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敦
中圖分類號: G633.6
小學中年級是學生小學階段學習上的一個關鍵年段。學生從三年級起就進入了作文階段,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習作的要求有八條,其中第一條就是:“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痹鷮崒嵉刈ズ眯W中年級學生寫出語句通順,內容具體的習作,又是老師們面臨的一個感到頭痛的問題。在這里,我將自己如何指導中年級學生寫作起步的經驗給大家談一談。
一、降低難度,習作上榜,激發(fā)寫作的興趣。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是為了降低其實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說到:“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興趣的源泉?!比昙壣蟽越滩牧曌髦泄舶才帕耸瘟曌鳎看瘟曌鞫加幸?,但有些內容的要求,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些關于寫作的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水平還有一定距離。如果機械地照教材行事,學生不僅寫不出好文章,而且會越來越對寫作不感興趣,所以我在實際教學中降低了習作難度。例如: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材中第8次習作,要求寫去年春節(jié)時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么,還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部分學生拿到作文題感到為難。這時我就降低了習作難度,讓他們寫一件令自己最難忘的一件事就行了。我還在班上承諾,只要把事情寫清楚就可以。難度降低了,而且只要達到基本要求就能獲得高分,學生的興趣自然就上來了。
二、隨機習作,表揚激勵,增強寫作的欲望。
生活處處是作文,作文理應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如果學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書的框框,那就無從說起他對知識有穩(wěn)定的興趣。心理學研究還表明:新鮮事物會刺激大腦皮層,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隨時擷取學生感興趣的材料作文,也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的有效途徑。例如:久雨初晴,久晴逢雨,偶發(fā)一場冬雪,“千樹萬樹梨花開”,或難得一遇的日、月食等等,都能激發(fā)寫作的強烈欲望,此時,安排“隨機寫作”,還能立竿見影,即見成效。
三、積累素材,常寫日記,提升寫作的水平。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正好,日記的內容不受限制,不拘形式,是最能充分展示學生自己真情實感的作文形式。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有學生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認為要改變這一現象的根本辦法,就是讓學生從中年級起堅持寫日記。要求學生內容不在長短,字數不在多少,堅持每天寫一則日記,把自己經歷的或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有意義的事記下來。這樣做,不但使學生為自己的作文積累了素材,而且能使學生已學的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實踐中得到鞏固和加強。感情是文章的生命,也只有這樣做,學生作文時才不會憑空編造,才能寫出有真情,生動感人的好文章。實踐證明,養(yǎng)成記日記的好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從小學中年級開始,就應該切切實實地抓好。
四、豐富生活,由說到寫,激活寫作的源頭。
小學生習作經常感到無東西可寫。豐富學生生活,開拓素材來源,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條關鍵途徑。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做的,我經常和學生談論電視,向學生推薦富有兒童情趣的電視節(jié)目。在沭陽舉辦第一屆花木節(jié)時我讓學生回家觀看?;匦R院螅以俸退麄円黄饠热?,談感受。在他們興趣盎然的時候,我問他們:“大家都看了,也談了,能不能寫下來?”學生一個個欣然提筆。有寫得很好的,我就及時給予表揚并在班上當范文念。另外我還經常和學生一起參加各種活動如參觀青少年廣場、虞姬生態(tài)園。體育課上和他們拔河,跳繩等活動,舉行節(jié)日聯歡會,體育運動會等?;顒又螅揖秃蛯W生一起談論活動的內容和活動后的感受。在學生興趣很高時,我就故意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寫下來”的要求,學生自然能夠接受初學寫作的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拿起筆不知從何寫起,寫些什么。要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認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在獲得第一感知后,在學生用口頭語言表述的基礎上,再讓他們將其學生用口頭語言表述的基礎上,再讓他們將其變?yōu)闀嬲Z言。這樣學生才能在作文中寫出具體內容,不寫空話。一次,我要求學生以《我的好伙伴》為題寫一篇作文。動筆前,我首先要求他們確定好自己寫誰,接著給時間讓他們注意觀察自己要寫的對象,然后抽同學(學習基礎較好的)說出他要寫的對象的長相、衣著、興趣和愛好,并用一個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他的確有這樣的興趣和愛好。這樣訓練幾次后,最后才讓同學動筆寫。結果,學生寫這次作文的興趣很高,效果也較好。后來,寫景、狀物之類的作文,我基本上都采用了這樣的方法。從觀察入手,由說到寫,應是中年級學生作文應遵循的又一個原則。
五、多讀好書,打好基礎,提高習作的質量。
小學生作文要從讀到寫,讀寫結合,這是一條必須要遵循的規(guī)律。讀是寫的基礎。我認為小學生要寫好作文,光讀熟、讀懂教材上那幾十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
杜甫為我們留下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名言。只有讀得多,才能寫得好,這已經成了人們的共識。作家兼教育家的葉圣陶先生曾經明確的提出了“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論點。這就是說,教主要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高爾基只有小學畢業(yè)的學校生活經歷,照常成了大文學家?;谝陨险J識,我認為從小學中年級起,就應該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不斷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應該訂閱一些適合他們年齡段閱讀的雜志,在班上成立課外閱讀興趣小組,利用第二課堂開展課外活動,讓小學生從小就能多讀書、讀好書,從中吸取豐富的知識營養(yǎng),夯實語文基礎,從而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質量和作文教學質量。多讀、多寫、多練,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只要長期堅持下去,習作水平會越來越高,習作的質量也越來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