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霞
當今社會經濟迅猛發(fā)展,城市居民生活條件不斷提高,電子技術、媒體技術已介入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種電子信息包圍的世界里,幼兒的確獲得了廣泛的信息,但更多的給孩子帶來了負面效應:1.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受到極大的限制。2.幼兒的積極主動性不能充分發(fā)揮。3.缺少了在多維人際關系中成長的環(huán)境,在以后適應大社會生活中留下了一定的空白區(qū)域。用什么方法來改變這些兒童的令人擔憂的現狀呢?筆者認為傳統(tǒng)的民間歌謠對于幼兒的成長發(fā)展改變此現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據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民間童謠游戲的特點
童謠,也稱為“童子歌”“孺子歌”“嬰兒謠”“童子兒歌”“兒童謠”“小兒謠”“小兒語”“孺歌”等,是長期流傳于兒童間的一種用韻語創(chuàng)作、無音樂相伴的口頭短歌。
民間童謠游戲是民間游戲的一部分,在民間娛樂中是最常見、最簡單,最普遍的趣味性游戲活動,是一種能讓幼兒積極參與的娛樂活動。其作為游戲的一個分支,和眾多游戲一樣也與幼兒心理、生理、智力、社會性發(fā)展等方面都有密切的關系,但是它們之間也存在著一些不同的地方。
1.民間童謠游戲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昆明地區(qū)的本土方言中有的詞語非常的詼諧幽默,處處透露著昆明人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在孩子們的童謠中,有調侃、有逗趣,這樣的詞句在我們昆明人聽來感覺有著濃濃的地方文化特色,聽到這些童謠,就仿佛回到了金馬坊,回到了東西寺塔,回到了故鄉(xiāng)昆明。這些古老的方言,到現在還有多少我們會在日常交談中說起,反倒是童謠讓孩子們一代代傳承了昆明的文化,昆明的特色,昆明的記憶。
2.民間童謠游戲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這一特點使得幼兒在自發(fā)的狀況下也樂于邊念歌謠邊游戲,讓他們玩中有樂,樂中有學,玩中有得,玩中有創(chuàng),更好的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而且童謠游戲簡單豐富易于在幼兒園中開展,有的是徒手進行的,甚至只用幼兒的小手、小腳、或身體的某個部位、某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玩游戲了;就算是需要使用的玩具也是廉價的來自于日常生活和自然材料以及半成品,沒有玩具也可以用代替物,這些隨處可得的東西便可以使孩子的童謠游戲開展起來。
3.民間童謠游戲的開展具有很強的隨機性
民間童謠游戲往往不受人數、年齡、場地和時間的局限,不論何時何地,只要孩子想做游戲,愿意和同伴玩游戲,那么就可以在走廊上或活動室的一角、花園里以及家庭房間內利用點滴的時間充分自由的開展游戲。
二、民間童謠游戲在幼兒園社會領域活動中的意義
1.民間童謠游戲有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
民間童謠游戲的種類繁多,多種童謠游戲相結合就能很好的滿足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2.民間童謠游戲有助于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
民間童謠游戲作為一種非正式卻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教師與幼兒輕松的嬉戲中潛移默化的傳遞了知識,開啟了幼兒的心靈之門。例如,“繞口令”游戲,可以訓練幼兒語音的辨識和清晰的表達,在教會幼兒發(fā)準近似音的同時,要求幼兒快速、流利地說出,提高了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能力?!稊禂蹈琛穼底滞瑒又参?、人文常識、自然常識相結合,使幼兒既練習數數,又開闊了其眼界。《螃蟹歌》通過計算螃蟹的只數、螃蟹腳、螃蟹眼的數目,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進行比賽計算的興趣,提高了推理計算的能力。
3.民間童謠游戲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
首先,在一些童謠游戲當中,一般都需要2名以上的幼兒或者參與者共同協作才能進行游戲,這類童謠游戲的開展?jié)M足了幼兒“合群”的需要。其次,童謠游戲中的參與、約定與懲罰的特點,促使幼兒在游戲中不由自主形成了分享、合作、謙讓、遵從等親社會行為。
4.民間童謠游戲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積極情感和良好社會性的發(fā)展
在幼兒園中開展童謠游戲,我們可以發(fā)現當幼兒在游戲中獲勝,他們就會體驗到成功的滿足感,自信心很高;當他們面臨失敗,就會產生挫折感,降低自信心,但幼兒的好勝心強,但是只要參與游戲就使他們必須選擇承受失敗和挫折帶來的不安,不斷矯正自己不合群行為,改變自己在游戲中的位置和與他人的交流方式,主動地去遵守游戲規(guī)則,直到開始重新一輪游戲,自己獲得勝利為止。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學會自我控制和規(guī)則運用,鍛煉抗挫能力,增強辨別是非、正確評價的能力,形成樂觀、開朗的游戲和生活態(tài)度。
5.民間童謠游戲也可以改善和促進師幼關系
幼兒學會了童謠游戲之后,教師和幼兒間的距離就拉近了。不論是老教師,還是新教師,她們總會興奮地告訴孩子們:“我們小時侯也玩這樣的游戲?!苯處熀陀變旱挠螒蛏矸菹嗤?,孩子們就不會感到被老師這樣的身份所制約,而是覺得又多了一個好朋友在身邊。而此時,教師和孩子一起念、一起玩、一起笑,感情交流不知不覺在游戲中便交融了。
經典的民間童謠游戲不知為多少人帶來過童年的快樂,許多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會玩,也愿意玩。很多人,對兒時的童謠游戲往往難以忘壞而津津樂道,對幼兒園開展童謠游戲推動極大。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童謠游戲,能懷著愉悅的心情,帶著很大的耐心和愛心,去和孩子交流、親密,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以及和同伴之間的情況等,對于生活在現代“鴿子籠”里的獨生子女,幼兒獲得的是可貴的社會人際交往機會,童謠游戲發(fā)揮了其他教育難以替代的社會化教育的作用。童謠游戲使人們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教育的觀念有了一致的變化,教育的責任感也隨之增強。
在幼兒園的一線教師通過開展民間童謠游戲被認為童謠游戲是是本土特色幼兒文化文化教育的最基礎的組成部分,把握住幼兒童謠游戲,就可以把了本土特色的傳統(tǒng)優(yōu)良的游戲教育方法發(fā)揚光大,便可以為傳承本土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石。童謠游戲它的歌謠是“土”的,但教育是靈活的;規(guī)則是舊的,教育是新的;游戲是粗放的,教育是精細的;材料是廉價的,駕馭的教育價值是極高的。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充分挖掘本土民間童謠游戲的教育資源,把它與其他教育活動相互整合利用,形成具有自己本土特色的幼兒教育提供自己的智慧,利用幼兒園的教育資源不斷的創(chuàng)新改進童謠游戲,為昆明民間童謠游戲在新時代的流傳發(fā)展提供有利的條件,讓我們的本土游戲在新時代的幼兒教育領域重新綻放出絢麗多彩的別樣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