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迎新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對于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尤其是對于班主任來說,要不斷進行完善,尋找到正確的管理班級的方法和措施。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很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都不是十分和諧,進而使得班級的管理存在很多的問題。接下來,本文將結合中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改善中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學生;和諧關系;構建;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236-1879(2017)12-0255-01
1引言
由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年齡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學生的逆反心理都比較強,因此,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很難維持比較和諧的師生關系,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體現在溝通上,有的是體現在班級管理方法上,還有的是體現在班主任的思想方面,由于班主任的思想比較偏激,很多學生感覺接受不了,進而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比較差。倘若這一問題不能夠被有效地改善和解決,將嚴重影響班主任工作的開展,由此可見,探討中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改善措施的重要意義。
2中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師生溝通不順暢:
由于中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思想也不是十分的健全。因此,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有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是與教學內容無關。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便會對其展開批評教育,進而轉移其注意力,而由于中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不能很好地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對其進行指導和指點,而在此過程中,部分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可能不是十分的恰當和準確,會過于嚴厲,進而使得學生對于教師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很多學生會出現害怕與教師溝通的現象,即便教師與自己溝通的內容是好的,學生也會十分的恐懼,從而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互動不多,嚴重制約了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執(zhí)行。
2.2班級管理辦法不明確:
針對于班主任來說,若想實現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要擁有良好而又正確的班級管理方法,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很多班主任所使用的班級管理方法都是不正確的,在日常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將自己放在了班級的主導地位,與學生之間存在關系和地位不平等的現象。班主任會強制性的要求學生必須聽從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見,而沒有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考慮過,部分教師更是會采用強制管理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教師讓學生做什么,學生就必須聽從教師的指導,而不是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進而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不是十分的和諧,導致師生矛盾關系的產生。
2.3班主任評價方法不正確:
好的評價方法的使用也是實現師生良好關系建立的重要方法和措施,然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很多班主任針對于評價方法的使用都是不正確的,大部分的班主任都會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好壞的唯一標準,并且對待成績不同的學生態(tài)度也有所差異。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會存在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比較重視,而對于學習成績不是十分理想的學生過分忽視的現象,進而導致學生在中學時期的發(fā)展出現平衡失調的現象。部分學生甚至會因為教師的態(tài)度的不同而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還有一部分學生會存在厭學和棄學的現象,進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由此可見,目前,很多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開展方面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進而導致師生關系不是十分的融洽,存在一定的矛盾。
3改善中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3.1轉變班主任的管理思想:
要想實現中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構建正確的師生觀念,對于班主任來說,一定讓讓其清楚的認識到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只有建立了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實現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而若想實現教師正確的師生觀念的建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會議和培訓的方式來實現領導與各個班主任之間的溝通工作的開展,進而讓班主任正確的意識到良好而又正確的師生觀念是什么,以及建立良好的師生觀念的重要性,并將其滲透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從而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奠定良好而又結實的基礎。
3.2實現管理方法的改變:
除了要轉變班主任的師生觀念之外,接下來要做到就是實現班級的管理方法的轉變。針對于班主任來說,若想實現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那么在班級的管理方面便不可以采用教師管理、學生傾聽的方法,而是要采用教師與學生積極進行溝通,不斷聽取彼此的意見,并共同改進的方法,比如說,在日常管理工作開著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采用強硬的管理措施,要求學生一定要如何如何做,而是要在管理的過程中,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讓其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事項中來,實現其自我約束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一來,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對于教師的管理工作的認同感,繼而實現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和諧的關系的構建。
3.3采用正確的評價方法:
最后要做的就是實現評價方法的轉變,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僅僅要建立在學習成績這一個因素和標準上,而是要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比如說,學生的出勤情況、是否存在遲到早退的現象、學生的日常課堂表現以及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都應該是作為班主任衡量學生表現的標準之一,舉例子來說,張一同學可能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出勤情況十分好,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也認真的聽講,并與教師之間進行互動,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也不錯,這樣的情況下,就不能夠只是依靠學習成績判定該學生為差等生,而是要綜合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定,進而保證評價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中學班主任在開展日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進而導致師生關系不是很融洽,希望在本文相對應的一系列的建議和措施的幫助下,這些問題可以得到改善和提升,進而為中學教育工作的開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石代新.中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分析[J].教育界,2016(22):37.
[2]李巨海,劉桂芳.淺析中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