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雷霆
書法的臨習與創(chuàng)作需要一個“散”而用“敬”的理想心理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進行書法的臨創(chuàng)和學習,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書法教學實踐中,運用“二不”法、“閉目”練習法及營造“輕松”法,可以有效地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使其在輕松的書寫中取得進步。
“散”“敬”心理狀態(tài)書法教學書法是我國所獨有的有關(guān)漢字書寫的藝術(shù),而且一門很玄妙的藝術(shù)。對此,至今仍被書家們推崇備至的“書圣”王羲之曾說過“夫書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學無及之。”
同樣的一個字,在不同的書家筆下風神各異:有的平淡沖和,雅若君子;有的氣勢雄偉,壯如勇士;有的清秀婉麗,似簪花之美女;有的脫俗超塵,類得道之高僧……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而書法之玄妙,亦由此可窺其一斑也。
作為玄妙之技的書法,其玄妙不僅在其作品,就書法臨創(chuàng)的過程來說,其理想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十分玄妙的。
對此,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于其《筆論》中曰:“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若迫于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p>
仔細讀蔡邕的這段話,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其要點一是“散”——要“任情恣性”,方可為書,另一要點是“敬”——“言不出口,氣不盈息”,但又要“如對至尊”。 這“任情恣性”與“如對至尊”乍看起來,頗有互相矛盾之感,但正是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描述,恰恰揭示了書法藝術(shù)臨習創(chuàng)作的理想的心理狀態(tài)——既輕松平靜,心無掛礙,又誠心用“敬”,如對至尊,一種微妙的辯證式的心理狀態(tài)。
對此,后世的書法家也多有陳述。如清代的著名書畫家周星蓮在其書論著作《臨池管見》中云:“廢紙敗筆,隨意揮灑,往往得心應(yīng)手。一遇精紙佳筆,整襟危坐,公然作書,反不免思遏手蒙。”——正因是“廢紙敗筆”,故而能“任情恣性”地隨意揮灑,往往是無意于佳而佳;而雖有“精紙佳筆”,卻因“刻意求工”而難免思遏手蒙,以致不期拙而自拙也。
其又云:“字學,以用敬為第一義。凡遇筆硯,輒起矜莊,則精神自然振作,落筆便有主宰,何患書道不成。泛泛涂抹,無有是處?!薄@里,又提及了“用敬”的重要性,反而認為泛泛涂抹是“無有是處”的。這兩段略顯矛盾的文字,整體看來,也是辯證式地對書法臨創(chuàng)的理想心理狀態(tài)作了揭示——即“散”而“敬”之,二者相和,才可發(fā)揮出書寫者的最高水平。
對于書法學習者來說,這種理想的心理狀態(tài)顯然對其學習書法更為有利。但對于他們來講,這種狀態(tài)卻又是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如何能在書法的臨創(chuàng)過程中達到這種理想的心理狀態(tài)呢?周星蓮的答案是:“固在平時用功多寫,或于臨時酬應(yīng),多盡數(shù)紙,則腕愈熟,神愈閑,心空筆脫,指與物化矣?!奔赐ㄟ^多練筆,使腕熟神閑,方能達到心空筆脫的理想狀態(tài)。當然,周星蓮這里說的是已經(jīng)具備較高書法水平的書寫者“散”懷之法,對于尚不知用筆的書法初學者來說,多不適用。
綜上所述,書法的臨創(chuàng)要有一個平靜而輕松的心理狀態(tài),雖用“敬”而不得“迫”于事的。但對書法學習者,特別是初學者來說,卻多是相反——他們卻往往抱著一定要寫好的念頭去寫字,這樣做的結(jié)果常常是適得其反,欲速而不達。筆者在長期的書法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些使其能消除“掛礙”之法,多年來應(yīng)用于書法教學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述之如下。
一曰“二不”:即不怕失敗,不思“進取”。
所謂不怕失敗、不思進取,是指要引導學習者在學習書法時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自己只是一個學習者在進行書寫練習,并不是書法家在搞創(chuàng)作,在寫的時候要大膽輕松地去臨習,不要怕寫不好,不要怕失敗。正如著名畫家李可染先生所悟:可貴者“膽”。沒了思想包袱,才能“心無掛礙”地輕裝前進。
對此,筆者曾做過實驗,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讓其認真去臨寫,另一組則對其進行“二不”法的引導。結(jié)果,前一組的學生多是寫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得筆意,而經(jīng)過引導的一組則寫得輕輕松松,多有進步。
我在教初學者學習站立懸肘的書寫姿勢時,也常用此法進行引導。因為很多學生往往平時都是坐著寫字,腕肘皆有依靠,而現(xiàn)在讓他們站起來寫,肘腕懸空,所以他們一開始都很不習慣,感覺很緊張,甚至手抖個不停。他們常說,老師,這太難了。對此,我常常一針見血地指出,為什么難呢,是因為你自己太在意。我引導他們拿著筆,和我一起做動作,只注意動作,而不去在意寫的字,結(jié)果他們感覺都很輕松,漸漸地也就習慣了這種書寫姿勢。
二曰:閉目練習,樹其信心。
“二不”之法,對于多數(shù)學生是比較有效的。但有些學生的性格本來就比較內(nèi)向,情緒很難放松,你對他們說要放松些,他們卻更緊張。
這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通常都是喜歡緊緊地握著筆,用筆沒有起落,只是在紙上打轉(zhuǎn)轉(zhuǎn)。比如:當我教給他們正確的“點”書寫方法時,告訴他們一定要學會“凌空取勢”,也就是要如高山墜石一樣地從空中落筆。但接下來他們的練習狀態(tài)一般都是比較緊張的,結(jié)果是越緊張越學不會。有的人練得非??炭?,一寫就是半天,卻收效甚微。
在一開始的教學中,我也很是為之困惑。在后來的教學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是其內(nèi)向的性格所導致的信心不足,才使他們的情緒過于緊張。而這種緊張的情緒則影響了他們書寫動作的正確性,所以才會久練而無效。
知道了癥結(jié)之所在,也就好對癥下藥了。為此,我一邊強調(diào)只要動作對了就可以寫出點來,一邊閉著眼睛進行書寫演示;以重樹他們的信心。然后我要他們和我一起閉著眼睛來練動作,對于一些太緊張的學生,我則拿著他們的手來做動作。結(jié)果他們睜開眼睛后,都大吃一驚,自己練了好半天都沒出來的點,現(xiàn)在閉著眼睛卻寫出來了。這時,我?guī)退麄儊矸治觯涸陂]上眼睛時,他們看不到自己的手和筆、紙,自然就不會有要寫好點的想法,這樣他們的心情就放松了,心思用到了動作上,于是寫得正確。這使他們認識到了輕松自然的心情在書法練習中的重要性,而那種不必要的緊張對于正在進行的書法練習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
此外,在他們剛開始練習點時,我一再強調(diào),只要動作對了,不要在乎點的大小與美丑,大膽地去寫。而一旦他們的用筆動作稍對,或偶爾能寫出幾個從空中落筆的點畫時,我便對其大加贊揚。這種及時的贊揚,再加上他們所看到的自己的進步,往往能夠加強他們的信心。一旦有了信心,就會使他們的情緒明顯地放松了許多,使他們的動作更加正確地逐漸熟練起來。
三曰:營造輕松,以松克緊。
一樣是講技法,輕松,幽默的講授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更易接受,也可以營造更為輕松的學習氛圍,使他們緊張的情緒放松下來。
比如,在有些學生總是改不掉握筆緊的習慣時,我一邊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地握筆進行演示,一邊說:“這樣拿著不掉就行了,有的同學捏得太緊了。如果捏得緊就寫得好,那舉重運動員豈不都是大書法家了?!庇谑悄切┪展P緊的同學便在輕松一笑中放松下來。對于那些經(jīng)常不自覺地就緊張起來的學生,我總是變著法地來提醒他們。有時我說:“小心啊,有的同學的筆桿要捏碎了!”有時又說:“別人不會搶你的筆的,你不要這么小氣吧!”于是,緊張的學生也就哈哈一笑,隨之放松起來。這樣遠比那些刻板的說教更為有效。
當然,有了老師的正確而輕松的示范書寫,學生們才能更好的去模仿,從而才會營造出一個輕松的書寫氛圍。
總之,只有正確的書寫心理狀態(tài),才會有輕松的書寫,才會使我們的書法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從而也才能使用學生真正地感受到書的樂趣,使他們真正地愛上書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