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肥胖人群的道德歧視及干預

      2017-10-10 20:07:46程耀輝
      科教導刊 2017年23期
      關鍵詞:歧視刻板印象

      程耀輝

      摘 要 目的:探討個體對肥胖者的純潔相關行為的道德判斷是否存在歧視以及如何消除這種歧視。方法:通過行為實驗來對被試進行調查。結果:肥胖者相對于控制組,在做出相同的純潔違反行為時,會被認為更不道德以及應該接受更嚴厲的懲罰。這種放大效應特定于純潔領域,其它領域(例如,關愛領域)沒有出現(xiàn)。而簡單地告知被試使其認識到他們會對肥胖者產生厭惡感以及這種情緒對他們判斷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能有效降低道德歧視。

      關鍵詞 厭惡 純潔 道德判斷 歧視 刻板印象

      中圖分類號:C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71

      Moral Discrimina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Obese People

      CHENG Yaohu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relative behaviors of obese individuals, whether there is discrimination and how to eliminate such discrimination.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behavior experi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ese subjects were considered to be more immoral and should receive more severe punishment when they made the same pure violations. This amplification is specific to the realm of purity, and other areas (e.g., love) have not appeared. While simply informing the subjects of their disgust with the obese and the impact of the emotion on their judgment, they found that they we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moral discrimination.

      Keywords hate; pure; moral judgment; discrimination; stereotype

      1 問題提出

      早期的道德判斷研究強調認知因素的影響,但是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直覺和情緒在道德判斷中的作用。Haidt等人提出的道德基礎理論就將道德劃分為五個基本領域:“傷害/關愛”、“互惠/公平”、“內群體/忠誠”、“權威/敬仰”、“神圣/純潔”。 [1]不同道德領域中可能存在不同的道德判斷機制。

      有研究認為厭惡在純潔領域的道德判斷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是人們在觀察到純潔違反時產生的最明顯的情緒反應,而且厭惡情緒可以使純潔違反行為受到更嚴苛的道德判斷。[2]厭惡會使得純潔受到更明顯的關注,這符合評估—傾向框架以及情緒的進化理論。這兩種理論都認為情緒會指導注意、記憶和判斷以應對情緒一致性的挑戰(zhàn)。當人們感到厭惡時,便會盡可能地避免污染與不干凈。因此,當人們體驗到厭惡情緒后再評判違反純潔的行為會更嚴苛,但是對于其它領域(例如,關愛領域)的行為則并沒有顯著影響。因為面對違反關愛的行為時個體最明顯的情緒是憤怒,而不是厭惡。

      個體對其他群體進行評價時,不是只有簡單的好壞之分,還會產生特定的情緒反應。一些群體會引發(fā)憤怒,一些會引發(fā)恐懼,還有一些則是厭惡。肥胖者可能就是一個很容易引起個體厭惡的群體。這或許可以從行為免疫系統(tǒng)(BIS)的相關研究獲得啟發(fā),任何嚴重偏離物種典型形態(tài)標準的生物可能被解釋為受到了寄生蟲感染,引發(fā)厭惡的反應。[3]鑒于肥胖者與厭惡的緊密相關以及厭惡對純潔領域的道德判斷的影響,個體在對肥胖者進行道德判斷時是否會存在歧視現(xiàn)象呢?即肥胖者相比于其他人群(沒有誘發(fā)厭惡感),在做出違反純潔的行為時是否會受到更嚴厲的道德譴責?有研究發(fā)現(xiàn)結果確實是這樣的,個體對肥胖人群的道德判斷確實出現(xiàn)了放大效應,而且僅限于純潔領域。但是這一結果仍需進一步驗證。首先,關于厭惡與純潔之間的聯(lián)系還是有很多爭論的。很多研究認為厭惡只影純潔相關的道德判斷。但是也有研究認為對其它領域的道德判斷也有影響。[2]此外他們所用的被試都是外國被試,對于中國人這一結論是否同樣適用也還是需要加以檢驗的。

      另一方面,如果對肥胖人群真的有這種道德歧視,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當這些群體做出違反純潔的行為后,這種歧視或許會導致更多的譴責和攻擊。因而,如何消除或減少這種基于群體的道德歧視是一件值得探討的事情。過去關于克服刻板印象威脅的一些研究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比如女性一般被賦予這樣一種刻板偏見——她們的數(shù)學能力或成績要比男性差。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通過告知女性相關刻板印象的威脅可以提升女性數(shù)學成績。由此獲得啟發(fā),或許只需告訴個體他們會對肥胖者的情緒反應以及這種情緒反應對他們的道德判斷產生的消極影響便可以影響他們的這種歧視。

      2 實驗一

      2.1 方法

      2.1.1 被試

      湖南師范大學的學生185人,男生90,女生95,年齡在17~27歲之間。實驗中也測量了被試的BMI指數(shù)(是否肥胖的指標,中國標準為≧28),將BMI≧28的3名被試刪除后發(fā)現(xiàn)對結果并未有什么影響,因此保留了他們的數(shù)據(jù)。endprint

      2.1.2 材料

      采用自Masicampo等人2014年的研究。主要是一篇文字描述,都是敘事者對室友的描述??赡苁羌儩嵾`反行為(有三個行為),可能是關愛違背行為(有三個行為)。每篇開始的時候有對室友的介紹:告知室友是個肥胖者或者不提及。在人口學問卷部分,除了要填寫性別、年齡外,還需寫上自己的身高和體重,因為根據(jù)身高和體重可以求出被試的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體重(kg)/身高(m)2,這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一個標準。

      2.1.3 設計與程序

      2(體型:控制vs肥胖)€?(道德領域:純潔vs關愛)的被試間設計。被試得到的實驗材料是隨機分配的。

      被試需要閱讀一篇文字材料,上面有敘事者對室友的三個行為描述。被試要給出每個行為的不道德程度(1=一點也沒有,7=非常)以及應該接受懲罰的程度(1=不懲罰,7=懲罰),都是7點計分。最后被試要完成人口學調查問卷。

      2.1.4 結果

      三個行為的不道德程度評分求均值得到道德批判分數(shù),三個行為的懲罰程度得分求均值得到懲罰分數(shù)。

      對道德批判分數(shù)進行兩因素的方差分析。結果顯示體型主效應邊緣顯著,F(xiàn)=3.73,p=0.055;道德領域有顯著主效應,F(xiàn)=35.56,p<0.001;體型與道德領域有顯著的交互作用,F(xiàn)=4.26,p=0.040;肥胖條件相比于控制條件得到更嚴厲的判斷,但是只針對于純潔相關行為,F(xiàn) =6.56, p=0.011,而對于關愛相關行為的判斷兩種體型條件下沒有顯著差異,F(xiàn)=0.18, p=0.672。

      對懲罰分數(shù)作上述相同的統(tǒng)計處理。結果顯示體型主效應不顯著,F(xiàn)=1.75,p=0.188;道德領域有顯著主效應,F(xiàn)=19.83,p<0.001;體型與道德領域有顯著的交互作用,F(xiàn)==3.98,p=0.047;肥胖條件相比于控制條件得到更嚴厲的懲罰,但是只針對于純潔相關行為,F(xiàn)=4.89, p=0.028,而對于關愛相關行為的懲罰分數(shù)在兩種體型條件下沒有顯著差異,F(xiàn)=0.51, p=0.476。

      肥胖者相對于不肥胖者在做出同一種行為后會得到更嚴厲的道德判斷,但是前提是他們進行的是純潔相關的行為(比如亂扔垃圾),而對其它領域的行為(比如傷害他人)并沒有顯著差異。

      3 實驗二

      3.1 方法

      3.1.1 被試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的學生151人,其中男生74人,女生77人,年齡在18~25歲之間。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將BMI≧28的5名被試刪除后發(fā)現(xiàn)對結果并未有什么影響,因此保留了他們的數(shù)據(jù)。

      3.1.2 材料

      使用的道德判斷的材料和實驗一樣,因為實驗證明道德判斷的歧視現(xiàn)象只出現(xiàn)在純潔領域,這里只選取純潔相關行為。主要是一篇文字描述,都是敘事者對室友的描述:純潔違背行為(有三個行為)。每段描述的開頭都告知室友是個肥胖者。實驗控制體現(xiàn)在:干預條件下,描述文字的前面會有一個提醒被試注意的部分:“在面對某些群體(比如,肥胖者)時,你可能會不自覺地產生某種情緒(例如,厭惡感),這種情緒或許會影響你對他/她的看法,形成一種歧視,使得你對他/她的評判不夠客觀公正?!倍鵁o干預條件下則沒有這個提醒。在人口學問卷部分,除了要填寫性別、年齡外,還需寫上自己的身高和體重。

      3.1.3 設計與程序

      單因素被試間設計(干預:告知VS不告知)。

      被試需要閱讀一篇文字材料,上面有敘事者對室友的三個行為描述。被試要給出每個行為的不道德程度(1=一點也沒有,7=非常)以及應該接受懲罰的程度(1=不懲罰,7=懲罰),都是7點計分。最后被試要完成人口學調查問卷。

      3.1.4 結果

      三個行為的不道德程度評分求均值得到道德批判分數(shù),三個行為的懲罰程度得分求均值得到懲罰分數(shù)。

      對干預條件下的道德判斷分數(shù)做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有干預(M=3.01,SD=1.00)相對于無干預(M=3.53,SD=1.12),道德批判分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t= -3.00,p=0.003);對懲罰分數(shù)做同樣的統(tǒng)計處理,發(fā)現(xiàn)有干預(M=2.52,SD=0.91)相對于無干預(t=2.94,SD=1.11),懲罰分數(shù)也存在顯著差異(t= -2.54,p=0.012)。無論是道德批判還是懲罰分數(shù),有干預下它們的值都顯著降低。

      告訴人們對肥胖者的情緒反應以及這種情緒反應會對他們的道德判斷產生消極影響,可以幫助人們消除或降低對肥胖者的道德歧視。

      4 總討論

      個體在面對肥胖人群的不純潔行為時,他們的道德判斷會被放大。肥胖者,尤其是重度肥胖者,他們往往會不自覺地引起人們的一種厭惡情緒,正是這種厭惡情緒影響了個體對他們特定行為的道德判斷。這可以用評估—傾向框架和情緒的進化理論來解釋,情緒可以指導認知以應對情緒一致挑戰(zhàn)的判斷。厭惡預示著要回避污染相關的威脅,因此它會使得個體要改變對目標的判斷,以使得那些產生污染威脅的目標變得更讓人反感。

      此外,告訴人們對肥胖者的情緒反應以及這種情緒反應會對他們的道德判斷產生的消極影響,或許可以影響他們的道德判斷,這種僅有的意識似乎可以幫助人們消除或降低對肥胖者的道德歧視。為什么會這樣呢?或許這一過程中涉及到了情緒調節(jié),可能個體原先沒有意識到自身對肥胖者的刻板偏見,告知被試他們可能對肥胖者的厭惡情緒后,他們可能會采取了一些情緒調節(jié)策略,比如評價忽視或認知重評,它們被認為可以有效降低個體的情緒。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需要后續(xù)的研究來證明。

      5 結論

      肥胖帶給個體的可能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危害,它或許還給個體帶來道德上的不平等對待。因為肥胖,或者因為他們的肥胖人群標簽,在做出同一行為時會被認為更不道德和應該接受更嚴厲的懲罰,當然該行為特定于純潔領域?;蛟S正如一些研究所說,道德判斷不是單獨地面對行為,判斷者不僅關注做了什么還關注是誰做的。此外,消除歧視的方法或者降低情緒對決策的影響有時候并不復雜,可能個體僅有的意識也是有所幫助的。

      參考文獻

      [1] 徐平,遲毓凱.道德判斷的社會直覺模型述評[J].心理科學,2007.2:403-405

      [2] 吳寶沛,張雷.厭惡與道德判斷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12.2:309-316.

      [3] 吳寶沛,張雷.疾病的心理防御:人類如何應對病菌威脅[J].心理科學進展,2011.3:410-419.endprint

      猜你喜歡
      歧視刻板印象
      豪車交通事故報道中媒體刻板心理及對策分析
      今傳媒(2016年12期)2017-01-09 08:29:19
      恢復高考至今圖書館員刻板印象變遷研究
      就業(yè)“男”題背后的反就業(yè)性別歧視法律研究
      污名視域下“屠呦呦獲獎事件”解讀
      美國女鎮(zhèn)長“歧視”米歇爾遭炮轟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別角色對運動的影響
      體育時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8:06
      刻板印象對“反轉新聞”的影響
      新聞世界(2016年4期)2016-06-20 08:31:32
      《瘋狂動物城》:偏見與包容和諧共存的烏托邦
      戲劇之家(2016年10期)2016-06-18 12:29:45
      李宇春的罕見暴怒源于“歧視”
      奧斯卡的“歧視”道歉欠誠懇
      華聲(2016年5期)2016-03-31 07:48:02
      霸州市| 宝兴县| 兴山县| 曲松县| 武夷山市| 平原县| 格尔木市| 新安县| 高陵县| 常熟市| 汝州市| 巴彦淖尔市| 弥勒县| 大兴区| 利津县| 海原县| 华宁县| 休宁县| 宜宾县| 皋兰县| 运城市| 闽侯县| 宜兰市| 桐乡市| 遂川县| 邵武市| 富锦市| 阳新县| 车险| 手游| 邹城市| 礼泉县| 汽车| 崇信县| 海城市| 龙南县| 桦川县| 屏南县| 闵行区| 乌海市|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