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音
【摘要】從五個方面使教學過程得到優(yōu)化,包括對學生的評價;學習內容設計應探索化、模型化、欣賞化;課堂活動應開放化;學習方式應多樣化;課堂氣氛應情感化;學習目標應協(xié)調發(fā)展化;教師應對學生加以鼓勵并評價方式多元化;通過這些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
【關鍵詞】探索化、模型化、欣賞化、開放化、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33.6
根據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明確提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認為就是把我們的課堂設計進行改革,優(yōu)化學科教學過程,下面就是本人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如下:
一、學習內容設計應探索化、模型化、欣賞化
(一)從學習內容上探索設計
整理教材,分析解題的思維過程,讓學生鉆進去探索、感受、經歷與體驗,讓學生發(fā)現、歸納、總結。因此優(yōu)化數學教學過程最有效地方法是實現學生學習過程的探索化。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地揭示矛盾和解決矛盾,實現再創(chuàng)造學習。還要注意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研究性,實現數學的社會化。在講三角形三邊定理時,可以設計把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三角形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去探索發(fā)現其中的奧秘,學生通過測量、剪拼、計算等多種方法,發(fā)現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二)對學習內容的設計上考慮模型化,并從欣賞角度上確定內容
如:在九上講運用相似三角形測高時,把復雜的圖形簡單化,引入了相應的數學模型,如圖1,圖2
這樣學生會從復雜的生活模型,提煉到數學模型,學生不僅思路清晰,印象深刻,而且還會靈活運用。
在講到黃金比例時,引導學生欣賞黃金比之美。我選了張順燕的《數學的美與理》中的圖片供學生欣賞,因為張順燕提出:“自然界也偏愛黃金分割,由一個黃金矩形分割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較小的黃金矩形,再把黃金矩形繼續(xù)分下去,然后用一條光滑的曲線,把正方形的頂點連接,得到的就是對數螺線或等角螺線。海螺、蝸牛的外形就很近似于對數螺線。如圖3,圖4,圖5。然后導入0.618,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美麗的照片,站在舞臺的什么地方表演最得體等都離不開黃金分割。
二、 課堂活動應開放化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教師。我在講初一年級平方差公式與完全平方公式時,用自制歌謠,目的是讓學生記住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是“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在中央,中央符號看中間”,同時還選用卡片競賽等方式強化兩種公式??荚囍羞_到了良好的成績。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敢想、敢說、敢做的習慣。教師可以實行開放化的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真正的“活”起來。
三、學習方法應多樣化
其實“學習有法無定法,貴在得法”。構建主義理論認為:“數學學習并非是一個對教師所授予知識的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以學習者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的主動構建過程”?;谶@樣的觀點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應處于主體地位,在信息加工的主體方面,他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教師只是構建活動中的設計者、組織者與促進者,學生的學習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其動態(tài)主要表現如下:
(一)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親手操作以及實驗、感知,能夠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感知現象,有利于揭示數學問題的本質體征和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能夠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也就是說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與學習的活動,使他們看一看、做一做、拼一拼、算一算,說一說等活動中探索新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
(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它更能提高思維的質量和學習的效果,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倆人或多人合作學習,互練、互查、互評、互幫、互比,除了共同研究,相互討論。以此增強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三)師生互動,質疑問難
教師必須轉換角色,要和學生共同思考。比如教師說“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同學是這樣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這樣做不僅有效可以克服“教師本位”,“教師中心”的弊端,而且還可以一融洽師生關系,建筑師生心靈之橋,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自己、輕松、和諧的發(fā)展。在教學中,多鼓勵學生問問題,學了思考了,才會有不懂得東西,問問題是知識碰撞的過程,碰撞后知識會吸收更好。
四、課堂氛圍應情感化
情感是認識的源動力。音樂對于情感起著非常美妙的作用。記得在九上反比例函數圖像性質的第一課,為使枯燥的內容簡單化,其圖像性質記憶深刻,在即將下課的2分鐘時間里,我打開了班級里的多媒體,讓學生欣賞了王源超的《悲傷的雙曲線》一曲,學生們欣賞到了此歌后興奮至極,還分析哪句歌詞與本節(jié)相關聯(lián),其中歌詞唱道:“雖然我們有緣,我們生在同一個平面,然而我們無緣,漫漫長路無交點,無限接近不能達到等”,他們分析是指反比例函數圖像總是無限接近X軸、Y軸,但與兩坐標軸永無交點。本節(jié)課調動了學生的所用情感,告訴學生數學不是枯燥的,他還跟音樂緊密相連呢!
五、學習目標應協(xié)調發(fā)展化
單純從知識與技能的角度來看,似乎作對題更重要,但是當我們從整體考慮學生的發(fā)展,從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看時,不然然。
六、教師應多對學生加以鼓勵并評價方式多元化
在新課標要求下,評價的目的應是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促進學生健全發(fā)展,評價的功能更多地在于了解學生的“縱向發(fā)展”,而不是“縱向比較”,既要關注學習水平,也要關注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感情與態(tài)度,以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所以評價的方式應多元化。
此外,在創(chuàng)新課堂中還要注重多向性的教學流程,在真正意義上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上就是在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的心得,有改革有創(chuàng)新,才能推動新教學方法的產生。我要不斷嘗試,不斷總結。
參考文獻
[1] 周國強,宋艷波. 教學過程的組織與實施[J]. 吉林教育 2008年36期
[2] 武艷清,王鳳香. 讓數學課堂生活化、活動化、探究化[J]. 新課程(教師版) 2006年09期
[3] 汪英. 抓住新課程特點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J]. 考試(中考版) 2005年Z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