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垠林
【摘要】德育,即培育學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任務。特別是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它更被人們所重視。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的沖突更加激烈,青少年的思想意識也表現出更為復雜多變,尤其是在農村,大量的留守兒童使中小學的德育工作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傮w看來,農村中學的德育狀況不容樂觀。究其原因是什么,如何應對和解決,這些都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和分析。
【關鍵詞】農村德育;現狀;對策
【分類號】G631
一、 當前農村中學德育教育現狀
1、“德育為首”沒有得到真正落實
長期以來,中小學教育中存在著重智輕德的傾向。一些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領導對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沒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到各項工作的首位,“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依然存在。德育工作往往是重活動、輕效果,重課外、輕課內,搞活動往往也是應付差事,流于形式。部分教師重教書、輕育人,只看重學生的分數,忽視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甚至有些老師認為學生的品德教育是德育處的事,是班主任的事,與己無關。種種錯誤認識嚴重影響了德育工作的效果,致使“德育為首”不能得到真正落實。
2、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不同步
農村學校的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實效,必須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建設。但是,目前這個“三結合”只是形式上存在,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由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不一致,與社會現實不符合,學校的德育工作就顯得“蒼白無力”,學生有時也感到困惑不解。比如:學校教育學生遠離網吧、文明上網,而農村的網吧卻大多無人監(jiān)管,學生出入自由,而且網絡上充斥著色情、暴力的內容;學校教育學生做人要忠厚老實,而有些家長卻告訴孩子老實人吃虧;學校教育學生禁止賭博,而有些家長卻打麻將成風;學校教育學生德育為先,而社會上卻流傳著金錢至上;···以上種種,無疑給農村學校德育工作帶來極大的阻礙,同時也說明了落實德育工作的“三結合”迫在眉睫。
3、德育內容與學生生活脫節(jié)
反思我們的學校德育,最經常的做法就是說教,全憑班主任的一張嘴,班會課成了訓斥課。學生對老師這種空洞的說教不僅不愿接受,反而越來越反感。這樣的教育排斥了生活的偶然性、掩蓋了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它遠離了生活的真實,與學生生活嚴重脫節(jié),它不是道德的教育,只能說是老師為了完成自身工作需要的說教,結果是老師的苦口婆心、語重心長,換來的只是學生的不屑一顧、我行我素??梢?,真正的德育教育必須還原于學生生活和成長的過程。
4、農村學校部分教師素質不能適應當前德育教育的要求
農村學校德育工作的對象是學生,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必須通過教師去實現。因此,農村學校教師師德水平的高低,是關系德育教育成敗的關鍵。但是部分教師對學生冷漠,特別是對思想后進的學生、單親家庭學生和學困生態(tài)度惡劣,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師,方法簡單粗暴,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屢禁不止。對學生缺乏愛心和耐心,對違紀學生輕則諷刺挖苦,重則“掃地出門”。由此可見,提高農村教師素質勢在必行。
從以上現象可以看出,農村德育教育現狀令人擔憂。社會在發(fā)展變化,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要與時俱進。善于發(fā)現問題,積極探索問題,最終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二、 農村中學德育教育對策
既然我們認識了當前農村中學德育存在的不足,我們就要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對策對德育進行改革改進,以便使德育更好地發(fā)揮其應有的功效。為此,我建議加強德育教育中采取了以下幾種對策。
1、 學校德育要改變觀念,正確定位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學校不僅要提高教學質量,更要抓好德育工作。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要牢固樹立“教書必先育人”的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人格水準。同時,也要教育學生,不僅要學習好,更要思想品德好,樹立“成才必先會做人”的思想。學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到突出位置,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2、建立“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體系
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會密切聯系,使三方教育互為補充,形成合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為此,學校要開辦家長學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還要聘轄區(qū)內派出所負責人為校法制副校長,派出所指導員為校外輔導員,共為學校舉辦法制講座,增強了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意識。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多這一特點,學校應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健全了留守兒童檔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開通“親情電話”,便于學生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同時針對少數留守兒童的心理障礙,成立了心理咨詢室,定期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環(huán)境,德育工作才會取得更好的實效。
3、 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各項活動之中,盡量貼近學生生活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說過:“教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边@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處理好學科知識與德育的關系,充分利用學科的德育資源,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比如:語文教學既讓學生遨游在文學藝術的海洋中,又要讓學生受到積極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理科老師要將學科知識與德育因素的聯接點放在實驗上,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熱情,同時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合作意識。政治課要抓住思想政治的特點,幫助他們逐步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他們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為早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力拼搏。體育課要讓學生自覺進行體育鍛煉,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另外舉行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在活動中慢慢滲透德育。如開展演講比賽、辯論賽、朗誦比賽、歌詠比賽等。只有這樣德育才不至于空洞乏味,也只有這樣德育才能很好地走進學生的心里,從而被他們接受。
4、 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加強農村學校的德育教育,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要專門成立師德考核領導小組,定期對教師進行師德量化考核。同時定期召開家長會和學生座談會,讓他們也參與到對老師的師德考評中。對考核較差者,要寫出書面反思材料,同時不得參與學校的“評優(yōu)評先”,對考核不合格者,學校將予以解聘,學校還要認真貫徹教師師德師風八條禁令。
總之,農村學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工程,任重道遠。學校要始終不渝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質,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不斷豐富德育教育內容,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農村學校的德育工作必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