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
摘要: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陣地,課堂敗,則課改敗。傳統(tǒng)的課堂,教師是灌輸者,是課堂的“霸主”,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新課改背景下,我們應打造“民主”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新課改;民主課堂;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老師:工作一絲不茍,可是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太深,盡管他們手中有“本”,心中有“綱”,但目中無“人”(學生),課堂上呈現(xiàn)出的是“一言堂”,課堂成了“講”堂,而不是“學”堂,老師一講到底,儼然成了課堂的“霸主”,由于學生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其主體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受到極大地抑制,教學勢必低效。
上學期,筆者在聽課中還發(fā)現(xiàn)這樣的老師: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他們的觀念有些改變,但沒有真正地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隱形霸主”,或者說,他們在“偽”教改。于是課堂實踐中出現(xiàn)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即:“滿堂問,滿堂動,滿堂放,滿堂夸;虛假自主,虛假合作,虛假探究,虛假滲透?!薄?】
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陣地,課堂敗,則課改?。徽n堂興,則教育興。而上述兩種情形,無視學生感受,只是一味地強灌硬注,學生缺乏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顯然不能達成課堂教學的應有目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我認為,應打造“民主”課堂,以代替“霸權”課堂。
民主課堂的主要特征是學生是課堂的真正主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互動,這種課堂應是人文的、合作的、探究的、交流的、生動的、激揚的,它更加需要教師以創(chuàng)造性教學智慧將課堂生成的因素演繹得精彩。我們該如何實施民主課堂教學?我認為至少要實施以下三個策略。
首先,在教育教學的觀念上要根本改變,務必目中有“人”。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泵裰髡n堂就是從“控制學生”走向“激勵學生“,使生命活力在自主課堂中勁舞飛揚!為此,我們需“備學情”,認清學生,讀懂學生,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不能把學生視為接受知識的容器,不能把學生視為我們可以操控的對象,而應該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把學生視為一個個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潛能無限的發(fā)展中的人,課堂上我們要讓他們成為老師的合作者、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新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課堂上“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2】,以實現(xiàn)葉圣陶先生主張的:“凡為教,目的是為了達到不教。”
課堂上特別要關注學有潛能的學生,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堅持跟蹤培養(yǎng),不急于求成。同時要真切關懷思想有壓力的學生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優(yōu)先為他們疏通開導,為他們的成長鋪路架橋,引導他們不斷超越自己,進而超越他人。
我們在教學中應選取一些典型的生活素材,作為問題設計和探討的情景,通過多元化的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聽一聽,說一說,議一議,辯一辯,做一做等。
其次,優(yōu)化課堂環(huán)節(jié),美化課堂語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感染力。
在上課的流程上,我們應做到精益求精,切實做到精細化地安排教學進度,
備課做到精心預設、常備常新,選材要準、新、活,試題評講一語中的,不搞信天游,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機會、時間、空間,讓他們?nèi)ヮI悟、去爭辯、去踐行。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
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苯處熡谜媲榧ぐl(fā)學生的情感,以引導學生向上、向善,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在適當?shù)臅r候走下講臺,到學生中去。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感受課堂的氣場。為此,我們應錘煉自己的課堂語言(含口頭表達、板書、體態(tài)語等),適時變換教學語調(diào),不斷豐富自身表情,豐滿課堂情節(jié),讓自己的課堂魅力無窮。
在教學方式上,我們必須大膽地放權,盡力去解放學生的腦、口、手、腳,讓學生自由地穿行在知識的殿宇里,自在地行進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自覺地錘煉自己面對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進而自主地陶冶自身的品性、情趣,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心智健全、思想自由、人格完善、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人。例如,通過“留白”的方式,給學生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通過辯論、討論、演講等方式,培育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思辨能力;通過自學質疑---合作探究----釋疑解惑流程,讓學生不斷產(chǎn)生新問題,然后相互啟迪、相互協(xié)作、投身實踐,以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實踐探究能力。
第三、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多些智慧交鋒,多些動態(tài)生成。
“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提問題?!薄?】我們必須尊
重學生在課堂上的“發(fā)言權”,教師善于導問,讓學生敢問、多問、會問,激勵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想,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思維之花盡情綻放,讓師生在課堂中體驗著智慧的交鋒,讓每個課堂成為無限開放的空間,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自由發(fā)展的舞臺,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揮。
《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教師的職責已經(jīng)是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問題是放飛想象、啟迪思維的金鑰匙,是生長新知識、新方法、新思想的種子。教師應科學設計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中,我們應該在備課時多些彈性預設,在課堂上我們應少些講授,多些動態(tài)生成,用期待的目光、愉悅的情景讓學生思如泉涌,問題噴薄而出,才能得到充分彰顯。作為教師此時不是旁觀者,不能對學生的問題漠然置之,而應該在學生質疑、發(fā)言、探討中,恰當?shù)匕盐丈傻臅r機與資源,用智慧的雙眼去捕捉有價值的問題。唯如此,我們的課堂才能激揚學生的生命活力,才能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才能成為學生的眷戀之地。
參考文獻
【1】程少堂·《第三只眼睛看課改---中小學課改四年回顧與反思》
【2】魏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美國學者布魯巴克·《教育問題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