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靜
【摘要】高中生正處于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在語文教學中,利用文字為學生構建自主欣賞氛圍,讓學生在文學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對于其審美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欣賞教學法在課堂實踐中的運用不僅體現(xiàn)了文學的多樣性,也推動了高中階段語文新課程改革目標的實現(xiàn)。本文從文學欣賞的角度出發(fā),結合教學案例對高中語文教學實踐進行簡要分析,以期對教學改革發(fā)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高中語文 欣賞教學 教學實踐 審美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167-02
引言
文學的根本任務是激發(fā)人們探索未知的欲望,并在文字的引導下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在我國素質教育體系中,語文課程是學生實現(xiàn)文學欣賞、文學研究的主要學科,在語文教學中,編者通過在教材中引入國內外經(jīng)典文學作品,教師通過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逐漸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鑒賞能力,并在欣賞的過程中,對自身的思想意識、生活態(tài)度、價值理念進行自省與反思,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一、欣賞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欣賞教學法能夠從文學欣賞的規(guī)律出發(fā),為學生構建一個自由、活躍的教學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具體來講,高中語文教學中適當運用欣賞教學首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字鑒賞能力,進入到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趨于成熟,而通過文學欣賞教學,教師可以從審美的角度為學生推薦更加豐富的文學內容,并能夠結合文學作品中的形象以及學生的思想情感特點提高其對文字的理解能力,而這對于培養(yǎng)高中生的閱讀理解、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文字的藝術魅力不僅在于其勾畫出的具體場景,更在于文字背后的留白,而通過欣賞教學,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合理想象,對文字背后的更多可能性進行探索,從而豐富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最后,有利于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感,為高中生價值觀的塑造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學生在文字欣賞和情感體驗中,能夠進行自我的反思,從而實現(xiàn)思想、情感、價值觀的高度統(tǒng)一。
二、基于欣賞教學法的高中語文教學探究
1.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推動多樣化欣賞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欣賞興趣,需要構建寬松、開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體會文字魅力,品味經(jīng)典作品。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文學作品欣賞中,千篇一律的欣賞是沒有意義的,高中語文教師應該通過構建開放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文學觀點,并在不同觀點的交鋒中,產(chǎn)生新的理解角度。此外,在欣賞氛圍的構建中,教師也應該重視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情感、知識結構、文學素養(yǎng)對作品進行二次理解與創(chuàng)造,從而實現(xiàn)對文字的多樣化欣賞。
2.優(yōu)美的文學意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欣賞的動力
中國傳統(tǒng)藝術注重意境,文學作品中同樣如此。文學創(chuàng)造雖然是一種靜止的藝術形式,但是它能夠在自由組合中,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并通過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達到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而這種文學表達特點的關鍵就在于意境的營造。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古代詩人在創(chuàng)作詩歌的過程中,對于意境的營造已經(jīng)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例如在蘇軾的《赤壁賦》中,我們要想理解作者撫今追昔的情感,就應該結合詩詞內容以及相關的歷史知識,對其營造的“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進行構建,并在想象中,提高文字欣賞水平。
3.豐富的文學素材,有利于提高學生欣賞的水平
豐富的文學資料是高中語文欣賞教學的基礎。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編者結合高中生的文字欣賞水平,為其提供了古今中外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在文字欣賞中,學生既可以欣賞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厚重,也可以體會外國文學的獨特魅力。當然除了教材中的文學素材,教師在欣賞教學中,還應該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豐富,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為學生進行文學作品推薦,讓學生在擴大文學閱讀量的基礎上提高文字鑒賞能力;利用網(wǎng)絡閱讀的便利,轉變閱讀習慣,并提高學生辨別網(wǎng)絡文學作品質量的能力。
4.及時的教學指導,有利于強化學生欣賞能力
進入到高中階段,學生的文學思維趨于成熟,基本上能夠開展獨立的閱讀欣賞,并根據(jù)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對文學作品發(fā)表獨立的見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注重對學生自主閱讀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還應該注重對學生閱讀欣賞方法的指導,結合具體的文學作品與學生展開課上課下溝通,用文字搭建起溝通橋梁,讓師生在相互探討中,深化對作品的理解,進而強化學生欣賞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字鑒賞能力,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氛圍的營造,利用文字為學生構建一個利于欣賞的教學氣氛,并強調意境在文學欣賞中的重要性,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文字理解力和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安全.高中文學欣賞類選修課教學體驗與反思[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5,(3):96-99.
[2]魏忠鵬.高中語文課堂如何彰顯語文魅力[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21):149-149.
[3]李正友.淺論在高中語文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J].未來才,2015,(16):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