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華
【摘要】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如何利用現(xiàn)有教材內容精心構思、新穎設計使得聽說訓練既行之有效又不失趣味卻是長期以來一直為教師們困擾的話題。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圍繞教材的課文內容,精心設計,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資源,在教學的各個步驟加強對學生的聽說訓練。
【關鍵詞】圍繞課文 挖掘教材 精心設計 強化聽說訓練
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高中英語教學要堅持聽說讀寫各項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技能,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在交際活動中,聽與說的能力尤其顯得重要。然而筆者所了解,很多重點中學學生英語聽力基礎本來就好,從高一開始就采用標準高考聽力訓練,對教材提供的聽力訓練很少采用;而一些學生生源基礎薄弱的學校,受能力限制,教材中的聽力訓練部分也幾乎很少采用,因而忽略。我們高中英語新教材每個單元以話題為核心,在warming up,reading,listening and speaking以及 writing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聽力和口語練習材料,以便老師組織、安排聽說的專項活動,為學生用真實語言交際打下基礎。但是,每個單元的聽說訓練如果僅限于此,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非厚積而不能薄發(fā)。教師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聽說機會。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題材多樣、體裁各異,涉及面廣且貼近生活、時代感強,我們?yōu)槭裁床荒脕砑訌妼W生的聽說訓練呢?
以下就是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用高一課文的有關內容,簡單介紹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是如何利用閱讀材料進行聽說訓練的。
一、背景介紹及熱身(Background and warming up)
教材中提供的課文往往時空跨度大,文化代溝也大,話題很新,富有時代性,學生對一些課文的背景知識不了解,對有些話題甚至很陌生,這是教師就需要通過一些適時的聽說活動,為后面的閱讀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材料。這不僅有利于聽力訓練的順利操練,也有助于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我在教人教版 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 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或許對地震知識 不太了解,便從網(wǎng)上下載了一些英語紀錄片介紹 地震的原因、破壞力以及如何防范和預測 的短片,并精心準備了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做“知識搶答”。這樣在活潑且激烈的比賽中,學生不僅了解了有關背景知識,也在此活動中無意識的得到了聽說訓練,為后面的聽說訓練做好了相應的準備,讓他們覺得有話題,便更愿意主動積極的參與。
二、讀前討論(Pre-reading discussion)
為整合學生的知識結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理解課文、學習新知識鋪墊,在閱讀前很有必要指導學生讀前討論。當然,這也是進行聽說訓練的好機會。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本身就有這一部分,教師可以很好的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話題,甚至也可以自己設計一下新穎、活潑、靈活的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小組討論、全部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預測課文內容,這一又進一步訓練了聽說,又更進一步有利于課文的閱讀理解。例如人教版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 a modern hero,我先放了一個關于曼德拉電影的片段后,提出如下問題:What did he go through in his lifetime? What adjective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him? Why do you think he is/was considered a great person? etc. 通過以上的討論,一方面為后面的閱讀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聽說能力,更為學好英語建立的信心和勇氣,可謂“一箭三雕,一石多鳥”。
三、課文討論(Talking about the text)
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后必須要檢驗他們對文章的理解是否全面、正確、深刻。單項選擇是我們最常用的做法。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考慮如何將聽、說、讀融為一體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其實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步驟和方法,為學生提供聽說機會,同時檢查對課文的理解。
1.就課文內容進行回答,多用特殊疑問句,少用yes or No來回答問題,要盡量讓學生用已經學過的單詞、短語,用課文中已經了解的相關材料自己去組織語言來回答有關問題。
2.聽教師或教材上設置的True or False 的句子判斷其正誤,要求改正錯句,并且要求重復正確的句子。
四、課后討論(Post-reading discussion)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教師需要善于捕捉文章中那些容易引起爭議的或者不細究便不明白的信息,提出問題讓學生辯論。這些問題往往更容易引起學生開口的欲望。例如在人教版必修2 Unit 1Cultural Relics 的課后討論中,當討論到琥珀屋如果被找到應該屬于誰的問題時,教師應該盡量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討論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大單開口,對討論中所犯的語言語法錯誤,教師不必細究;對于討論的結果,教師也不要急于做結論,而是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多面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甚至敢于標新立異。同樣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培養(yǎng)的學生的聽說能力,也對學生進行了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完成了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
五、聽讀和朗讀(Listening and reading aloud)
這是課文教學中最平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筆者認為就是這一步驟,教師不應該簡簡單單的一聽而過而忽略一個極好的聽說訓練和單詞記憶與培養(yǎng)語感的機會。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將課文作為純粹的聽說材料,要求學生合上課本去聽課文磁帶,一句句地跟讀并努力模仿。模仿時要求學生大大方方、清清楚楚,力爭口型到位、字正腔圓。當然,不同的閱讀課文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對一些故事性強、對話多的短劍或言簡意賅的說明文,可以以聽說為主,閱讀為輔。
六、復述和背誦(Retelling and reciting)
復述課文是英語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學完課文之后,教師可給出關鍵詞、圖表或相關圖片,要求學生在對課文內容熟悉的基礎上進行復述。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常常變化復述的方式。復述可以是一人一片段;也可以是接力式的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接前面同學的話尾講;或者要求學生把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把故事改為對話、對話改成故事,重新組合思路進行表達,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這樣學生的思維和口語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和鍛煉。
當然除去課文復述以外,背誦在學生的語言學校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材中提供也有大量優(yōu)美的句子和段落,學生如能熟讀或背誦這些經典的句子和短文,不僅提高聽說能力,培養(yǎng)語感,還能積累語言精華,使得平時所學轉化為自己所用,從而有效地指導語言實踐。所以,在每學完一篇課文后我都會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并劃定精華部分要求學生背誦。
七、聽寫(Dictation)
最后我要提到的就是聽寫。這不僅是幫助學生記憶、鞏固和檢查學生詞匯掌握情況的好辦法,更是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聽力的有效手段。我平時不僅聽寫單詞,還聽寫課文內容。當然,這種這種聽寫可以是對課文部分段落進行聽寫,也可以是對教師根據(jù)課文改寫的小短文進行聽寫。
八、結束語
教師要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實際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要求,在不同的課型及其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充分挖掘教材,通過多種途徑,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放松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達到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張行濤,周為勇.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