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君
【摘要】在小學寫作教學過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年齡還小,思維活躍,所以這個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最關鍵、最重要的時期。教師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自身特點,鼓勵學生積極走向生活,多進行課外閱讀,多去觀察,多去思考,多去想象。
【關鍵詞】小學;作文;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
眾所周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語文作文教學越來越需要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具有很重要的影響,作文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對語言的運用能力。不過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寫作文,認為寫作文很沒有意思,或者是學生寫不出一些有真實情感的作文,作文內容很空洞。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們沒有想象力。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年齡還小,思維活躍,所以這個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最關鍵、最重要的時期。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如何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呢?接下來,我將根據(jù)我的教學經(jīng)驗簡單來談一談。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寫作情景
在新時期的教育模式下,多媒體成為大部分教師最喜歡的教學工具,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同時,通過對蘇教版語文課本中寫作部分的綜合整理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作文題材一般都是以“想象”作文為主的,這就需要學生們了解現(xiàn)實生活,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想象力,將普通的人物夸張、放大,寫進自己的文章里,但是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少,一些事情很難想象到,所以為了使他們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正確地把握想象的力度,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采用一些圖片、視頻或者動畫為學生們營造一種情景,然后讓學生融入這種情景之后,再進行想象。我認為學生們只有在這種情景中,才能夠在作文中正確把握想象的力度,從而寫出帶有自己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比如,在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中有這樣一篇看圖作文。題目要求是: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四幅圖,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寫一篇文章。其中四幅圖的內容是這樣的:(1)媽媽給小建買了一件棉衣;(2)一棵小樹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3)小建和小華為小樹捆稻草;(4)小樹也穿上了“棉衣”。以上是四幅圖畫的內容。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把這四幅圖片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現(xiàn)在電腦上,然后帶領大家一起分析,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棉衣”和小樹的“棉衣”結合起來。以第二幅圖上的景色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來進行想象。如:要將一幅畫寫成一篇文章,首先要交代小樹所在的地方,然后描述小樹在寒風中的樣子,并想象小華對小建都說了些什么,最后將自己也聯(lián)想進去,媽媽為什么要給自己買一件“棉衣”?通過這件事情自己有什么感悟?有了思路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一個小視頻,整體突出這四幅圖畫。“多媒體”的出現(xiàn)為學生們營造了一種情景,然后學生們在相應的情景中展開想象,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并且可以讓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二、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
我們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許多優(yōu)秀的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要想寫出一篇真實且優(yōu)秀的文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小學生幾乎沒有社會閱歷,只能看到許多事物的表面,只是有好奇心,不會細致觀察其中蘊含的真理。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教會學生怎樣去觀察,教師還可以多帶學生出去,讓學生們多去發(fā)現(xiàn)美的事物,然后教師再對事物進行詳細的講解,再通過想象進行描寫,進而不斷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
比如,在小學作文寫作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寫景的文章,為了讓學生們觸景生情,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回歸到大自然,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春游”。提前給學生們布置寫一篇關于“春游”的作文,讓學生們在游玩的過程中對人物、景色、所發(fā)生的事情進行記錄,然后再加上自己的體會以及對事情的想象,寫出自己的文章。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來進行寫作,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寫作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感到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壓力,從而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三、利用課文情節(jié)進行小練筆
當教師看到這種方法的時候可能會有疑問,為什么通過利用課文情節(jié)進行小練筆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呢?其實,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果的,因為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在語文課本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小故事都是可以進行續(xù)寫或者擴寫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課本中的小文章讓學生們進行續(xù)寫或者改寫,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們對課本中的知識了解得更加深刻。
比如,在學習《秋天》這篇文章時,在講授完這節(jié)課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對這篇文章進行續(xù)寫或者擴寫。因為這篇文章屬于“寫景”的文章,學生們對這一部分的題材很熟悉,很容易進行想象。如在第三段中“果園里”這一部分,學生還可以想象其他的果樹,或者還可以續(xù)寫一下“在路上”等。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還小,各方面的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因此,教師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自身特點,鼓勵學生積極走向生活,多進行課外閱讀,多去觀察,多去思考,多去想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