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分析我園小班幼兒獨立性的現(xiàn)狀,認為有必要在幼兒園培養(yǎng)其獨立性,并結合工作經驗及實踐提出了如何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班幼兒;獨立性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使教育被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針對小班幼兒年齡小、獨立性和自理能力處于待開發(fā)和培養(yǎng)這一現(xiàn)狀,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和自理能力,以及他們將來能更好地進入下一學習階段,未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及實踐談談如何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獨立性和自理能力,希望對小班幼兒的成長帶來幫助。
二、小班幼兒獨立性的現(xiàn)狀:
現(xiàn)今社會,大多數(shù)的小班幼兒在家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些父母認為不能讓孩子吃苦受累,總以“孩子還小”為由包辦代替,習慣幫孩子處理好一切,導致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行為能力和認知能力的脫節(jié)。有一些家長很注重對幼兒智力的開發(fā),但是卻忽視了對幼兒的獨立性的培養(yǎng),也正是這般溺愛才使得現(xiàn)在許多孩子普遍缺乏獨立的處事能力。
三、小班幼兒獨立性培養(yǎng)的必要性
由于幼兒的獨立性較差,導致他們行為能力和認知能力存在著不同步性和不和諧性。因此我們有必要以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獨立性,來彌補家庭教育缺失的部分。同時,獨立性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助于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增強,并為其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幼兒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點站,我們應注重對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使他們將來能形成獨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勇氣去面對這個充滿競爭、瞬息萬變的現(xiàn)代社會。
四、小班幼兒獨立性培養(yǎng)的幾點建議
1.重視幼兒的獨立意識。
兩三歲幼兒的言語和動作發(fā)展比較迅速,他們喜歡四處看、摸,不喜歡被抱著,甚至不愿意讓人拉著手走路,他們已經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愿,開始出現(xiàn)“我自己來”的自我獨立意識。如果此時幼兒的獨立活動要求得到某種程度的滿足,他們會非常高興。
2.以自理能力的提高來促進幼兒的獨立能力。
一般孩子三歲就可以自己獨立吃飯、穿衣,在生活中我們要因勢利導地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小班的幼兒可能做得不夠好。比如說吃飯時會掉飯粒、灑在身上、甚至會弄得滿桌都是。但是我們不應當指責、命令他們,使之產生對立的情緒甚至是厭惡心理,與此同時可能也會影響幼兒動作協(xié)調性的發(fā)展,進而不利于幼兒獨立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助幼兒提高自理能力,如讓他們獨立吃飯、穿脫簡單衣褲等。雖然剛入園的幼兒可能不會做這些事,因為在家里都有家長的幫助,但是通過反復練習,幼兒很快就能自己解決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了他們的自理能力,而且增強了其自信心,因為這些事也許他們在家很難有“施展空間”?,F(xiàn)在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自然會為此而感到自豪。因此,重視幼兒獨立意識的發(fā)揮、提高幼兒的獨立自理能力將有助于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3.鼓勵幼兒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經常運用有效的方式來強化幼兒的行為。對他們做出的努力給予充分地肯定,并鼓勵他們去克服困難,堅持自己獨立做事,為幼兒獨立自主地發(fā)展創(chuàng)造愉快、寬松的氛圍。尊重幼兒自主成長的要求,給予幼兒較多的自我表現(xiàn)、獨立完成任務、自由玩耍的機會,從而使他們學會發(fā)展自己的思維、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組織自己的語言、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獨特判斷,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行為的方式,使他們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現(xiàn)代兒童。教師要鼓勵幼兒反復地做一件他們一次做不好的事,而不是對此行為加以阻止。比如說:如果他們喜歡反復擺弄某一類玩具,那就順其自然,讓他們自己多玩兒幾次,因為這個過程正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試圖獨立了解一件事的過程。對于幼兒在不斷做事過程中的進步,要給予鼓勵,比如對幼兒說:“你真聰明,你真棒”這樣做不僅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可以強化他們的自我獨立意識,引導其獨立處事,增強其獨立性。
4.為幼兒提供適當?shù)淖杂煽臻g。
蒙臺梭利曾說“教育者首先要引導幼兒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彼J為:兒童自身擁有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我們應尊重幼兒的獨立自主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fā)展自身的潛力。幼兒的獨立自主性是在獨立的活動中產生和發(fā)展的,為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孩子,我們應為其提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和環(huán)境。因此,教師要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其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幼兒能充分地感受到他們自己擁有選擇、探索和表達的自由。由于幼兒天生具有好奇心,對于他們所提的問題,教師通常都是很耐心地回答,但與此同時卻忽略了對幼兒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注意啟發(fā)和鼓勵幼兒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和自己動腦,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用擔心由此帶來的失敗和批評。
5.家園共育,有效地提高幼兒的獨立性。
幼兒的獨立能力并非僅依靠教師在幼兒園中給予的鍛煉就行,他們更多的生活時間是在家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不予以重視,總是包辦代替,長此以往下去將導致幼兒自理能力很差,這也增加了教師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工作的難度。因此,有必要讓家長認識到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和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爭取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可以采用家訪、家長會等形式來和家長們統(tǒng)一思想以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需要家園共同合作,齊心協(xié)力,因為幼兒只有在要求一致的前提下才會有一個較明確的目標,繼而為之努力,久而久之幼兒的自理能力會得到提高,并且其他能力也會隨之得到相應的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全面的發(fā)展。
總之,未來是屬于孩子的,未來的路要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也要靠他們自己去經營和創(chuàng)造。家長和教師應耐心地、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給幼兒自己去體驗和嘗試的機會,培養(yǎng)其獨立性。在培養(yǎng)過程中積極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使他們具備較強的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幼兒具有面對困難的勇氣,以便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應付時代賦予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2]方明.家園合作 提高幼兒素質,科學普及出版社 1997
[3]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工作指導綱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