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俊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十分關鍵的構成部分,也是學生獲得學習能力的必經之路。針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低效性現狀,教師應該不斷思考和探索,在教學觀念、教學實踐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作出努力,從而真正使閱讀教學得以高效開展。
關鍵詞:語文閱讀;閱讀技巧;閱讀素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1-01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91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更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本文將從走出唯分數論誤差,注重依托閱讀教學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地提升、對各類文體所要求的閱讀要素做到針對性把握、鼓勵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等方面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展開思考。
一、走出唯分數論誤區(qū),改變閱讀教學理念,注重依托閱讀教學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從國內初中語文課堂整體教學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語文教師依然看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知識運用能力,之所以如此,乃是受中考升學壓力所致。但這樣一來,無形之中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是傳統(tǒng)語文課堂存在的明顯不足。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有鑒于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之中,必須注重把握下述教學要點:首先,語文教師應當改變以往的偏頗性教學思維,而是注重實現對學生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素質目標的全方位養(yǎng)成,并將之始終如一地貫徹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中;其次,初中語文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將新穎的教學方法應用于閱讀教學之中。如教師應當善于結合閱讀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閱讀情境,使學生藉由情境的浸染效用,實現對閱讀素材創(chuàng)作主旨與思想內涵的深層次理解和領會,進而幫助學生達成三維學習目標。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認知沖突作為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知識探究,從而深化其對閱讀素材的深入體悟,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從交流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入手,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在閱讀中享受探究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使三維目標得以落實;再次,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改變以往以試卷測試分數作為評價依據的評價方式,而是將學生的課上表現、學習情感、學習努力程度等要素均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以此實現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性、客觀評價;最后,初中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要精心設計訓練習題,使習題內容能夠承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素質目標,如此方能確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高效性與實效性。
二、對各類文體所要求的閱讀要素做到針對性把握
初中語文閱讀素材涵蓋了不同類型的文章體裁形式。閱讀素材的異質性,決定了閱讀方法的差異性。有鑒于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針對不同的閱讀素材,應當采用何種與之匹配的閱讀方法。比如:記敘文是寫人記事的文體,閱讀時應抓住其“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還要辨明記敘的順序、尋找文章的線索。然后明確材料是通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來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從而抓住的文章的主旨。作為散文而言,在閱讀方法上同記敘文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語文教師要使學生能夠根據散文所體現出的“形散神聚”的特質加以閱讀分析。對于小說的閱讀,語文教師則應當使學生善于從角色、情節(jié)等方面著手進行閱讀。對于說明文的閱讀而言,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對素材所闡明的事物的特征著手展開閱讀,并且能夠在閱讀過程之中對具體的分析方法加以領會。對于 議論文的閱讀來說,語文教師要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先行提煉和總結出文章作者的論點,進而找出相應的、用于支撐論點的論據,最后在歸納作者所采取的論點論證方式。通過前述方式,將使學生在面對不同的語文閱讀素材時,能夠根據科學的閱讀方法,實現對閱讀素材的精細化閱讀。
這些基本閱讀方法是我們在閱讀時應該注意的,我們應該努力尋找自己喜歡的,效果最佳的好方法來指導自己的閱讀,充分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三、鼓勵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是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至關重要的途徑。為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傳授一定的閱讀技巧。
(一)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旨
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著重了解文章的主旨與作者的寫作意圖,有了這個把握,后面的閱讀才會更為高效。
(二)引導學生學會精讀與細讀
在經過前一階段的整體閱讀,在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后就要對文章的各段進行精讀細讀。學習作者是怎樣通過分段論述將文章的主題思想和主旨表達出來的,學習段落中的比喻、擬人、夸張、比擬等寫作手法的運用,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經驗。
(三)引導學生學會記讀書筆記
閱讀不應該僅僅是心和腦的結合,還應該有手的參與,即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記讀書筆記,將遇到的重點、難點、優(yōu)秀的句子、段落記錄下來,以豐富自己的積累,擴充素材。
四、結語
以上,我們從走出唯分數論誤區(qū),改變閱讀教學理念,注重依托閱讀教學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各類文體所要求的閱讀要素做到針對性把握、鼓勵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這三個層面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進行了研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不斷地改革,從而真正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丁加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授課教師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科技信息,2010(3):212-213.
[2] 郝理想.閱讀教學公開課的價值回歸與內容定位[J].教學與管理,2017(19):42-44.
[3] 劉兆剛.初中閱讀教學言意轉換的基本路徑及著力點[J].教學與管理,2017(19):62-64.
[4] 鄧主芳.新課程理念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1):92-93.
[5] 潘海生.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8):80.
[6] 曾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2(23):108-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