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樹良
在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中,人們日常交流使用最多的語言單位就是詞語。小學課本中,每個詞語都有著特定的內涵。學好詞語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開拓,要使學生明白詞語在學習語文中的重要性,真正使學生樂學、會學,從而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掌握詞語的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詞語的重要性
常言道“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這一提法體現(xiàn)了詞語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在閱讀教學中,詞語也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即來自于課內閱讀,也來自課外閱讀。正確引導學生積累詞語,對達成教學目標是極其重要的。學生把詞語學好,可以幫助他們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二、自主理解詞語,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你的詞語教學對學生有了吸引力,學生才會愿意跟你學。在日常教學中,對于課文中的詞語教學,我的做法是:一是課前預習要查清。就是要求學生們在課前預習時,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式,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的詞義進行查找,并記在詞語本上,為課上交流做準備。二是互相提問明詞義。就是上課時運用互相提問的方式理解詞語,同學之間都可以互相點名,要求對方說出自己所提問詞語的詞義,如果被提問方準備不充分,回答不出提問方所提詞語的詞義,可以由其他同學代答,其他同學如果也回答不出,則由提問方自己做答,如果自己不知道所提詞語詞義,則不準提問他人。三是理解詞義要準確。在同學們互相提問的過程中,有很多詞語同學們回答的詞義并不準確,或有多種答案。每當出現(xiàn)這樣情況,我就和同學們一起通過討論對比的方式,從中找出正確答案。四是優(yōu)勝者得表揚。這種教學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學習詞語的積極性,提高了同學們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對語文課的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詞匯,詞語來源于生活。因此,從日常生活中,學習、理解、積累詞語十分必要。課文中的詞語有的很抽象,同學們理解起來很困難,如果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理解就容易多了。比如,學習“關心”一詞時,我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場景:你跌倒了同學把你扶起來,體現(xiàn)了同學的關心;你生病時家長給你端水送藥,體現(xiàn)了家長的關心;你心情不好時老師開導你,體現(xiàn)了老師的關心。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關心”一詞了。
四、近義詞互換做比較理解詞語
用近義詞互換做比較理解詞語, 用近義詞互換做比較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從而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五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文中這樣寫到:“為了不讓敵人發(fā)現(xiàn)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zhàn)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边@兩句話是五壯士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不怕犧牲精神的體現(xiàn)。特別是一個“走”字,突出了班長的高大形象,表現(xiàn)了五壯士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如果換成“跑”“行”當然就不合適了。再如,三年級語文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背槌鍪情L出的意思,但如果把“抽出”換成“長出”就體現(xiàn)不出春天柳條快速而有力長出來的樣子,很顯然抽出更準確。
五、朗讀是理解詞語的重要方式
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在朗讀中理解體會詞語的意思,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方法非常有效。如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巨人的花園》中,“喂!你趕快滾出去!”我們就用重讀讀出“滾”字,把巨人生氣、暴躁的本性表達出來,并通過肢體語言,使學生很容易理解“滾”這個詞語??傊灰覀兂WフZ言訓練,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的讀書方法,在讀書中體會詞語的意思,學生正確理解詞語就不是難事。
六、寓學習積累詞語于游戲中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如果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積累詞語,他們不但積累了詞語,還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如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集中識字》,我就是在詞語歸類游戲中完成教學的。我通過“部首歸類”“結構歸類”“類型歸類”的方法,讓學生在老師提前寫好并打亂順序的詞語卡片中給詞語找家,這一游戲性字詞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字詞的樂趣,使學生不但學習積累了字詞,還發(fā)展了思維能力。教學效果奇佳。
七、在演示表演中理解詞語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喜歡模仿和表演,如果學生能夠在模仿表演中學習積累字詞,要比抽象的理解記憶更深刻,能幫助他們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地運用詞語。如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金色的腳印》中,“只見一只大狐貍正沖著秋田狗大搖大擺地走過來,它嘴里叼著一只哆哆嗦嗦的雞?!痹诔踝x課文的時候,這句話中的“沖”字和“大搖大擺”一詞,使我們產生懷疑,平時看見秋田狗嚇得躲遠遠的狐貍,怎么膽子這么大?難道它瘋了嗎?它不想活了嗎?我們既懷疑又擔心,可是讀了下文,懷疑和擔心就迎刃而解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原來狡猾膽小的狐貍,也能為救自己的孩子,不顧自身的安危,設了“調虎離山”之計!再讀課文時,對平時令人討厭的狐貍,也產生了佩服之情,使人感到父母之愛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并通過課本劇,再現(xiàn)一下大狐貍“大搖大擺”“沖”的情景。通過表演,使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更深刻了。再如,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窗前的氣球》中,設計了生字角色扮演游戲。首先把生字做成頭飾,在同學們讀到該生字時,扮演者站起來,大聲讀出來,并任意指名提問:“我是誰?”被提問者說出生字,并組成詞語。例如扮演“科”的同學問:“你看我是誰?”答:“你是‘科科學的科。這樣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既學會了字詞,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還學會了表演技能。
字詞教學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教師要采用適合學生年齡特點恰當?shù)淖衷~教學方法,為學生正確、熟練地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長大后成為國家有用之才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