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養(yǎng)三氣,女人養(yǎng)三雅
男人養(yǎng)三氣,方為大丈夫 志氣。女人看男人,往往最看重的是上進心;男人看男人,往往最看重的是志向。一個是氣,一個是志,合之便是“志氣”。
男人是要干事業(yè)的,而不管干什么事業(yè),都離不開志氣二字。清代申居鄖所言:無志氣人,一事做不得;明代呂坤所講:把志氣奮發(fā)得起,何事不可做?所以,大丈夫應當“虎瘦雄心在,人貧志氣存”。
志氣,志是男人的方向,氣是男人的動力。有方向有動力,目標何愁抵達不了?
豪氣。豪氣來自哪里?來自“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的強大自信,來自“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絕大眼界,來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傲骨,來自“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堅定意志。
志氣是內(nèi)心堅定的意志,豪氣則是胸中澎湃的豪情。有志氣無豪氣,人生之路縱然高歌猛進,也總少了一份情懷、一種意趣。大丈夫,從來是少不了滿腔豪氣的。而豪氣絕不僅僅只是情感,還是胸懷、素養(yǎng)和智慧。
底氣。男人的一生,必須要有自己的積累,這就是男人的底氣所在。首先便是現(xiàn)實的積累,能夠建立自己安身立命、照應親朋的事業(yè),如此一生才能立得住。
更重要的則是內(nèi)心素養(yǎng)的積累,因為這既關(guān)系男人的人生質(zhì)地,也是男人建立事業(yè)的基礎(chǔ)。雖說素養(yǎng)也需要在事上磨,但干事業(yè),素養(yǎng)一定要跑在要做的事情前面。
有底氣在,則心里有底,事業(yè)有底,人生有底。
女人養(yǎng)三雅,才是真美人 高雅。男人的魅力在氣概,女人的魅力則在“雅”。雅之在心,便成高貴,是謂高雅。
真正的高雅,是一種氣質(zhì),一種格調(diào),關(guān)乎內(nèi)心,而絕非珠光寶氣、奢華富貴所能企及。這份高雅之氣,只能生發(fā)于女人的涵養(yǎng)之中。
優(yōu)雅。女人的高雅存乎一心,女人的優(yōu)雅則在舉手投足間。
對于自己,優(yōu)雅是一種修養(yǎng);對于他人,優(yōu)雅是一種教養(yǎng)。對于自己,優(yōu)雅是一種靈魂的自足;對于他人,優(yōu)雅是一種真切的動人。美貌只是一時,優(yōu)雅卻可以一生。
優(yōu)雅的女人,她靜,便是“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她動,便是“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她言,便是“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zhuǎn)流”;她默,便是“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如此優(yōu)雅的女子,因為動人,所以迷人。
清雅。清雅的女人,清氣在其心,雅致在其身,最為天然、自然。清清淡淡之中,哪怕遠觀,也已微醺。
這個浮躁功利的時代,清雅已經(jīng)極為稀有。若有緣遇見這樣的女子,你會發(fā)現(xiàn),她的氣質(zh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她的顰笑,“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她的風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清雅的女子,如柳梢風,如花上露,如山間云。
(《人民日報》)
“兩口子”一詞,見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等的詞義解釋是:“指夫妻倆:老倆、小倆,也說兩口兒。”那么,夫妻為何被稱之為“兩口子”?
有民俗學家考證,“兩口子”的說辭,出自晚清文人《燕京雜錄》里的一則筆記,說的是有兩位府衙錄簿,掙得同樣薪水,一個是單身,另一個新娶了妻子。這光棍漢情愿把自己的一半工資,贈與同事花費,附有字條寫道:些許碎銀錢,笑納勿推辭;我只單口漢,君乃兩口子。
“子”在舊時兼稱男女,意即“你們兩個人”,由此,“兩口子”不再泛指隨便的兩口人,成為夫妻倆的代名詞。
夫妻常被人叫做“兩口子”,無疑帶了些溫柔親昵的色彩。其實,這“兩口子”之說還有段小故事。在明朝洪武年間,江南書生高文敬,一日外出,在河中救出一名叫作路春花的女子。兩人一見鐘情,私訂終身。誰知春花被當?shù)貝荷倭_公子搶走納為小妾。后借丫環(huán)小玉相助,高文敬與路春花二人雙雙出逃,但卻被羅公子追上,相互撕扯中,羅公子墜崖身亡。羅家勢力強大,高文敬與路春花二人被打入死牢候斬。洪武皇帝朱元璋得知此事,親自審問,終于真相大白。于是朱元璋便免除高文敬與路春花二人的死罪,將二人分別發(fā)配到湖北的桃園口和安徽的金山口。雖遠隔千里,但二人兩情如舊,當?shù)厝硕己芫粗厮麄?,就稱他們?yōu)椤皟煽谧印薄?/p>
(《老年生活報》)
在意別人看法本身并沒什么錯。但如果已經(jīng)影響到自我認知和生活習慣,那就另當別論了。
就整個社會而言,單一個體只要是在社會環(huán)境下生存,就必然會受到社會的評價。我們需要別人的認可來確定自己在社會關(guān)系里的位置。長此以往也就逐漸形成了以別人的評判標準來看待自己,試圖去滿足別人的期待心理。除了因社會和家庭的環(huán)境造成的自我價值感偏低以外,我們過度在意別人看法的另一種來源是,對客觀標準的不確定性所造成的自我懷疑。而這種不確定性實際上來自目標和能力之間的差距:或低估自己的能力,或高估自己的目標,或客觀能力不足。
我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最終導致:做事時畏首畏尾,忽略事情本身,無法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壓抑了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也很難感到真正的快樂。
如果要恰當?shù)卦u估自己和他人的價值感,我們就要改變自己與外部相處的這幾種信念:第一,厚臉皮做人,堅定自己的信念,恰當評估自己和他人的價值感;第二,硬頭皮做事,不僅要制定合理目標,更要堅定自己的目標;第三,檢查調(diào)整,做到知行合一。
一個人的價值并不取決于某個人對你的看法,所以沒有必要為了某個人而委屈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或不敢做想做的事。實質(zhì)上,你的價值來自于你所取得的成就,而并非是你這個人本身。所以,你要做的是堅定自己的目標不動搖,以終為始,傾盡全力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步縮小能力與目標的差距。
(《法制晚報》)
科科是寫美食專欄的旅行達人,我們在一次旅途中相識,一見如故。之前我看過她的專欄,美食加旅行的標簽,很容易讓人覺得她活得特別悠閑。
深圳再見,我才知道她在一家著名的科技企業(yè)做策劃總監(jiān),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奥眯信c美食的時間從哪里來?”我問?!皵D?!彼鸬煤芨纱唷?/p>
出于好奇,我打聽她的作息表。她的午餐基本是在外面解決。跟我們每天晚上搭配好第二天出門的衣服一樣,她每天晚上用半個小時研究城中的餐廳資訊,決定第二天午餐吃什么。吃完飯又花10分鐘做簡單的測評記錄。
小長假只要不加班,她都會去還沒被開發(fā)或者過度開發(fā)的地方旅行。至于出國旅行,屬于年度豪華計劃,她通常把年假與春節(jié)拼在一起。用大半年時間做攻略,每一間酒店、每一餐飯都不浪費,攻略細致到標注日出日落時間。
“就是因為工作太忙,才對吃喝玩樂保持極大的好奇心,愿意深研,10天的旅行,做300天的前戲?!笨瓶普f,人對幸福的敏銳度,來源于饑渴感。她很享受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因為很忙,才加倍努力地珍惜每一次美食與旅行的機會。她形容自己與旅行、美食的關(guān)系是,“窮小子一年一次高潮,每一次都費盡心思”。
很多人喜歡將無法取悅自己、陪伴家人、做喜歡的事情,歸因于沒時間,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看到的那些懂生活、愛自己、耐心陪伴家人的人,反倒都是像科科這樣的大忙人。
忙中偷出的閑,我們才愿意珍惜、經(jīng)營,讓它產(chǎn)生加倍的幸福感。如果單純只有閑,時間流逝,想做的事情很容易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
我也經(jīng)常是忙中偷閑,并且想辦法讓空閑的時間,像煙花一樣,照亮平淡乏味的生活。因為陪孩子的時間不多,每一次陪伴,我都要求自己全心全意走進孩子的生活,與他們說天真爛漫的話,做幼稚可愛的事。
我身邊有朋友,在事業(yè)上升期,為了陪伴孩子,全職回家了。但很快,我發(fā)現(xiàn)她根本沒做到像辭職之前說的那樣,陪孩子去旅行,給孩子讀繪本,跟孩子一起畫畫、彈鋼琴。
我去她家,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她在追劇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機,孩子一個人看動畫片或者玩玩具。我沒有責怪這位朋友,相反,特別理解。這就是人性。當你有很多時間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再精打細算地珍惜你的時間;當你覺得隨時都可以陪伴孩子與家人的時候,也不會挖空心思去想如何提高陪伴質(zhì)量。所以,如果有一件事,你很想去做,千萬不要說“等我閑了再做”,這是無限拖延的借口。
在資訊如此發(fā)達的今天,任何一件事,你想做,就可以立刻開始。忙中偷閑去做喜歡的事,不僅逼你學會管理時間,它帶來的成就感,還能讓你變得更加強大、自信。 (《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