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雪 郎文天
摘要:當今社會對于健康的定義已經(jīng)有了新的變化,健康不僅意味著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由于大部分學生處于“心理斷乳期”,開始關自我,內心較容易出現(xiàn)各種沖突,由此產(chǎn)生心理問題,因此在這一階段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關鍵。體育教學以思想活動為基礎,以活動身體為主要目的,根據(jù)體育課程的這一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就應當按照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不同的心理教育手段,幫助學生消除不良情緒,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由此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與滲透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2-0217-02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of health has changed. Health means not only physical health, but also mental health. Since most students are in the "psychological weaning period" and begin to shut down themselves,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various conflicts in their hearts, resulting i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implem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t this sta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ideological activities and is mainly aimed at moving the bod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should help students eliminate negative emotions through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Develop a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ereby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penetration
引言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作為教師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貫穿于體育教學中,使其更好地為體育教學服務,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快樂體育。
1 樹立健康第一思想,落實體育健康教育
在長期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體育在學校教育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不僅學生健康水平連年下降,而且素質教育方針也沒有得到全面貫徹。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明確了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深化了學校體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學校體育的作用不僅僅是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更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作用,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確的鍛煉方法、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和確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健康第一”思想為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的實施明確了路徑,通過開展陽光體育、快樂體育,走向終身體育。
2 因材施教個性展開
在體育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因材施教的展開要充分的依據(jù)不同班級、不同時代、不同年齡、不同個體情況差異,做針對性的引導安排。個體情況的不同,在興趣愛好、心理狀態(tài)、教育接受習慣上都會有差異,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綜合情況,而后針對性的規(guī)劃教學內容與形式。日常要做好對應的師生溝通,課堂上可以通過專門的時間做互動溝通,反饋學生的學習感受,甚至拋出趣味的溝通話題來了解學生。也可以在體育活動中,通過多種指導與安撫方式達到師生溝通。溝通中要多肯定鼓勵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信心。必要情況下可以通過學校班級發(fā)放的調查表來了解家屬與學生的情況,讓家屬通過旁觀者的角色反饋學生在體育教學以及心理健康引導上的需求,或者現(xiàn)存的問題,讓體育教學工作更加針對性的展開。傳統(tǒng)的教育更多的停留在刻板的模式,不進行學生情況的了解,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足就容易引發(fā)閉門造車,不懂得開闊教學眼界。例如在教學跨越式跳高時,教師就可從圓心向圓周從低到高拉4條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學生可按照自己的水平自己選擇恰當?shù)母叨?,達成目標后,就可向另一個高度發(fā)起挑戰(zhàn)。如此便可使每位學生都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同時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獲得自信。
3 靈活使用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習動機,促進心理健康教育
可采用情境教學法、游戲法、分層教學法、語言鼓勵法、比賽法等多種方法提高學習的趣味性。例如:障礙跑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由老師提問:“哪位同學學習過《長征》嗎?”,學生紛紛表示挺高,此時教師可讓學生背誦,在此過程中讓其進行想象,紅軍是如何完成長征的?在障礙設計過程中,可以將長征精神貫徹到體育練習當中,通過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同時將紅軍不怕苦不怕累的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后面更好地學習埋下伏筆。又如:在30米快速跑教學的難點是上臂與下肢的協(xié)調用力,以往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示范,然后學生分組練習和測試,雖強調了運動成績,但不少學生手臂與大腿協(xié)調性欠佳,運動技能未有明顯提升。針對這種情況,配合口令和哨聲通過“抱團”游戲練習上下臂協(xié)調擺動的動作,然后跟著音樂節(jié)拍有韻律地擺動上下臂。測試成績作為分層教學法分組的依據(jù),再進行超越自我回程跑,使不同等級組別學生都有超越對象。通過改進教學方法糾正了錯誤跑步姿勢,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品質。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的實踐性與協(xié)同性等特點決定了體育課堂對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師應當審時度勢,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身心需求,引導學生掌握體育技能,在體育活動中獲得自信,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同時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身能力,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有效的提供學生更歡迎的教學內容與形式,提升教學的最終成效,讓社會對體育教學有更高的認可度,提升體育教學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范存芳.體育教學中滲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7(03):64.
[2]馬吉海.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吉林教育,2017(01):134.
[3]安耀東.淺議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4(22): 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