展[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6,23(9):7-10.
[3] 唐亞云.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證候分布規(guī)律探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
[4] 陸雪蘭.消化性潰瘍證素分布特點初探[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
R573
B
ISSN.2095-8242.2017.38.7385.01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