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蘭
摘要:語言是人類幾萬年文明的智慧載體,通過語言,人類總結(jié)歷史,探究未來,在語言文化中感知人類的情感和文明。因此,語言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教育領域中,教師則是通過語言將前人留下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進行口語傳授。在教師的實踐課堂教學中,語言的作用尤為明顯:生動、風趣的語言有利于學生提高求知欲,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有利于學生有效的吸收教學知識。因此,說教師的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shù)也不為過。本文就將如何探究初中語文教學語言的藝術(shù)展開分析和論述。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語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092-01
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對字詞,句式,段落進行分析,了解大意,同時也需要學生揣摩語言敘述手法,領悟語文的藝術(shù)性,這既包含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目標,又對新時期學生添加了新要求。針對初中語文作為從小學較低難度過渡到高中較高難度學習的重要階段,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教學的業(yè)務能力和充分學習、掌握教學語言的藝術(shù)性,優(yōu)化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1.教學語言要充滿知識性
在教育領域當中,教師一直擔當著一種"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學責任,教師在舉手投足間都充滿著對學生知識的熏陶。事實上,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的確要在語言間充滿著知識。拿廣告行業(yè)類比,人們對于硬廣告的態(tài)度是嗤之以鼻,十分排斥,而對"內(nèi)容營銷"和其他形式的軟廣告卻不排斥甚至十分信服,原因何在?硬廣告目的性過于強烈,而軟廣告充滿知識、溫和性。同樣的道理,初中語文教師如果在課堂上硬生生的跟學生布置"今天同學們回家把《送東陽馬生序》好好預習一遍",學生也會不耐煩,不愿聽從教師的命令去預習一篇生澀難懂的文言文,如果,初中語文教師換一種方法,用知識感召學生的預習興趣,"窮冬烈風中,古人曾經(jīng)鑿壁偷光、聞雞起舞、程門立雪、負重行于深山中,用盡各種方法學習,明天我們將又要學習一位在艱苦環(huán)境和條件下堅持刻苦學習的古人,同學們想要好好回答明天的課堂問題就好好預習一遍課文吧。"效果就截然不同,學生一下就能將《送東陽馬生序》和其他成語故事聯(lián)系在一起,給學生一種這篇文言文難度并不是很大,提高學習興趣、預習課文的主動性。
2.教學語言要充滿趣味性
趣味教學一直是教育專家和領域內(nèi)有德望的教師所提倡的教學方式,事實上,在新課程改革中,趣味教學也是"增效減重"的教學要求的關(guān)鍵解決方法。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趣味教學當然是可以在教學語言上多下功夫。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增加教學語言的有趣性會有效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效率。但是,教學語言的有趣性并不是初中語文教師隨意開玩笑就能達到教學效果的,教學語言的有趣性需要在一定的場景中才能適用,才能輔助初中語文教師取得較為優(yōu)良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云南的歌會》時,初中語文教師能引吭高歌一曲;在新授課文《俗世奇人》的時候,用京腔將課文中的各色人物的對話原汁原味的還原;在學習京劇文化有關(guān)的《變臉》課文時,初中語文教師用肢體語言展現(xiàn)變臉的藝術(shù)等等。這些在肢體或是口頭上的語言有趣性對學生吸引力難道不大嗎?學生也會為之吸引,乃至認真聽講,細細揣摩教學內(nèi)容。所以,教師在教學語言藝術(shù)中要學會掌握用有趣、生動的語言講解知識。
3.教學語言要充滿積極性
積極性的教學語言是初中語文教師的業(yè)務能力的必然要求。語言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它對說者與聽眾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語言中含有的情緒將會直接影響到雙方的情緒和反應。初中語文教師很容易就可以領悟到這一點,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很積極的說了一句?這是一篇名家寫的作文,我們一同來領悟、欣賞名家的作品,從課文中汲取營養(yǎng),學會凝聚精神的力量。"學生會很樂意的跟隨教師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聽講、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是,換一種消極 的態(tài)度,初中語文教師說"這又是一篇什么鬼文章,寫的亂七八糟,名家也不過如此。",學生就會受到影響不重視這篇課文,甚至對名家也有了"新的認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注意到語言中的積極性對教學效果的直接影響作用,并充分利用這一點開展教學過程。
4.教學語言要含有激勵性的評價
在日常教學過程,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或是學習能力或是學習態(tài)度都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評價。甚至是在學生回答完教師所問的問題后。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回答和表現(xiàn)做出評價。評價也是一種涉及教學語言的語言行為,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努力的在此方面下功夫。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應以激勵性語言為主,原因何在?維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堅持不懈的學習。例如,在評價學生的回答問題的表現(xiàn)的時候,首先要肯定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的勇氣,并對學生的回答予以正面的肯定,"回答的主題很清楚,言簡意賅",同時也要委婉的指出學生的回答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并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教師的評價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而又潛移默化的,初中語文教師要多加運用含鼓勵的語言。
參考文獻:
[1] 蘭靜靜 《初中語文教學語言藝術(shù)研究》 學位論文 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2
[2] 李靜 《閱讀教學語言研究》 學位論文 蘇州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