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晶
延邊博物館,吉林 延吉 133000
朝鮮族親戚制度《寸數(shù)法》
曾 晶
延邊博物館,吉林 延吉 133000
朝鮮族的親戚關系分為直系親屬、旁系親屬、母系親屬、姻親等四種系統(tǒng)。朝鮮族的家系親戚稱呼,有血緣關系的直系親戚叫父黨;母系親戚為外系,叫母黨;妻系親戚為妻黨;還有姑母親戚叫內系,母親的姐妹為姨系。
朝鮮族;寸數(shù)法;稱呼;父黨;母黨;姑系;姨系
朝鮮族的親戚制度“寸數(shù)法”就是計算親緣關系遠近的獨特計算法,表示親緣關系越近,所代表的數(shù)字就越小,親緣關系越遠,代表的數(shù)字就越大,而且是有一定的使用范圍,一般的情況只算到八寸,八寸以外就不算親戚了。所謂的“親戚制度”是指以血緣或婚姻,形成人們之間的關系體系!
直系親戚指有血緣關系的父系親戚,又稱父黨。例如祖父、父親、兒子、女兒、孫子、孫女等。
旁系親戚有廣狹兩種概念。廣義的旁系親戚,指直系親戚以外的所有的親戚關系。狹義的旁系親戚,只指有血緣關系的同姓親戚中直系親戚外的其他親戚。例如從祖父、伯父、姑姑、侄、侄孫等。
母系親戚指母親家庭的親戚,又稱母黨。例如外祖父、外祖母、舅舅、姨母等。
姻親指因婚姻關系而形成的親戚,主要包括、妻系、夫系、姑系、姐妹等四個方面。例如岳父、岳母、大舅子、大姨子等屬于妻系姻親;公公、婆婆、大伯子、大姑子等屬于父系姻親;姑父、姑從兄、姑從妹等屬于姑系姻親。
朝鮮族的親屬關系“寸數(shù)法”就像一把利刃,使這些云里霧里、說不清,甚至想不明白的親屬關系網(wǎng)迎刃而解。使那些在其它民族表述起來復雜而麻煩的親屬關系,用“寸數(shù)法”表述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簡單的說,“寸數(shù)法”就是計算親緣關系遠近的獨特計算法,表示親緣關系越近,所代表的數(shù)字就越小,親緣關系越遠,代表的數(shù)字就越大,而且是有一定的使用范圍的,一般的情況只算到八寸,八寸以外就不算親戚了,就相當于漢族所說的出五服了,那如何計算呢,例如:父母與子女之間是最近的血緣關系為一代親叫做“一寸”。兄弟、姐妹之間為二等親叫做“二寸”,叔侄之間為三等親叫做“三寸”,那么“3寸”是如何計算而來呢?比如:父子之間是1寸,父親與他的兄弟姐妹之間是二寸,加起來就是叔侄之間的關系“3寸”,因此朝鮮族平時稱呼自己的叔叔就叫“三寸”,而且在朝語的詞匯當中是沒有叔叔這個詞的,倘若叔叔來家里做客了,朝鮮族就直接講“三寸”來了,就是叔叔來的意思,那舅舅怎么叫呢?,雖然同樣是三寸關系,但舅舅是外族親戚,也就是說,母系親屬要加個“外”字,因此“外三寸”就是舅舅。像堂兄弟之間的關系,為四等親就是四寸,以這樣的方式以此類推,當數(shù)字越大親緣關系就越遠,我們看寸數(shù)法中間有一個0寸(指圖),0寸代表什么呢?即代表自己,也代表夫妻關系,第一、夫妻之間沒有血緣的,第二、夫妻間在婚姻內是最親密無間的,離婚也是最沒有關系的,所以結婚沒距離,離婚沒關系,就0寸。
親族關系寸數(shù)圖
這種表示親戚關系遠近的“寸數(shù)法”是以幾何式的數(shù)學方式來計算的,科學且準確,但在稱呼的時候,為了區(qū)分不同的親戚系統(tǒng),在親戚名稱前要冠以表示不同系統(tǒng)的特定詞,除了對叔叔、舅舅的稱呼以外,對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姑系、姨系均用朝鮮語稱呼,旁系親屬3、5、7、9寸,也就是“奇數(shù)”來表示叔侄關系,2、4、6、8、10寸,“偶數(shù)”來表示兄弟關系。但是呢又不包括祖父(2寸),從祖(4寸),再祖(6寸),三從祖(8寸),因為祖孫關系也是偶數(shù)。所以就不能一概而論的說:“平輩之間是偶數(shù),上下輩之間是奇數(shù)”!
朝鮮族的親戚制度“寸數(shù)法”,有著鮮明的敘述式特征,是一種能夠區(qū)分輩份、父系、母系、妻系、直系、旁系等各種關系的龐大親戚體系,是獨立的、專門用來稱謂的,能夠清楚表達親疏關系的方法。
[1]千壽山.朝鮮族風俗.延邊人民出版社,2003.8.
G
A
1006-0049-(2017)21-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