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化,對素質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變得尤為重要。閱讀是理解和吸收語言信息的最重要途徑,它能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有助于他們開闊視野、豐富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和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及文化等。而英語課程的教學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在英語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實際采用不同的方法;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注意選用教材并處理好精、泛讀關系。
【關鍵詞】教學方法 ; 英語水平 ;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6-0171-01
一直以來,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法就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就是高分低能型的啞巴英語的學生,即我們平常所說的不能學以致用。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的弊端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行教學改革。英語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畢業(yè)生畢業(yè)時要達到五級目標,即能在日常生活中就簡單的話題與別人用英語交流,能讀懂簡單的報刊和讀物,能根據(jù)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利用多種資源進行學習,進一步增強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認識。這樣的要求說明了我們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很大的成效,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英語閱讀課的改革,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勢在必行。
高中英語閱讀課占著很大的篇幅,這足以說明了閱讀的重要。過去我們對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這個概念認識不夠,因而把閱讀課當成是語法和翻譯的載體,在教學中過于看重語法的講解,忽略了對語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以前的閱讀課教學一般是逐字逐句地閱讀,這種閱讀方式把語言單位確定在“詞”上,不但大大地減緩了閱讀速度,而且使學生很難理解文章的整體意義。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適應新課標改革的要求,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明確閱讀課的兩個“重要”。那么,什么是兩個“重要”呢?
一、獲取信息是閱讀課的最重要的任務
有人說:“教授英語的基本任務,首先是培養(yǎng)直接閱讀能力?!币灿腥苏f:“閱讀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手段?!币虼?,如何通過閱讀教學來指導學生提高獲取信息及處理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便成為教學中尚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在英語閱讀中,應注意學生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對不同的課文體裁要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在閱讀課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二、獲取語言經驗是閱讀課的重要任務
英語閱讀一般有兩個目的,一是給人們帶來外語知識、文化知識和背景;二是給人們帶來樂趣。培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閱讀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和語言經驗。因此,在英語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把握語言的情趣,洞察語言的精髓,從語言閱讀中習得語言。然而,良好的語感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而是在感知、體會、體驗和思考的語言訓練中形成的。
既然英語閱讀課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中實施我們的教學方法?我認為有四個步驟:
1.在閱讀課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像播放電影一樣播放與閱讀課有關的內容,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激發(fā)出他們的求知欲。為了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電影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討論并預測課文的內容。這樣既是熱身活動,也為下面的細讀奠定了基礎。
2.讓學生進行略讀。既然是略讀,就應該限定較短的時間,一般是五分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略讀課文,逐句讀而不是逐字讀,還可以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義,也可以讓學生分組對無法猜出的生詞進行討論,這樣可以促進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各取所需”。略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閱讀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義。
3.讓學生進行尋讀。在尋讀階段,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針對課文內容適當?shù)靥釂?。通過提問,學生可以展開想象,同時思維也活躍起來。一般的提問都是文章的五要素:what,where,when,who,why。同時通過五要素的提問來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問是最好的。古人說“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所有的學問都是從思考開始的,而所有的思考又都是從疑問開始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從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開始,使學生養(yǎng)成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的習慣。
4.讓學生進行精讀。因為前面已經讓學生進行了略讀和尋讀,基本上掃清了文章中的障礙,也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目的,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畫出本課的中心思想,對文章的信息進行加工,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通過以上幾個步驟,最后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組織文章來復述這篇文章,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當然,教師對文章的情感目標也不可忘記,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通過學習這篇文章讓學生明白了什么道理,這也是英語中的情感教學所需。
總之,在教學中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上是我個人的建議,不管怎樣,英語閱讀課的教學都不應該是語法和翻譯的教學,而是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考慮,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永遠都是我們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馮召玲.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的作用分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1(12).
[2]徐菁.教·學·做——一堂幼師男生班英語閱讀課的反思[J].才智,2012(29).
[3]李莉.淺析“理論化—目標—教學”教學模式在英語閱讀課程中的實踐應用[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5).
[4]汪富金.高中英語閱讀課課堂提問中有待解決的幾個問題[J].英語教師,2011(02).
[5]楊忠蘭.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1).
[6]王紅.英語閱讀訓練的基本方法與技巧[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