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歲鈺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7-0168-01
傳統(tǒng)的學校教學育人方式,為社會造就了大批社會主義建設的優(yōu)秀人才,但在教育越來越趨于普及化的今天,那種單一模式,使千千萬萬學生向同一方向培養(yǎng)、發(fā)展、接受選拔的思路和方式,顯然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需求。因此,對新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探導、研究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教育教學要適應社會發(fā)展對各級各類不同人才的需求,從而要針對不同層次、類型的學生施以適應他們個體的知識技能教育。
對此,瑞金一中作為一所有著悠久歷史的省級重點學校,始終走在科學育人的前沿;多年來,就形成了“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全面發(fā)展”辦學思路。近年來,瑞金一中的學生數(shù)量增長很快,并且來源于全市各地,個體差異較大,因此,瑞金一中提出了分層教學的育人模式。
當然,對一個地理教育教學工作者,對分層教學應當有一個更深層次、更全面的思考、認識和研究;從各個方面找出具體而行之有效的分層教學方法來。對我而言,擔任2016級15、16、23、24班地理教學,其中15、16班為實驗班,其它為普通班,學生眾多。這些學生群體,來自不同的地區(qū),如相對發(fā)達的城區(qū),落后的邊遠山區(qū)等等,各地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差甚遠。他們雖然都是高中一年級,但是我們決不能說,他們都有一致的基礎知識水平。如果把他們視為知識層次一致的整體進行教學,既不科學也不現(xiàn)實。層次較高的學生由于知識廣,基礎扎實,久而久之,會發(fā)現(xiàn)知識不能得到提高,而產生“饑餓型”厭學;而低層次的學生知識面狹窄,基礎差——有的鄉(xiāng)下初中竟然沒有開設地理課;如此,即便是很簡單的內容對他們也不亞于“天書”,導致“消化不良”型厭學。這種首尾不能兼顧是根本達不到人人學有所成實效的,也就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教書育人目的的實現(xiàn)。
根據(jù)實際,我設想,把整個實驗班做一個層次:A層次,而普通班中,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基礎較好、反應靈活定為B層次,其它的處于二者之間為C層次;實施分層教學。具體如下:
高中地理教材內容就其難易程度,存在理解應用、識記、了解三個層次,但我們不能把學生和知識簡單對應,A層次學生對普通了解內容可能早就有所熟悉,只需教師略加點撥,主要應放在加深其知識的難度和拓展,多問幾個為什么,并放手讓他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去分析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問題。而對B層次的學生,則在前者的基礎上略有降低,教師主要對他們施以引導,跟上教學進度,并能對一些難度大的問題有所了解。對C層次學生,則不能要求他們必須跟上A、B層次學生所學的內容,主要注重他們能有所進步,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與B層次學生的差距逐步縮小,樹立起他們的信心;當然,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適當?shù)亟o他們補習初中的內容。如對地球自轉導致晝夜更替和地方時差異的教學,對A層次學生,教師應重點放在讓他們思考晝夜更替的周期為什么不是一個恒星日?這對高一的學生有相當?shù)碾y度,他們會帶著這個問題到課后去查資料、討論。對B層次學生,重點應放在打好基礎,能區(qū)分晨線和昏線,最多讓他們思考晨線或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時刻;對C層次的學生,不少人連經線都不知道,這種情況下,就不要求過多的為什么,主要放在知道結論就行了。
課后的作業(yè)布置和輔導也是分層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我認為:作業(yè)布置有幾條渠道,一是在課堂上就布置A、B、C不同層次相適應的作業(yè)題,兼顧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但這種方法不好實際操作,教師不能明確地說哪一個學生就該做簡單的題,否則會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認為自己差,不行,教師看不起等等。二是在練習冊批改完畢后,教師提前把下一次作業(yè)內容按難易程度分為A、B、C層次,分別夾在相應學生的練習冊內,這樣,各學生都明確了自己究竟該做哪些內容,而且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但這需要教師付出更大的心血和更多的勞動。課后的輔導實施起來稍微要容易一些,A層次的學生在課余往往會主動到辦公室要求我講解難度更深的相關地理知識,以求更大地提高自己。對C層次學生,教師就要隨時注意找他們,適當?shù)刂v解一些知識,使之跟上進度。自習課上,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因人而異地單獨指導,最終,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進步。
說到評價機制,我認為,地理科可以改變考試檢測的形式。比如,根據(jù)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別制出難易有所差距的1類試卷—對應A、B層次學生和2類試卷—對應C層次的學生 。1類試卷以A層次學生為基準,適當加入一定比例的難題,讓A層次的學生感到不是很簡單,B層次的學生感到也不是很難。C層次的學生要對2類卷感到比較容易,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他們有進步感和樹立他們的信心,如果讓大家都做1類試卷,C層次的學生就會感到學不學都是低分,這顯然會嚴重挫傷他們的學習熱情。
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進步情況時時關注,如果學生進步很快,我們就要對他們所處的層次做出相應的調整,提高到上一層次,以利于他們的最大程度的學習。
總之,分層教學的成熟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求最終實現(xiàn)學生人人都在進步,人人都學有所成的育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