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新課改理念的指導,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中開展教學工作時,應積極地就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全面提升。在初中語文教程中,詩詞占據(jù)了相當大的比重,并且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厚重載體,教師可以在對學生展開詩詞教學時,結合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給予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魅力的同時,使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夠在學習中得以提升。那么教師應如何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呢?下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jīng)驗,進行一番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詩詞;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學生往往由于只感受到語文文化厚重及相對單調(diào)的一面,而提不起學習語文的興趣,就造成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缺失、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等等問題的出現(xiàn)。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開展教學工作時,可以結合詩詞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充分利用詩詞學習中能給學生帶來的情感共鳴及詩意美等方面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成長和發(fā)育,并使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學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那么教師應如何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呢?下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jīng)驗,進行一番探究。
一、 通過閱讀記憶詩詞,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
閱讀是語文學習中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種方式,古人授學也講究“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閱讀的重要性。并且學生通過閱讀來對詩詞進行學習,學習效果十分明顯。并且閱讀可以促進學生左腦記憶力的提升,能夠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接收到更多的教學知識,并通過閱讀進一步促進理解。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閱讀能夠帶來的優(yōu)勢,使學生去閱讀記憶詩詞,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更豐厚的文化積淀,對于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能夠起到極好的效果。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有很多韻腳平整、朗朗上口的古詩詞,筆者在使學生通過閱讀來記憶詩詞時,往往會通過向?qū)W生講解詩詞中的平仄或韻腳,來促進學生對詩詞的記憶。例如,筆者在講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時,便教導學生這首詞平仄的朗讀節(jié)奏為:“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毖喉崉t是:“eng”。這樣來幫助學生去記憶這首詞,即使學生熟悉了平仄結構,又促進了學生的記憶理解。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通過向?qū)W生講解這些詩的韻腳,讓學生閱讀來對這些詩進行記憶和理解,并在學生記憶的基礎上對教學內(nèi)容進一步講解,提升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知。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使學生通過閱讀來記憶詩詞,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高效,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并且教師讓學生在教學課堂上對每一首詩詞都進行閱讀記憶,可以促進學生對優(yōu)秀詩詞文化的整合,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對學生在語文學習生涯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 通過閱讀分析詩詞,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教師教學的一個重點。良好的語言能力不但是學生自我表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學生將來人際交往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師可以通過帶著學生對所學詩詞的韻律、格調(diào)、語言運用等方面進行分析閱讀,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對古人的自我表達有所理解,進而促進自身語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行路難》這首詩時,筆者便對這首詩中的韻律進行講解。雖然七言詩都是四三結構,但是每句是所誦讀的快慢程度還是不同的。如“金樽清酒斗十千”這一句中,金樽清酒可以連在一起讀,而“停杯投箸不能食”這一句中,停杯投箸則需要稍做停頓。然后再矯正學生的讀音,做到讀音精準,再帶著學生對這首詩的格調(diào)進行分析閱讀。最后筆者帶著學生達到一種情緒內(nèi)斂而又奔放,聲音高低錯落有致的閱讀效果。
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詩詞進行分析,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對教學內(nèi)容更好的理解。并且閱讀分析詩詞還能使學生在學習中語言能力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有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完善和提升。
三、 通過閱讀鑒賞詩詞,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學生由于語文文化素養(yǎng)的不足,常常無法對詩詞描繪的絢麗多彩景象進行理解,也就無法深刻體會詩詞的美。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可以帶著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鑒賞閱讀,讓學生通過鑒賞來對詩詞的文字之美產(chǎn)生進一步的體會,進而能夠刺激學生審美情趣的提升。
例如,在講《再別康橋》這一課時,筆者便帶著學生進行了閱讀鑒賞。如,在讀“輕輕地”的時候,筆者便讓學生放低了語氣。在讀“金柳”“新娘”“青荇”“招搖”這些關鍵詞時,筆者便讓學生著重體會作者的描寫手法。在讀每一段時,對作者所寫的長短句中的情感變化進行體會等。筆者會就文中描繪景色的句子進行著重講解,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感受到這些句子的美,從而提升學生對美的感悟能力。
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通過閱讀來鑒賞詩詞,既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對詩詞美的體會,又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成長。并且閱讀鑒賞詩詞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獲得一種美好的體驗,從而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努力提升自身語文知識水平。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進行授課時,應采用多種策略的閱讀教學來展開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語文課堂學習的多樣性及詩詞文化的豐富性,從而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促進自身在課堂學習中知識水平的提升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并且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充分展現(xiàn)詩詞文化的魅力所在,才能使學生樂于并善于接收詩詞文化的精髓,集成和弘揚璀璨的傳統(tǒng)文化,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楊帆.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誦讀欣賞”中古詩詞的教學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7.
[2]周文靜.基于變易理論的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黃凌莉,福建省晉江市,晉江市江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