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葉孝忠
年末大掃除,往往也能幫你了解自己。我原來曾經是一個熱愛買旅游紀念品的人,那是開始熱愛旅行的年月,除了拼命拍照之外,購買一兩件當地的旅游紀念品,就能證明自己曾經去過那些地方。這些旅行的遺物,現(xiàn)在都堆在房間里積累塵埃,正如小學畢業(yè)證書,它往往存在于一個自己再也看不見的地方。
是貪婪吧,什么都想擁有,結果買了一堆不同花樣的以色列瓷磚、印度織布、斯里蘭卡瓷杯,只是出于一時的喜歡和一種沖動。能耐心陪伴你的,或許是最平常,不花哨,實實在在的一件物品。
有些喜歡,如吹過麥田的風,穗子若浪,輕輕擺動,你看見的世界從此變了樣。一直帶在身邊的是一個在伊朗買的瓶子,在伊斯法罕一家布滿了灰塵的小店里,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我喜歡花瓶古樸卻不尋常的造型,喜歡瓶身上富有童趣線條的花草圖案,我甚至喜歡瓶子上的塵埃,感覺它已經在世間旅行了好久好久,陪伴了好多好多人。
一張在亞美尼亞買的地毯,其實沒什么特別,我在土耳其看過更漂亮的地毯。記得經過這家補地毯的小店,店里老人瞇著眼仔細縫補著破舊的地毯。老人見我站在門外,招呼我進入他的工作坊,然后倒了杯熱茶給我,就回到他安靜的工作中。如果買下他手上的那張地毯,我也就擁有這份溫暖的回憶了。
當我們失去時,才會認清自己的渴望。由上海搬回新加坡時,雜物太多,打算送人,而我人在北京,就把鑰匙交給朋友,并把家開放給朋友的朋友們挑選他們想要的東西,結果一個原本要保留的瓶中畫被拿走了。那是幾年前在蒲甘一家小店買的,當時緬甸正對外開放,畫家在玻璃瓶里畫了昂山素季——一個用她的不自由來提醒世人自由之可貴的女子。
人和物質之間的關系單純多了,正如買賣,付了錢就能擁有,但那或許只是自欺欺人。所有的擁有,都有期限,所有的陪伴,都有始有終。當你能夠認清這一點,或許就能把遺物處理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