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秉禮
【分類號】G623.2
新課程為孩子們安排了一篇又一篇充滿童趣、學生喜聞樂見的文章,增強了可讀性,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同時也滲透了許多科學方面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但隨著年級的增高,我們語文老師就覺得有點力不從心,班級里過早地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現(xiàn)象。但新課程教材倡導“多認少寫,提高閱讀”,隨著識字量的增多,由于學生個體記憶水平的差異,語文閱讀技能的懸殊,從而存在著比較大的閱讀障礙,便逐漸產(chǎn)生了學習語文有困難的學生。
課堂上,他們是旁觀者,作業(yè)中,他們是多次訂正者,考試時,他們是低分者,每一次在閱讀理解這一塊中失分是最高的,有的干脆是空白,他們的課外閱讀狀況更令人擔憂。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能力,閱讀能力低下的現(xiàn)象,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通過調(diào)查分析,我班學困生因為缺少大量的閱讀,導致閱讀能力的低下,甚至不能獨立閱讀課文,主要體現(xiàn)在:
一、閱讀興趣不高
許多學困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基礎知識不牢固,特別是漢語拼音掌握不好,識字量少的現(xiàn)象。還有對閱讀不感興趣,不會讀也不想讀,就算是有書讀,他們也無從讀起,讀了也不懂得吸收和消化,沒有收獲,也沒有嘗到閱讀的樂趣,所以不想讀。
二、心理障礙嚴重
一方面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擔心讀不好被嘲笑;另一方面是學生自覺性低,出現(xiàn)不讀書或少讀書的現(xiàn)象。記得在一次閱讀課上,我先指導學生從練習冊上的一道閱讀題入手,教給他們一些閱讀的方法。課后,我布置學生閱讀一篇自己喜歡的寫人記事的作文,但到第二天我檢查閱讀情況時,大多數(shù)孩子都講得滔滔不絕,唯有楊九雷保幾個后進生仍低著頭一聲不吭,怕說出來被別人笑話。
三、閱讀速度慢
《新課標》要求在三、四年級,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朗讀速度一般在每分鐘200字左右,不用說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要求就更高了。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我班學生閱讀速度不能達到《新課標》要求,從而導致學生閱讀速度慢,效率低。
四、 閱讀方法不當
從平時的觀察發(fā)現(xiàn),我班絕大多數(shù)學生讀課外書只看情節(jié),走馬觀花,能夠“查字典或問別人弄清意思”的為數(shù)不多,“作讀書筆記”的就更少了。大部分學生在閱讀中不能合理運用學習方法,其閱讀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都比較差。
六、沒有書讀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班多數(shù)同學家里幾乎沒有藏書,或者沒有合適的書可讀,也懶得從學校的圖書室借閱,大大影響了孩子的閱讀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困生的閱讀能力,針對以上存在的原因,下面淺談幾點做法: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首先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小學生普遍貪玩好動,對讀書不可能頃刻間就“如饑似渴”,必須循循善誘,逐步培養(yǎng)興趣。在平時的課內(nèi)閱讀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結合課堂教學選擇推薦。老師可根據(jù)節(jié)選的課文或與課文相關的內(nèi)容向學生推薦讀物如:講授《草船借箭》這課時,講述一下《三國演義》的故事梗概,并在課堂上講一兩個有關這本書上的故事,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后,向他們推薦《安徒生童話選》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抓住學生興趣點,及時推薦讀物。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有感情地范讀課文,這樣可以對學生起著一種巨大的感染力,學生能從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我認為只憑興趣而毫無目的 是絕對不行的。例如我班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jié)的內(nèi)容就認真地讀,不感興趣的部分就走馬觀花地讀,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運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還要讀得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三、密切配合學生堅持讀書
教師和家長應該互相配合,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使學生善于讀書,增強課外閱讀積累。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做到:一是定書,要閱讀的書,一定要讀完,不能半途而廢。二是定時,針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選擇讀書的時間,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三是要定量。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能力,制定出一個讀書計劃,并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課外閱讀關鍵在于堅持,教師要經(jīng)常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執(zhí)行情況,督促學生完成閱讀任務。
四、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
教師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減少書面練習,而增加閱讀作業(yè),努力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除了允許學生在“早讀”誦讀所教的課文外,也可閱讀課外的書報,還可以利用學校組織開展的每周二的閱讀課,保證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及指導。
五、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
組織本班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朗讀比賽”、“我的讀書收獲”、“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我的讀書方法”及出墻報、展覽讀書筆記等課外閱讀擴展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教給閱讀方法,總結讀書結果,交流讀書心得和經(jīng)驗。
六、根據(jù)后進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給予機會,展示閱讀成果
每一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后進生亦然。后進生中聰明活潑類的,可利用其愛面子這一點多加刺激;性格靦腆害羞類的,可以適當多加提問,對其的每一滴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多多的鼓勵。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喜好,有目的地提供課外讀物。當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以后,為了穩(wěn)定和保持這種興趣,也為了獲取他們課外閱讀效果的反饋信息,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成果展示活動,如摘錄名人名言,舉辦名人名言展;以課本劇的形式表演自己喜愛的童話、故事;給童話故事添上插圖等等。每學期期末舉行“我喜愛的一本課外書”介紹會。通過領略成功的喜悅以鞏固學生的閱讀興趣。
優(yōu)秀學生會人見人愛,可是后進生更需要他人的關懷,教師的情可以溫暖一顆冰涼的心。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證明要想提高后進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我堅信只要從思想上重視后進生,給予鼓勵,給予力量,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最大限度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空間和時間,讓這些孩子愛上閱讀,學會閱讀,相信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