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古代藝術品不斷地被人們發(fā)現,文物考古文化與文物鑒定技術也在不斷地提高,文物鑒定市場在這兩者的促進下也在逐漸的興起,就使文物考古和文物鑒定界就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本文從我國文物市場現狀入手,對文物鑒定的必要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深入探討現代文物鑒別的內容、方法以及先進技術,以期為文物研究者的文物鑒定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文物考古;文物鑒定
前言
在文化考古藝術市場廣泛流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文物考古,有時甚至有的家庭以有一件有價值的文物為榮,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隊伍當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文物造假,鑒定造假的問題,因此呼吁有關完善文物鑒定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文物鑒定人才的行為約束重視對文物鑒定人才的素質培養(yǎng)就在現階段顯得至關重要。
1.文物考古和文物鑒定界的現狀
1.1文物考古的主要內容
考古是一門研究人類歷史的學科,不僅是對于遺跡的考察,還包括歷史資料的整理編纂和研究現代漢語詞典中關于文物一詞的解釋是:歷代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fā)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種藝術品等此外從事有關文物考古的工作人員有時非常辛苦,他們常常會進行野外考古工作野外考古工作的條件都很艱苦,工作環(huán)境差,居住條件也不好,有時是租賃居民的房屋,甚至直接安營于工作現場。
1.2文物鑒定的現狀
當下的中國文物鑒定市場,幾乎處于失控的狀態(tài)一些文物藝術品鑒定機構在申請工商執(zhí)照后,便可以隨意從事商業(yè)性的鑒定活動目前國內藝術品鑒定市場就處于這種三無狀態(tài):無法律管,無機構管,無人管。鑒定者無需對鑒定行為負責,也不承擔風險。一位在鑒定行業(yè)從業(yè)幾十年的專業(yè)人士曾向媒體坦陳而且現在市場出現經常有贗品的現象,就比如說2005年7月12日,在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美國古董商以1568.8萬英鎊(約2.45億元人民幣)拍得中國元代鬼谷下山圖青花瓷罐,創(chuàng)下歷史上中國文物乃至整個亞洲藝術品拍賣的最高成價。正當業(yè)內人士為這一佳績奔走相告時,泉州一文物鑒定家裴光輝從拍品來源人物服飾瓷罐本身等五個方面有理有據地指出:這件創(chuàng)造了亞洲紀錄的拍品極有可能是贗品,因此文物鑒定行業(yè)亟待強化規(guī)則。
2.文物鑒定的范圍
文物載體有多種多樣,因此必須對其進行質地鑒定,為文物藏品的分類保管提供科學的鑒定資料一般來說,史前發(fā)掘出的文物都是真品,不存在真?zhèn)螁栴}無利可圖的文物,一般不會有偽造品,也不存在辯偽問題但經偽造可牟取暴利的文物,就混雜贗品,就需要辯偽評估文物價值文物,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紀念價值的物質文化遺存,那么哪些物質文化遺存是屬于文物,這就需要進行鑒定,對其進行是否具有文物價值的評估以確定是不是屬文物一旦確定文物,海牙進一步研究其價值的高低這是文物鑒定的又一重要內容評定文物等級是文物鑒定的最后一個內容文物價值有高低,因而應根據其價值高低進一步將文物劃分出等級如中國把文物藏品劃分為一二三級別文物;把文物史跡劃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市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都需經鑒定,并推薦各級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3.文物鑒定的一般方法
傳統(tǒng)文物鑒定方法是自古以來人們在研究!鑒定文物中不斷探索總結發(fā)展,再總結提高的科學成果,是在分類的基礎上,對同類文物進行比較辨別和綜合考察。
3.1.分類法
分類法就是將混雜相間的各種文物分為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不同類別,從中找出異同,從而解決某些文物的鑒定問題分類鑒定的關鍵在于把握各個文物的特征,但是文物分類往往與定義相聯系,這個定義也往往是文物分類的標準分類是認識事物的特定方法,也是文物鑒定的主要方法之一。
3.2.比較鑒定法
在古代和現代,都采用比較的方法鑒別文物,比較也可稱為類比,是在各不相同的文物中,找出相同或相似之處比較是認識文物特征的一種方法,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根據兩件或幾件文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點作出這兩件或幾件文物在其他特征上也相似的結論造型紋飾銘文墨跡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通常尋找相似點的做法是,根據已知的標準物,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文物加以對照,從而確定與標準物的異同,進而對鑒定對象各個方面的內部矛盾和聯系進行系統(tǒng)研究和比較,以作出定性判斷"如反映高山族的繪畫有若干種,其中5番俗圖6就有幾個版本,有原版,也有臨本,必須比較鑒定,區(qū)別源流。
3.3.綜合考察法
一件文物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造型!紋飾!質地等),如果不把這件文物分成若干組成部分和因素,不加以分析,那就不可能認識這件文物然而,分析還不能單獨提供完整的認識,它還需要有個綜合考察過程,就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調查了解文獻記載的考證和科學檢驗等不同方法,按鑒定對象及其同類品的規(guī)律,考察文物的本質,以達到鑒別文物的目的"此法對鑒定不可移動文物(文化史跡)尤為適用不可移動文物一般形體大內容多涉及面廣,采用綜合分析方法鑒定,容易取得比較科學的鑒定結果運用傳統(tǒng)方法鑒定文物,除上述兩種通用的基本方法外,對不同的鑒定對象還必須采用各自使用的一些具體方法,這是由不同種類文物的性質所決定的而從事文物鑒定人員或文物考古人員!文物愛好者,除掌握文物鑒定的基本方法和具體方法外,還要掌握各類文物鑒定的相關知識,并在文物鑒定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吸收新的鑒定知識,以充實和提高自己的鑒定水。
3.4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鑒定文物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鑒定文物,是研究和復原古代人類生產!生活面貌以及社會歷史面貌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主要是運用現代科技對文物進行年代測定成分分析鑒定和對文物史跡的調查有些僅用傳統(tǒng)鑒定法難于奏效,這就需要借助某些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鑒定如在進行陶瓷器的年代鑒定時,如遇到無紀年或無確定年代的標準器可作比較,又無文化層或窯口(已確定年代)作依據,那么就需要運用熱光的方法加以測定又如要對透氣的產地冶鑄工藝礦產來源進行鑒定,這是無法用傳統(tǒng)方法進行鑒定的,需采用金相分析法對其所含成分加以分析再如要鑒定陶瓷器的產地真?zhèn)涡鑼μ沾善鬟M行成分分析等等迄至目前,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文物鑒定尚僅以文物的成分分析和年代測定為較常見我們相信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今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鑒定文物將會越來越廣泛。
4.總結
文物考古和鑒定作為我國正在發(fā)展的一種文化,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它的總體趨勢還是向上的,為了我國的文物文化方面的發(fā)展,國家應努力在藝術品收藏等專業(yè)知識,重點培養(yǎng)鑒定技能,打造出了一批批以學術為基礎,以技術為特長培養(yǎng)具有學術基礎的復合型藝術品鑒定專家人才,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范專家行為,使中國的文物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存以及利用。
參考文獻
[1]王治國,張江.慎防“李鬼”毀掉痕跡學鑒定文物的光明前途[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4(08).
[2]廣東省文物鑒定站.文物鑒定與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3]劉建國.數字考古的理論與實踐[J].南方文[1]王琦.文物鑒定基礎[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王建國(1968-),男(漢族),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qū)人,文博助理館員,大專,研究方向是文物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