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非,許響林
GB/T 18387標準新舊版差異分析
韓 非1,許響林2
(1.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北京 100070; 2.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 401122)
新發(fā)布的GB/T 18387-2017與2008版相比,在限值、測量頻段及測試方法上均有較大改動。新標準在天線擺放位置、車輛運行模式和最大測量結果的確定等方面有更明確的規(guī)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GB/T 18387;標準;差異分析
GB/T 18387修改采用美國汽車工程師協(xié)會標準SAE J551-5,于2001年制定、發(fā)布,并經(jīng)歷兩次修訂,分別為2001版,2008版和2017版。
最新版的GB/T 18387-2017《電動車輛的電磁場發(fā)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1](以下簡稱“新標準”)已經(jīng)頒布,并將于2017年12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與SAE J551-5已經(jīng)存在很大差異。與GB/T 18387-2008[2](以下簡稱“舊標準”)相比,新標準解決了舊標準存在的一些缺陷,在天線擺放位置、車輛運行模式和最大測量結果的確定等方面有更明確的規(guī)定,更具有可操作性。新標準在標準名稱、測量頻率范圍、限值、試驗儀器、試驗布置,試驗程序等方面都有很大變化。
標準名稱由“電動車輛的電磁場發(fā)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帶寬9 kHz~30 MHz”改為了“電動車輛的電磁場發(fā)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新標準將試驗頻率范圍從9 kHz~30 MHz修改為150 kHz~30 MHz,在測試頻段上與另一項汽車類標準GB/T 18655-2010[3]保持一致。標準名稱的變更,也主要是因為新標準修改了測試頻段所致。
在限值要求方面,由于汽車類電磁兼容標準的發(fā)射限值通常不使用歸一化帶寬,因此新標準的限值按相應的換算關系去除了歸一化,同時,為了與目前另一項標準GB 14023-2011在30 MHz時的峰值寬帶限值保持一致[4],新標準對限值進行了小的改動。新舊標準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去除歸一化后的發(fā)射限值對比圖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新舊標準電場強度去除歸一化后的發(fā)射限值對比圖
圖2 新舊標準磁場強度去除歸一化后的發(fā)射限值對比圖
考慮到目前絕大部分測試試驗室使用的都是掃描接收機,因此,新標準刪除了對頻譜分析儀參數(shù)設置的規(guī)定,僅針對掃描接收機規(guī)定了測試帶寬、最大掃描步長和最小駐留時間。另外,由于新標準要求測試時,道路負荷按照車輛滿載情況設置,所以在新標準中增加了對測功機的要求。
針對天線位置,舊標準僅規(guī)定了天線距車輛最近部分的距離,而對天線與車輛的相對位置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造成了實際測試時,天線位置不固定,不利于測試結果的可重復性。新標準對天線的具體擺放位置有非常明確的規(guī)定,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其規(guī)定如下:
1)電場單極天線置于地面上,磁場環(huán)天線中心距地面1.3 m±0.05 m;
2)天線距車輛的最近部分3 m±0.03 m;
3)測量時,天線與車輛的4個相對位置分別為:車前和車后位置,并位于車輛的中心線上;車輛左、右兩側位置,并位于前、后軸之間的中線上。
天線相對于車輛位置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天線相對于車輛的位置
按新標準的規(guī)定,針對每一輛車,每次測量,天線的擺放位置均唯一確定,很好地保證了測量的可操作性和測試結果的可重復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新標準將環(huán)天線中心距地面的高度提高了0.3 m,舊標準規(guī)定的是環(huán)天線中心置于地面以上1.0 m±0.05 m。
新標準在試驗程序上變化也比較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5-6]:
1)刪除了車載充電系統(tǒng)的傳導發(fā)射限值和測試內容??紤]到目前車載充電系統(tǒng)的傳導發(fā)射測試在車輛“公告”管理中并未實際執(zhí)行,且有計劃另行起草車載充電系統(tǒng)的標準,為避免重復或沖突,新標準中刪除了車載充電系統(tǒng)的傳導發(fā)射相關內容[7]。
2)加載測試。新標準要求測試時,驅動輪需要加載,“道路負荷按照車輛滿載情況設置”[1],同時,新標準對于“如果車輛無法在測功機上完成試驗”的特殊情況,允許“使用輪軸支架支起車輛進行試驗”[1]。而舊標準規(guī)定是“車輛在不帶負載的測功機或以定速在輪軸支架上運行”,同時注明“如果車輛在無負載狀態(tài)下運行會引起動力系統(tǒng)損害或降低輻射發(fā)射電平,那么可以使用測功機[2]”,由于車輛在無負載狀態(tài)下運行是否會引起動力系統(tǒng)損害或降低輻射發(fā)射電平不太容易確定,因此,實際上按舊標準進行測試時,通常驅動輪是不帶載的。
3)測試車速的變化。舊標準規(guī)定測試時“車輛以16 km/h和64 km/h的穩(wěn)定車速運行”,而新標準的運行模式分為低速和高速,低速時車速為16 km/h,高速時“踩下加速器或設置巡航控制系統(tǒng)產(chǎn)生額定車速70 km/h”,“如果車輛在電驅動系統(tǒng)工作情況下無法達到70 km/h的速度要求,車輛應工作于最大車速”。
4)測試磁場方向的變化。舊標準要求測試并記錄磁場在3個正交方向的數(shù)據(jù),而新標準簡化了測試要求,僅需記錄磁場在徑向和橫向兩個方向的測量數(shù)據(jù)即可。
5)最大測量結果的確定。針對如何確定最大測量結果,到底是依據(jù)測量結果與限值的相對關系還是測量結果的絕對數(shù)值大小,舊標準沒有明確規(guī)定,而新標準明確以相對于限值的最大測量結果確定最大發(fā)射方向,消除了爭議。
GB/T 18387-2017標準對標準名稱、測量頻率范圍、限值、試驗儀器、試驗布置、試驗程序等進行了更新,簡化了測試流程,明確了諸多舊標準存在爭議的問題,使標準規(guī)定更細致、更合理、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增加了檢測數(shù)據(jù)的可重復性和可比性。
[1]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的電磁場發(fā)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GB/T 18387-201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5.
[2]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的電磁場發(fā)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帶寬 9kHz~30MHz:GB/T 18387-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1.
[3]全國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車輛、船和內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 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GB/T 18655-201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12.
[4]全國無線電干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車輛、船和內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外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GB 14023-201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7.
[5]許響林,劉青松,李彬,等.GB 14023的2011版與2006版的差異分析[J].客車技術與研究,2012,34(1):35-37.
[6]許響林,劉青松,李彬,等.GB/T 18655的2010版與2002版的差異分析[J].客車技術與研究,2012,34(3):58-60.
[7]覃延明,劉青松,李彬,等.我國電動汽車電磁兼容測試標準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趨勢[J].客車技術與研究,2012,34(1):1-4.
Analysis on Differences of GB/T 18387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Old Editions
Han Fei1,Xu Xianglin2
(1.China Vehicle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Beijing 100070,China;2.Chongqing Vehicle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Chongqing 401122,China)
The limits,measuring frequency band and test methods have major changes between the new release GB/T 18387-2017 and the previous edition GB/T 18387-2008.The new standard has clearer regulations in the antenna placement,vehicle operation mod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um measurement results,so it is more operational.
GB/T 18387;standard;difference analysis
N65
B
1006-3331(2017)05-0060-03
韓 非(1980-),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機動車產(chǎn)品公告技術審查和生產(chǎn)一致性監(jiān)督管理工作。
修改稿日期: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