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霞
(河南省固始縣秀水街道辦事處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流行病科,河南 信陽 465200)
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利巴韋林對手足口病患兒皮疹消退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影響
胡榮霞
(河南省固始縣秀水街道辦事處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流行病科,河南 信陽 465200)
目的研究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利巴韋林對手足口病患兒皮疹消退時間及不良反應率的影響。方法 將我中心102例手足口病患兒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1例。對照組予以利巴韋林治療,觀察組予以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癥狀消退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2.16%)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觀察組退熱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皮疹消退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結論 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手足口病患兒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熱毒寧注射液;利巴韋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兒童傳染疾病,發(fā)病人群多為5歲以內兒童,多表現(xiàn)為手、足、口等部位出現(xiàn)皰疹,同時會有發(fā)熱癥狀,嚴重者會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腦脊髓炎等并發(fā)癥,甚至導致患兒死亡,嚴重威脅患兒成長發(fā)育。因現(xiàn)階段尚無有效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臨床仍以治療為主。本研究對102例患兒分組對比,探討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利巴韋林對手足口病患兒皮疹消退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中心手足口病患兒102例,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n=51)和觀察組(n=51)。對照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齡1~5歲,平均(2.8±0.3)歲,病程1~12 d,平均病程(7.23±1.31)d;觀察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齡1~5歲,平均(2.5±0.6)歲,病程1~11 d,平均病程(7.16±1.23)d。比較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均符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3版)》臨床診斷標準[1],伴有足底、手掌皮疹、口腔潰瘍和皰疹等癥狀。排除標準:心肝腎等器官疾病患兒;并發(fā)嚴重細菌感染患兒;藥物過敏患兒。
兩組患兒均根據(jù)病情予以手足口病對癥支持治療,并做好隔離以及口腔和皮膚的護理工作。
1.3.1 對照組:給予患兒利巴韋林(長治市三寶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9232)治療,10 mg/kg利巴韋林+2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持續(xù)治療5 d。
1.3.2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熱毒寧注射液(江蘇康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17)治療,0.8 ml/kg熱毒寧注射液+2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持續(xù)治療5 d。
(1)統(tǒng)計對比兩組治療效果。顯效:體溫在3d后恢復正常,3~5 d皮疹消退,口腔潰瘍愈合;有效:體溫在3 d后基本降至正常標準,5 d內皮疹消退,口腔潰瘍減輕但未有完全愈合;無效:體溫在3 d后仍有發(fā)熱情況,5 d后皮疹未消退,口腔潰瘍未愈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統(tǒng)計對比兩組癥狀消退時間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運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行x2檢驗對比,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對比,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顯效36例,有效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12%(48/51)對照組顯效26例,有效1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8.43%%(40/51),觀察組總有效率(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78.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299,P=0.021)。
觀察組癥狀消退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消退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癥狀消退時間比較(±s,d)
組別 皮疹消退時間 退熱時間 口腔潰瘍愈合時間觀察組(n=51) 3.25±1.15 2.62±1.24 4.21±1.12對照組(n=51) 4.92±1.75 4.15±1.45 6.02±1.16 t 5.695 5.727 8.016 P 0.000 0.000 0.000
對照組出現(xiàn)4例惡心、嘔吐患兒,2例肝功能損傷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76%(6/51);觀察組無不良反應情況發(fā)生,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11.7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427,P=0.035)。
手足口病又稱為發(fā)疹性水皰性口腔炎,屬于一種常見的兒科傳染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主要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導致,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柯薩奇病毒A16型最為常見[2]。此病病情發(fā)展較快,若患兒不及時治療極易引起死亡?,F(xiàn)階段,手足口病以抗病毒藥物治療為主。
利巴韋林是一種廣譜類抗病毒藥物,是治療手足口病最常見藥物之一。利巴韋林能夠干預病毒DNA、RNA復制,抑制病毒大量繁殖,達到治療作用。但臨床治療中發(fā)現(xiàn),利巴韋林易引發(fā)患兒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3]。熱毒寧注射液是一種中成藥,由青蒿、金銀花、梔子等中藥性質植物組成,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青蒿具有抗病毒、抗菌、增強免疫力作用,金銀花帶有清熱解毒作用,梔子具有消腫、利膽、護肝等作用[4]。因此熱毒寧注射液具有抗病毒作用,在抑制呼吸道病毒和細菌菌株方面有顯著效果[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癥狀消退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手足口病具有顯著臨床效果,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縮短皮疹消退時間。原因在于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利巴韋林能全面有效抑制病毒復制。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利巴韋林在治療手足口病的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安全有效。
綜上可知,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利巴韋林在治療手足口病時能有效縮短患兒皮疹消退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安全有效。
[1] 衛(wèi)生部辦公廳.手足口病診療指南[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5.
[2] 劉麗英.57例兒童重癥手足口病用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3):512-514.
[3] 孫穎慧,奚旭陽.酪酸梭菌活菌散聯(lián)合利巴韋林對兒童手足口病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2):171-172.
[4] 伍蕊嗣,劉濤,覃盼盼,等.熱毒寧注射液物理指紋譜研究及應用[J].中國中藥雜志,2017,42(3):505-509.
[5] 王絢,許靜,徐進.熱毒寧注射液不良反應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藥房,2017,28(2):194-197.
R725.1
B
ISSN.2095-8242.2017.041.8077.02
本文編輯:李新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