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丹
【摘 要】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將學生的智能強項與閱讀的內容主題相結合,將背景知識學習與閱讀理解能力相結合,將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使學生閱讀交際能力獲得最大程度發(fā)展。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英語;閱讀教學
英語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在語言學習中,閱讀更是掌握語言學習能力的基礎。英語閱讀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但是目前英語閱讀課基本上是訓練閱讀速度,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一些學生正在對閱讀課失去興趣,難以提高學生整體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這一問題,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將教學內容和語言技能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將學生的智能強項與閱讀的內容主題相結合,將閱讀內容學習與閱讀理解能力相結合,將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拓寬學生知識面和思辨能力,使學生閱讀交際能力獲得最大程度提高和發(fā)展。
1 多元智能理論的介紹
1.1 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
多元智能理論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于20世紀80年代針對傳統(tǒng)智能一元化理論提出的。他認為,智力是以組合的方式來進行的,每個人都是具有多種能力組合的個體,彼此相互獨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種智力組合。
1.2 多元智能理論的內容
加德納在大量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指出人的智能結構是由九種智能要素組成。這九種要素是:(1)言語/語言智能。(2)邏輯/數學智能。(3)視覺/空間智能。(4)身體/運動智能。(5)音樂/節(jié)奏智能。(6)人際交往智能。(7)自我反省智能。(8)自然觀察者智能。(9)存在智能。
2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學習機制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學習機制以合作式的小組學習為主。
2.1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英語閱讀學習小組
進行多樣性智能組合,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將一名學生的多個智能強項組合,或將多個學生的某個智能強項組合,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將內容主題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和理解。
表1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閱讀課學習小組
2.2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學習小組活動設計
學生將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依靠智能組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大量的內容主題閱讀,搜集整理材料,經討論、交流、篩選有價值的信息,介紹、講解、展示所編輯的文化背景知識,將有價值的閱讀材料作為課堂補充分發(fā)給其他小組成員,幫助同學們對所講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加深理解。
表2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學習小組活動設計
3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英語閱讀教學
3.1 課前準備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與閱讀話題相關的背景知識材料,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形成演示文稿,在課堂上展示。同時,小組成員負責查找與此話題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選取難度適中的材料,以小組為單位,認真進行討論,包括背景、生詞、閱讀技巧、主題內容、難句理解等,在課前進行認真解讀,在課堂上分發(fā)給同學并進行講解。
3.2 課堂教學
學習小組的成員以PPT形式介紹課文中出現(xiàn)的背景知識,可以采取提問的形式,由多人共同完成,其他同學就不清楚的地方向該組成員進行詢問。同時,在課堂上講解所查找的課外閱讀材料,在講解的過程中,要保證語言輸入的質量,對閱讀內容的講解要達到清晰準確。在這一過程中,體現(xiàn)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局面,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合作的學習模式。
3.3 課后練習
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書上內容的練習,并由小組成員進行組內互評,相互討論,確定正確答案;由主題小組派發(fā)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由小組成員獨立完成。這項活動的設計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4 結語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實踐,從理論和方法上實現(xiàn)真正的個性化教學,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了學生的智能強項,讓學生有充分的興趣、信心和熱情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遵循教材內容形成最佳智能組合,激發(fā)學生各種智能潛力,打破以教材內容為主的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協(xié)作的教學模式,真正提高了英語課堂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6-7.
[2]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M].沈致隆,譯.新華出版社,2006.
[3]張海會.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4]張曉峰主譯.學習之路:交給學生和家長的多元智能[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5]霍力巖,等.多元智能理論與多元智力課程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