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
桫欏喜歡稱大王。在最古老的日子里,天空濕潤得很,也熱得很,它們很開心。這是它們的時代,更是它們的帝國。它們或成群結隊或遺世獨立,生于山地溪邊或疏林中,在他們的國度里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盤曲的身姿和讓所有植物相形見絀的葉子,高傲而不可一世。因此,常有人叫它們“蛇木”,一來身形盤曲,二來冷艷高傲。更重要的是,它們是唯一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所以又稱“樹蕨”。
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決裂植物從陸地霸主的位置退出,讓給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白堊紀之后,地球上寒帶和高山地區(qū)被裸子植物占據(jù),其他陸地表面由被子植物森林覆蓋,蕨類植物只能生長在森林之下,或附生于樹干上,屈居伴生物種的地位。桫欏同時代的伙伴們或者死去,或者因為環(huán)境變化選擇了變小,但倔強的桫欏就是不變,它想保留自己的身段,想要保留6米或更高的身段,以及自己“蕨類植物之王”的美譽和傲視群蕨的那份尊嚴。它不僅不變,甚至還往更寒冷的地方發(fā)展。在貴州赤水——這片因仍保留侏羅紀時期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8.1℃,極端最低氣溫-1.9℃,最高41.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286.8毫米,相對濕度82.4%,日照1297.7小時,無霜期最長達351天)氣候而被稱為:“最后的遺留地”和“桫欏避難所”的土地上,它不僅在海拔600米的區(qū)域生長,在2200米的高地上也能生長了。
在中生代的早侏羅紀或晚三疊紀,桫欏與恐龍為伴??铸埵钱敃r代世上的霸主,而它是恐龍最喜歡的食物,與恐龍共生共榮。聰明的它把自己的孢子放入恐龍的肚子里錘煉,等到孢子“重見天日”時,身體里還不乏營養(yǎng)。就這樣,桫欏娃娃很快就誕生了??墒?,最終恐龍還是拋下它走了,永遠地消失了。伙伴的離開使它一下子沒有了生活的方向,但它學會了忍耐也學會了自我改變。它想,活下來無非是尋找合適的溫度光線和水分,是不是要褪去“外衣”呢?它決定,以后盡量給孢子穿少點,而且把衣服做得更精致、更巧妙,它給孩子衣服上裝上了有類似“彈簧”功能的“環(huán)帶”,給衣服設計了出口,并派聰明的“唇細胞”把守,如果溫度能有16℃到20℃,就讓桫欏娃娃快速出來并借助“環(huán)帶”的彈力,可以走得更遠,分布更廣。如果溫度太低呢?沒關系,可以等??傆幸惶欤鼤捌评O而出”。出來了,它就要長高,或是為了恐龍時代的一種回望吧。(編輯/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