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逆
[摘 要]低年級正是學生理解詞語、學習句子的啟蒙階段,學好詞語是閱讀的基礎。在低年級詞語教學方面,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從朗讀、表演、多媒體運用等方面引領學生展開詞語學習,讓詞語教學更加有情、有趣、有景。
[關鍵詞]低年級;詞語教學;有情;有趣;有景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25-0059-01
詞語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頭戲。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知識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驗都不夠豐富,在詞語理解方面,教師如能采取生動有趣的形式引領學生學習詞語,不僅可以降低詞語學習的難度,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詞語教學的魅力,提升詞語教學效果。
一、朗讀,讓詞語教學“有情”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也是學生獲得文本信息內容的主要途徑。在低年級詞語教學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引領學生反復朗讀,讓他們真正深入文本中,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從而使詞語教學更具魅力。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三冊《秋游》一課時,課文結尾處有這樣一句話:“大家奔跑追逐,笑著喊著,多開心哪!”在“開心”一詞的學習與理解上,為了使學生感受到詞語學習的有意思,教師采取了指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的方法:“同學們,請大家自己讀最后一句話,邊讀邊想‘開心一詞的意思,并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它表現(xiàn)出來?!痹诮處煹墓膭钕?,學生結合上下文“開心”地讀著,有的學生面帶微笑,有的學生笑得很燦爛,有的學生想象著當時的情景“開心”地笑著。學生們讀得入情入味,臉上露出了發(fā)自內心的開心的笑容。在這種教學情形下,無需教師做過多的解釋,對于“開心”一詞的意思學生們已了然于胸。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在“開心”一詞的學習與理解上,教師主要采取了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詮釋自己對詞語的理解的教學方法。在有滋有味的朗讀中,學生真正入情、入心。如此一來,文本中的每個詞語都充滿了“情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表演,讓詞語教學“有趣”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模仿和表演是他們最喜歡的學習形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詞語,教師如能引領學生采取表演的形式去理解,那么,既可以有效避免“說教”這種詞語學習的現(xiàn)象,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詞語教學變得好玩、有趣。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第三冊《小鷹學飛》一課時,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小鷹只好鼓起勁,跟著老鷹拼命向上飛……小鷹急促地喘著氣……”在學習這段話中的“鼓起勁”與“急促地”這兩個詞語的時候,教師采取了讓學生模仿表演的方法。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們鼓起腮幫,伸開胳膊,做出使勁向上飛的樣子。在學習“急促地”一詞的時候,為了使自己的表演顯得更加形象逼真,有的學生先快跑幾步,然后又急促地喘著氣,極力地表現(xiàn)出小鷹用力學習飛行的樣子。就這樣,通過惟妙惟肖的表演,不僅使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而且活化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每個學生都激情踴躍地投入到詞語學習過程中,從而使詞語學習顯得既有趣,又好玩。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在學習“鼓起勁”與“急促地”這兩個詞語的時候,根據(jù)詞語的性質特點,教師主要采取了讓學生模仿表演的方法。這樣教學,降低了學生理解詞語的難度,使學生在和諧友好的學習氣氛中輕松地理解了詞語意思,達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三、媒體,讓詞語教學“有景”
在語文教學中,有一些詞語內涵比較豐富,單憑教師空洞的說教或者字典里的解釋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詞語的意思。教師如能讓學生結合多媒體學習詞語,那么,在學生頭腦中自然就會浮現(xiàn)出一幅鮮活的畫面。這樣教學,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有助于學生更加靈活地學習、理解詞語,從而提高詞語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蘇教版《烏鴉喝水》一課時,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對于這句話中“漸漸”一詞的意思,單憑字典里的解釋與學生的自讀自悟是很難獲得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的。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詞語,教師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烏鴉喝水時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的動態(tài)畫面。這樣一來,在形象直觀的動態(tài)畫面的播放下,隨著瓶子里水的升高,“漸漸”一詞的意思在學生頭腦中自然地形成了一幅立體鮮活的畫面。這樣學習詞語,有情有景,自然深化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在“漸漸”一詞的學習理解與認識上,教師借助多媒體演示,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抽象為直觀,降低了詞語理解的難度,從而使學生詞語學習的過程變得更為簡單、輕松。
總之,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理解詞語,學好詞語是學生閱讀的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從學生的心理、興趣、愛好等特點出發(fā),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詞語學習形式,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使詞語學習變得妙趣橫生。
(責編 劉宇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