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鳴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非常提倡探究性學習;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是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和解決問的一種學習方式。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理論和具體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探究性學習;開展方法
語文為小學教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小學生語文基礎學習質量的提高對學生以后對語文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成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對探究性學習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學的內容。下面本文就從探究性學習的概述出發(fā),對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方法進行探討和淺析。
一、探究性學習法概述
探究性教學法包含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的內涵,其中狹義的內涵是指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自己對問題的相關材料進行搜集分析,然后從中獲得知識的過程;而廣義的內涵是指學生通過分析并解決問題后鍛煉出來的能力。所以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這種學習方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取代了原來的“填鴨式”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快樂學習中豐富了知識,同時也鍛煉了實踐操作能力[1]。其二,學習形式較為靈活多變,不再僅限于教室教學,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以實際生活為課堂培養(yǎng)自身的觀察力、思考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三,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探究式學習法的核心是探究,老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導,而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輔助人員,通過布置一個命題讓學生自行探究,幫助學生解決探究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難題,因此學生是一個較為獨立的學習個體,無論是搜集材料還是分析問題都能鍛煉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1、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知識。探究性學習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能力作為基本的目標,其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果。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想要更好的運用探究性學習實施教學就需要建立一種新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自己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主導者的身份轉變成為引導者和組織者,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過程中更好的發(fā)現(xiàn)知識,主動的去探究課堂教學中的問題[2]。
例如,教師在講解《許世友四跪慈母》這一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就應該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知識。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題目中的問題,“許世友為什么四次給自己的母親下跪呢?”之后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性的閱讀和學習文章,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探究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更好學習。
2、加強學生之間的探究性溝通與交流。探究性學習是學生以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對課堂教學內容和知識進行掌握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探究性學習主要的表現(xiàn)為加強學生之間的探究性溝通與交流,探究性學習與有效的溝通有著密切的關系。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探究性學習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與同學溝通和交流,并了解其他學生對探究內容的看法,總而綜合性的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3-4]。
例如,教師在對《七月上天山》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應該加強學生之間的探究性溝通和交流。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出探究性學習的問題,“教師在描寫七月天山美景的過程中,運用的那些表達方法是值得借鑒的?”之后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將自己得出的結果與同學進行探究性溝通和交流,從而得出一個更加全面的幾輪,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好的了解。
3、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階段和興趣、愛好特點,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智力開發(fā)和基礎形成的關鍵性時期,因此就應該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進行提高,讓學生通過主動和獨立的分析、探究知識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2]。
例如,教師在對《迷人的九寨溝》這一教學內容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就應該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熟客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和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去分析和探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完成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5]。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調動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展探究性學習,轉變傳統(tǒng)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的更好學習以及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趙海霞.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3(21):50.
[2] 王小明.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嘗試[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26:232-233.
[3] 趙長征.探究性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的意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5):200.
[4] 顧榮輝.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新課程·下旬,2014(1):110-110.
[5] 康正心.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3(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