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述替代性養(yǎng)護在孤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2017-10-20 18:22:19徐秋生
      絲路視野 2017年23期
      關鍵詞:孤兒成長家庭教育

      【摘要】孤兒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沒有父母的孩子只有從小抓起,讓他們過上正常孩子的生活,才能健康地回歸社會。替代性養(yǎng)護就是一個家庭接納孤兒成為家庭一員,陪伴他們成長。承擔替代性養(yǎng)護的家庭成員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心理素養(yǎng)以及好的人際關系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

      【關鍵詞】孤兒;家庭教育;成長

      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近二十年來一直從事高職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尤其關注來自特殊家庭的孤兒學生。盡管孤兒學生占學生總數(shù)的比例只有0.20%,但這是個不可忽視的需要愛的群體。通過調查,這個群體與人交往有一定的困難,無傾訴對象,有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抑郁、自卑、孤獨等心理問題。自2013年以來,國家設立了建檔立卡制度,孤殘學生可以減免學費,可以享受國家一等助學金,經(jīng)濟上這些孩子有了保障。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提出,人的需要可劃分為五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第一、第二層次屬于物質層面的,第三和第四層次是屬于精神層面的,第五是屬于發(fā)展層面的。發(fā)放助學金、獎學金僅僅讓他們維持正常生活,才解決了第一、第二層面的問題。如何解決第三、第四、第五層面的問題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二、調查與討論

      (一)基本概念

      孤兒是因身體殘障、疾病等原因被父母遺棄或者父母雙亡,由他人或兒童福利機構收養(yǎng)的兒童。孤兒學生指正在學?;蚱渌麑W習地方接受教育的失去父母及無人養(yǎng)的未成年人。

      (二)問卷的設計及調查情況

      以公民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作為調查問卷的核心展開,分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五個維度,共二十五個題目。在蘇南、蘇中、蘇北分別選取了一所高職校,共抽取了100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收回問卷91份。具體情況匯總如下。

      1.明禮誠信方面。自己做不到的事情,63%回答不會答應別人,27.8%不確定,8.2%的人會答應。對于考試作弊行為,62%的人堅決反對考試作弊,26.3%的人認為考試作弊是件無所謂的事,11%的人認為考試作弊很正常,我也做過。如果你在銀行貸了一筆款,利息比較低85%的人會按時還款,13%的人等手頭富裕了再說,2%能拖就拖。

      2.團結友善方面。孤獨感和自卑感強烈。有的學生表面上能與大家有說有笑,但內心里卻認為自己無人關心;在各種學?;顒又?,60%的學生認為自己做不好,主要表現(xiàn)為熱情不足,情感冷漠。缺乏情感的自控和調節(jié)能力。在遭遇負面刺激時,消極情緒反應過于劇烈,難以控制、調節(jié)。

      3.勤儉自強方面。在校期間,一個月的生活費控制在800元以下的占13%,一個月的生活費控制在800~1500元之間的占64%, 一個月的生活費在1500~2000元之間的占20%,一個月的生活費用在2000元以上的占3.3%;在校期間,在校期間,58%研究對象做過兼職,28%的人有意向做兼職,但沒有合適的崗位;34%的人拿過獎學金, 63%的人獲得過榮譽;50%的人認為他們的父母、老師覺得自己是非常自立自強的,63%R研究對象在校期間獲得過各種榮譽。

      4.敬業(yè)奉獻方面。15%多點的人有完整的職業(yè)規(guī)劃;70%的人對于未來沒有完整規(guī)劃;15%的人對未來沒有打算。不能夠將自身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同專業(yè)學習結合起來。由于孤獨感和自卑感的存在,不能同老師、同學溝通,也沒有能力通過一些途徑去了解自己的專業(yè)涉及的行業(yè),更沒能尋找到自己的專業(yè)榜樣。對是否愿意參加就業(yè)指導培訓,只有47%的愿意參加,46%的人看情況,還有7%的人覺得沒有意義。

      三、結論與思考

      當前在開展弱勢群體幫扶時,從政府到民間組織更多地考慮的是如何開展經(jīng)濟援助,而疏忽了對孩子的精神幫扶。孤兒學生的情感發(fā)展特點存在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學生自身經(jīng)歷造成消極情緒強烈。另一方面,長期不變的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接受的外界刺激少于其他同齡人。學生的接觸范圍比較狹窄,導致積極情感發(fā)展不良,情感調節(jié)能力較差。同普通兒童相比,更容易在班級中形成小團體,不喜歡與更多的同學進行交往。社會退縮行為比較明顯;一些孤兒表現(xiàn)出抑郁的行為傾向,不愿意主動參加集體活動,但攻擊行為卻很高;這種攻擊性行為很容易引發(fā)同伴對他們的不接納。社會上的一些問題少年或成人,基本都是從小生活在沒有愛的家庭中,或者是情感被忽略的。

      在對近50名孤兒學生訪談時,感覺有祖父母、姑姑、姨娘、舅舅等親人撫養(yǎng)的孩子上述狀況不明顯,比較接近來自正常家庭的兒童。小周來自蘇北的泰興,從小父母病故,被姨媽領回家撫養(yǎng)成人。姨媽姨夫視小周如己出,小周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享受了同等的家庭生活,同弟妹們友好相處,生病了有人照料,天冷了有人添衣,享受同齡孩子一樣的教育??上驳氖窃谶@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小周,表現(xiàn)的比同班孩子更會勤儉、感恩、自強、友善,到校后第二學期,為了給小周過生日,輔導員籌備了一個小型的生日宴會,讓本學期過生日的班上其他同學一起過生日,期間大家要求她表演一個節(jié)目,在表演前她說“來學校同大家相識、相處快一年了,感謝老師、同學們對我的包容、對我的關心、對我親人般的呵護”。

      四、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

      孩子的教育可分為三個方面,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占70%,學校教育占20%,社會教育占10%,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父母與孩子嬉戲過程中,讓孩子學會了交流,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孩子不能做的大人做了,在他的心目中就產(chǎn)生了崇拜心理,父母成了他的榜樣。以后他們做人做事都會以榜樣為模式。現(xiàn)在社會上就有“家庭職業(yè)”的說法,也就是孩子擇業(yè)時往往首先考慮的是父母的職業(yè);甚至擇偶時,潛意識里選擇的對象同父母一方很相似。這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范,其潛移默化的伴隨著一生。

      從兒童受教育的順序來看,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學校教育。我們經(jīng)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素質、人格、舉止言談、生活方式、教育態(tài)度等等都有意或無意地影響著兒童,長時間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對兒童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以及行為習慣的形成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為主,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教會孩子如何學“做人”。

      教育家馬卡連柯就此指出:“沒有父母的愛,所培養(yǎng)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家庭的存在,確定了父母子女間的血緣關系、撫養(yǎng)關系、情感關系,子女在倫理道德和物質生活的需求方面對父母長輩有很大的依賴性,家庭成員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決定了父母對子女有較大的制約作用。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以情通情。在處理發(fā)生在周圍身邊的人與事的關系和問題時,孩子對家長所持的態(tài)度很容易引起共鳴。家庭教育的過程,是父母長輩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的個別教育行為,比幼兒園、學校教育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

      近年來,國內外的學者研究認為,兒童出生后與父母分離,將使兒童產(chǎn)生精神上的痛苦和焦慮,影響其整個一生的人格風貌。

      五、如何選擇替代性撫養(yǎng)的家庭

      選擇替代性撫養(yǎng)家庭,可從文化層次、家庭和諧程度和心理素養(yǎng)三個方面考察。

      一個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國外教育科學研究證明,從出生到7歲,這是一個人身心發(fā)展,尤其是大腦發(fā)展的最旺盛時期。此時兒童生活在家庭及周圍環(huán)境中,外界刺激會在他們大腦里留下痕跡,刺激反復呈現(xiàn),就會轉化為內在信息,促進兒童大腦潛能的發(fā)展,促進兒童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的發(fā)展。而此時兒童大腦潛力的發(fā)展又對未來的學業(yè)和事業(yè)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對其人格的形成也有深遠的影響。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各種作息時間,如早起、早鍛煉,制定作息時間表有利于孩子養(yǎng)成有動、有靜的活動習慣。培養(yǎng)孩子按時吃飯、洗漱、排便、睡眠、勞動、看電視的習慣,逐步做到不催促,不提醒,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和堅持力。當孩子逐漸長大,還要教給他怎樣用錢,怎樣節(jié)約,怎樣存放,鼓勵他買書和智力玩具,援助他人等。

      一個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在孩子上學后不將朋友聚會放在家里,在孩子寫作業(yè)或者是學習的時候,保證家里的安靜,家長也應有看報紙、讀書的習慣,這樣可以讓孩子很好的安心學習,不分心。有條件的家庭家長還應該引導孩子閱讀。

      一個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有利于孩子成長。一家人要做到互相關愛,分工勞動,遇事商量,共同享受生活的樂趣;一家人還要互相贊美良好的行為表現(xiàn),運用禮貌語言和幽默。不強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在家庭當中,最好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孩子的天性,這是對孩子發(fā)展最好的做法,同時也能滿足孩子對自己興趣愛好的學習,孩子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天分,那么學習上也一定有很好的成績。夫妻之間的感情非常好,相當恩愛,如果在孩子面前適當?shù)谋磉_自己和愛人之間的感情,可以讓孩子有很強大的安全感,所以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也是相當有好處。

      選擇替代性家庭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心理因素。大量實踐證明:人的身心發(fā)展和成熟與他生活的家庭、集體、社會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要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就應該以禮相待,向孩子學習,并成為孩子心聲的傾聽者。發(fā)現(xiàn)孩子有問題時,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不能企圖改變和強行塑造孩子,而要進行交流和協(xié)商,通過家教實現(xiàn)孩子的獨立。家長既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婚姻狀況、人際關系、工作成就、業(yè)余愛好等等對孩子都會形成遷移募化的作用。

      孤兒的教育應從小抓起。全社會要重視這項工作,政府機構要運用網(wǎng)絡建立信息庫,一是被領養(yǎng)的孩子的信息庫,二是愿意接納孩子的家庭信息庫;每個地方還應建立一個大家都知曉的辦理手續(xù)的窗口。讓大家都關心這個特殊群體。鑒于孩子的撫養(yǎng)成本比較高,政府可對領養(yǎng)孩子的家庭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每一位失去親人的孩子,能重新回到溫暖的家。

      參考文獻

      [1]吳敬東,王藝穎.失去獨生子女家庭問題現(xiàn)狀、原因和對策探析—以湖南省為例[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87~91.

      [2]孫湉湉.從“蘭考火災事件”探討中國孤兒救助體系的戰(zhàn)略構想[J].黑河學刊,2013(04):179~180.

      [3]曹朔.南京“家庭寄養(yǎng)”孤兒將達年齡上限,不少家庭臨拆散[N].揚子晚報,2011-12-13.

      作者簡介:徐秋生(1968—),女,江蘇揚州人,揚州職業(yè)大學,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孤兒成長家庭教育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1:12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50
      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14:38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xiàn)實意義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8:26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3:43
      優(yōu)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7:25
      孤兒
      小說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9
      孤兒也感到好幸福
      中國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8
      称多县| 梁平县| 开封市| 烟台市| 大石桥市| 桓仁| 乌鲁木齐市| 潼南县| 安阳市| 牙克石市| 梁山县| 文安县| 许昌县| 靖宇县| 乐陵市| 全州县| 靖西县| 隆回县| 来凤县| 沾化县| 天镇县| 琼结县| 康乐县| 天水市| 西乡县| 灯塔市| 祁门县| 玉环县| 枞阳县| 达拉特旗| 桐柏县| 晋宁县| 镇平县| 宣威市| 赞皇县| 罗平县| 重庆市| 缙云县| 视频| 云阳县|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