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藜+++連夢之
[摘要] 在西班牙確立了對拉美的控制后,殖民城市在拉美土地上便如同雨后春筍般一個個地涌現(xiàn)。殖民城市建立的初衷是西班牙殖民者為了更好地控制和主宰殖民地和征服當?shù)赝林〉诎踩?。從文化角度上來說,西班牙殖民者是想以城市為據(jù)點,謀求完全徹底地消滅和摧毀拉美土著文明的痕跡以便完成它對拉美殖民地全方位的殖民。但在這些被殖民的拉美城市中,土著印第安民眾卻一直在以他們特有的方式為搶奪和保存原有的本土文化而與殖民者進行種種抗爭和搏斗。拉美殖民城市形成于拉美文明發(fā)展過程中的重大轉折上,見證了拉美本土文明的興衰。
[關鍵詞] 殖民城市,拉丁美洲土著文明,轉折,興衰
【中圖分類號】K551.3
A Stud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Latin-American indigenous cultures through those colonial cities in Latin America
【Abstract】 Colonial cities have emerged one by one rapidly after Spain established a total control over Latin America. For Spanish colonists,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ose colonial cities was aiming at controlling and ruling the indigenous Indians and aiming at a total conquest . From a cultural standpoint, the Spanish colonists, making towns and cities as bases, were seeking to completely eradicate and destroy traces of the indigenous cultures of Latin America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full range of their colonial settlement. But in these Latin-American colonies at that time , the indigenous Indians have long been fighting and wrestling in their own way to protect and save all their native culture. Thus, Latin-American colonial cities have been formed on the great turning-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in-American indigenous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 which have witnesse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is ancient culture.
【key words】colonial cities, indigenous culture of Latin-America, turning point, rise and fall
一、引言
本文通過對拉美殖民城市的職能作用,城市中的文化政策以及土著印第安人為搶奪和保存自己的土著文化所做的種種努力和抗爭的分析和研究來闡述拉美土著文明的興衰史。
二、拉美殖民城市的職能
在16、17世紀的西班牙,城市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職能作用。早在哥倫布到達之前的拉丁美洲就已經建有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城市了。 當時,伊比利亞部分土地都被荒原覆蓋,人煙稀少,村落稀疏,人口比較分散。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對于管理、統(tǒng)籌其附近大片區(qū)域的農業(yè)生產、物資流通、商品交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梢哉f,這一個個的城市象骨骼象軀干支撐起了整個國家。當時的西班牙被道德家胡安·巴勃羅·里索認為是“一個由城市組成的王國”。
而在拉美建立的殖民城市之職能作用,跟西班牙本土城市,和跟拉美土著印第安人建立的城市的職能作用相互之間比較起來,又各有不同。
不同點之一是:殖民城市跟純粹印第安人建立起來的城市比較,殖民城市職能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鞏固殖民者領主地位。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西班牙的中央統(tǒng)治者經常以各種方式打擊、削弱各大中型城市領主的勢力。因此,西班牙殖民者在拉美殖民地上建立了一座座城市。在拉丁美洲他們借助各城市所擁有的自治權嚴密地控制著殖民城市中的民眾,為自己獲得更多經濟上的利益。在西班牙,他們也通過建造城市來證明自己的功勞,以期獲得王室的嘉獎,為自己在西班牙獲得更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然而,西班牙殖民者并沒有完全照搬當時建立自己城市的樣本來建造拉美殖民地城市。在拉美建立的殖民地城市中,殖民者貫徹了自己對城市的理解,也就是他們心目中“理想城市”的典范。那么,西班牙人眼中“理想”的城市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我們可以把它簡單地概括為:
集中的權利,嚴密的等級,穩(wěn)定的社會。
不同點之二是:殖民城市跟西班牙城市來比較,殖民城市職能匯總另外一個重要點是嚴密監(jiān)控土著印第安人。當西班牙人著手在拉美土地上建立第一個城市時,可以說他們還是剛剛在這片拉美土地上站穩(wěn)腳跟,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今后的殖民活動,他們有必要首先建立一個“要塞”或者“堡壘”,而這“要塞”或“堡壘”就是城市。在拉美建立一座殖民城市不但彰顯了他們在來到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豐功偉績,還承擔著另一個新的任務那就是: 嚴密監(jiān)控當?shù)財?shù)量龐大的“不穩(wěn)定因素”----印第安土著民眾。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何“穩(wěn)定”、“集權”、“等級”會成為西班牙殖民者們在設計建立殖民城市時最主要要考慮的“理想”城市的三個重要特點。殖民者讀殖民城市的管理的重點就是對當?shù)赝林〉诎踩说谋O(jiān)視和控制。這種監(jiān)視和控制是嚴密的殘忍的更是多方面的。以下本文將著重研究西班牙殖民者對拉美土著印第安的肆虐和對土著印第安文化的摧毀。endprint
三、拉美殖民城市對土著印第安文化的摧毀—古老印第安文明的隕落
西班牙白人對拉美土著印第安人的殖民是多方面及全方位的。首先就是在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強勢殖民。其手段大致來說分為三種:即集中,隔離和同化。在研究殖民者這幾種強勢殖民手段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拉美各民族之間文化的大致差異。
拉美大陸,地大物博。我們可以領略到各民族或各部落之間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這些繁復的文化的分布方式也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兩種:
1,水平分布
所謂水平分布,是指因為自然地域的差異而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差異性。印第安人按照地域,部落,宗教,生活習慣等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信仰、語言、風物和習俗。有時候,甚至在同一片原始森林,在同一個山區(qū)中便分布著數(shù)個文化迥異的部落。這些差異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水平分布。
2、垂直分布
垂直分布是指是由于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文化差異性。例如企業(yè)家、工人、農民,大學生、公務員,流浪漢乞丐等等。由于人們來自不同的教育背景,擁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面對周遭所發(fā)生的事也抱有各不相同的觀點,看法和態(tài)度??偠灾@些差異造成了不同文化的垂直分布。
針對城中居民復雜的文化背景和種族背景,殖民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維持森嚴的等級制度,進一步強調殖民城市的垂直分布。換句話說就是始終要讓歐洲白人占據(jù)社會金字塔的上層,并且要壓制處于金字塔中下層的土著民眾及黑奴,阻斷他們政治和經濟上的升遷之路。而在文化領域,殖民者通過建立殖民城市肆虐和摧毀美洲大陸土著印第安人多樣繁復性文化,以便于更高效地對土著原住民進行宗教殖民,從思想上意念上控制他們,給他們洗腦。現(xiàn)在來談談殖民者對土著印第安人采取的三種強勢文化洗腦政策:
第一、聚集居住的集中
在美洲大陸上,眾多印第安部落分散在美洲大陸各處,殖民者要控制他們,最高效的辦法就是將土著居民們全部集中在一起,修建印第安人聚居。因此,建立城市便可以做到這一點。
16世紀下葉,殖民者們建立了所謂的“印第安村落”。具體說來,這些“印第安村落”實際上就是殖民者將土著印第安人聚攏在一個聚居地里面居住和生活。這些”印第安村落“大多緊靠著城市邊緣和郊區(qū),殖民統(tǒng)治者以這種方式監(jiān)控監(jiān)管著土著居民,首先主要是為了方便住在城市里的西班牙貴族對土著居民的奴役。其次,方便他們近距離監(jiān)控這些龐大的不穩(wěn)定因素,再者,可以大大地提高白人對土著印第安人進行文化“殖民”的效率。
每個“印第安村落”中都建有教堂,并派有大量西班牙神職人員和傳教士進駐。他們積極布道,頻繁舉辦彌撒,為當?shù)赜〉诎踩讼炊Y,宣傳各種傳教活動等。再加上隨著西班牙軍隊在軍事上的壓倒性勝利,土著印第安人面對“是否信仰天主教”這樣的問題基本沒有什么選擇的權利。于是,在最初短短的幾年內,天主教在拉美土著民眾中的傳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少在表面上是這樣。
第二、宗教信仰的同化
西班牙人殖民美洲,既有著為本土積累黃金、開辟新貿易路線的經濟利益;也有借此傳播天主教的目的。在拉美大陸上,存著上百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體系信仰的神靈也各不相同。當時的這種情況對殖民者在拉美傳播天主教有諸多不便。所以,為了便于在宗教上同化土著,殖民者們必須打壓本土宗教,同化原住民。
事實上,在西班牙殖民者征服拉美的過程中,許多本土文化已在鐵與火的碰撞戰(zhàn)爭中受到了嚴重打擊,有的甚至因為殖民者暴力征服而完全消失。對于幸存的為數(shù)不多的本土文化,殖民者所做的是采取一切手段將幸存的本土文化擠壓到邊緣地帶,以便于推崇新殖民文化。就宗教而言,就是將天主教文化深深殖入拉美土著印第安民眾的心,給他們洗腦,使之占據(jù)統(tǒng)領地位,成為唯一的主流宗教。
為達到這一目的,殖民政府采取了許多辦法,有一種著名的洗腦手段,稱作“交換”。這是指在西班牙人剛剛入駐拉美大陸時,殖民者與殖民地原統(tǒng)治者達成了一項“交易”,即:各印第安部落的首領向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五世)稱臣,將自己管轄地帶上一定數(shù)量的土著居民作為奴仆“獻給”殖民者,還必須向王室進貢。而作為交換,殖民者承諾承擔起“照顧”該地區(qū)的土著印第安居民,尤其是會“關注”他們的健康。這中間值得一提的是,這里說的“健康”,不是指身體健康,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健康。在一開始,拉美原住民并不覺得這有何不妥,殊不知,通過這樣的“交換”,殖民者不但殘酷壓榨了土著部落的勞動力,掠奪了他們的資源,更肆虐了他們的文化、摧毀了他們的宗教信仰。 墨西哥古人類學家瑪利亞·康賽普西恩·奧布雷貢認為“如果那些印第安人當時能清醒地了解到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信仰、風俗、語言、 甚至整個文化體系的崩塌,他們是不會答應這樣的“交換”的,而會更加激烈地反抗?!?/p>
另外,殖民地統(tǒng)治者通過教育來對土著進行同化。例如,學校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強調殖民地和宗主國的從屬關系、將西班牙語作為學校授課語言,學生必須學習西班牙語,不允許學生在校內說土著印第安語、積極宣揚天主教的價值觀,而土著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在學校里則完全不被忽略,甚至連帶著具有拉美文化特點的西班牙語都會被認為是“不規(guī)范的”而被摒棄。雖然許多知識分子反對這樣的做法,但這樣的規(guī)則依舊被嚴格執(zhí)行。
第三、語言文學的隔離
所謂語言文化的隔離就是指將特定的人群,主要是土著印第安人隔離在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之外。
首先是語言上的隔離,在殖民初期,西班牙語在拉美土地上還沒有完全普及,當?shù)赜挟數(shù)氐耐林〉诎舱Z言,人們說著各自部落的語言也有自己的土著語言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品。但后來殖民者逐漸占據(jù)了上層建筑,便強調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和民眾生活語言。土著民眾們在失去了用自己的優(yōu)勢土著語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時,他們就相當于被割掉了說話的舌頭。
其次,隨著殖民統(tǒng)治的推進,西班牙語開始在印第安人中普及起來了。對于統(tǒng)治者來說,最重要的是這些人無法通過語言文字來發(fā)表對殖民政府不利的言論,自然也無法撼動統(tǒng)治階層的金字塔,不會損傷到殖民者的利益。endprint
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所謂的“拉美文學”在相當一段長時間內作者都是白人,或土生白人,鮮見本土印第安作家,因為他們早已被剝奪了寫作的權利,被隔離在語言和文學創(chuàng)作之外了。
在經歷了戰(zhàn)火、奴役、瘟疫的摧殘后,拉美印第安人人口驟降。無數(shù)土著印第安種族遭遇滅頂之災。拉美大陸某些原始部落的消失,帶走了自己最重要的文化傳承。在這之后,加上殖民者的強暴壓制,原本光輝燦爛的古代印第安文明絕大部分就這樣隕落了。這對人類文明來說是無法估量的損失,對拉美文明來說亦是無法彌補的災難。
四、 拉美土著印第安人一直在為不斷搶奪和保留古印第安文明抗爭和搏斗
在一系列土著文化遭遇劫難之后,拉美古印第安文明的整個體系遭到嚴重摧毀。但應該指出的是:雖然古印第安文明的整個體系被殖民者無法挽回地毀掉了,但還是有不少土著文明的碎片在土著居民的不斷抗爭和搏斗中僥幸留存了下來。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紛繁復雜的。首先從客觀環(huán)境來說,復雜的地理環(huán)境為某些拉美文化提供了避風港。拉美大陸地域遼闊,西班牙殖民勢力有時難免鞭長莫及。另外,西班牙人在征服加勒比海地區(qū)時也發(fā)現(xiàn),有時如果赤裸裸肆虐和摧毀土著印第安文明,其實殖民統(tǒng)治者并沒有得到任何好處。相反,適當采用當?shù)赝林说墓芾矸绞焦芾碛〉诎踩耍瑓s會讓印第安人更“聽話”或者更“歸順”于他們。因此,有些印第安部落雖然已經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但這些部落的社會結構從表面上看來似乎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否則,白人殘酷的壓迫更會激起本土居民激烈的反抗。他們一直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為搶奪和保護自己所剩不多的土著文化遺跡與殖民者們作長期的激烈的抗爭和搏斗。在這其中,又有一個因素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便又是“城市”。
4.1 在沉默中爆發(fā)
西班牙人在拉美的殖民歷史并非象他們所希望的那樣“太平無事”。事實上,在拉美殖民史上曾爆發(fā)過無數(shù)次反殖民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戰(zhàn)爭。而每一次抗爭和搏斗對本土文化來說與其說是一場摧毀但也可以說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一次文化復興的機會。尤其是在近代,城市,作為大批知識分子聚集之地,大量的拉美文人舉起捍衛(wèi)本土文化的大旗,支持在前線與殖民者英勇斗爭的勇士們。如委內瑞拉詩人安德雷斯·貝略的《美洲的席爾瓦》、古巴詩人何塞·瑪利亞·埃雷迪亞的《在喬盧拉的神壇上》等,還有很多劇作家、詩人、小說家,借歌頌拉美風物民情來表達對自己本土文化的不舍和熱愛,激勵人們?yōu)槊褡濯毩⒑妥杂啥鴳?zhàn)。雖然很多抗爭都以失敗而告終,但土著民眾們的抗爭和搏斗本身就是對搶奪和保存拉美土著文化的巨大貢獻。但單從文化意義上來說,原住居民們的屢次暴動被屢次鎮(zhèn)壓后,期間大放異彩的本土文化又再次被埋沒、被排斥。但在這暴動和反暴動間隔中短暫的“春天”里,土著民眾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價值和力量,展現(xiàn)了本土文化的璀璨,讓人們再也無法忽視其的存在。
4.2 在沉默中新生
在中世紀的西班牙,天主教信徒們用種種手段殘酷鎮(zhèn)壓其它宗教信仰,為此甚至建立了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在拉美殖民地,本土宗教的處境更加危險。由于軍事上的全面失敗,印第安人沒有足夠的文化和軍事力量來宣揚和保護自己的文化,他們的宗教信仰更是處在“任人宰割”的地位。但是,面對強勢的歐洲文化的沖擊,拉美人民并沒有完全妥協(xié),他們采取“美西融合”的方式來巧妙地保存自己的文化,即美洲土著文化“巧妙”融合西班牙歐洲文化。聰明靈慧的土著原住民怎么做的呢?
以宗教為例,拉美殖民城市中的印第安人,很多人在表面上表示完全按照天主教的要求,依照天主教的歷法進行各種宗教活動。然而沒過多久,西班牙傳教士們發(fā)現(xiàn),這些所謂虔誠的“天主教徒們”實際上是在崇拜他們自己的神靈,供奉自己的神祇。他們?yōu)樽约旱纳耢`披上了天主教圣徒的外衣,在禱告詞中巧妙地摻雜印第安語。于是,古老的印第安信仰,以及許多印第安神教文化就以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方式被原住居民們靈巧地搶奪了下來。
更有趣的是,拉美本土文化生命力之旺盛讓西班牙殖民者大感驚訝。于是,第二批被派到南美的傳教士便被加了一個新的任務---研究拉美本土語言文化。殖民者們也想借此了解,這些不屈服的土著印第安人在天主教里究竟夾帶了多少“私貨”? 為何這樣的行為屢禁不絕?而西班牙人對拉美土著文化的研究反過來卻又幫助了拉美民眾挖掘出了許多早已被湮沒的古印第安文明和傳統(tǒng)。在這里,歷史似乎跟我們開了個玩笑,弄巧成拙了:文化的劊子手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文化的傳承者。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無論西班牙傳教士對印第安文化的研究和傳承作出了怎樣的貢獻,其初衷一直沒變,那就是為了更加徹底、系統(tǒng)地,全方位地毀滅拉美本土文化。
五、結束語言
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各種因素的交織下,那些在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所存在的、在拉美這片大地上曾經璀璨奪目的土著印第安文明再也無法展現(xiàn)其往日的風姿,可是所幸它們的部分遺跡終究還是傳承了下來,讓后人感嘆、膜拜和追憶。更重要的是,這些碎片為拉美文明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在西班牙人的殖民統(tǒng)治下,幸存的拉美古文明火種,與歐洲文明融合,誕生了新的殖民文化--我們稱之為混血文化,是西班牙白人和土著印第安人的混血文化。歷經劫難的美洲大陸,以此為新的出發(fā)點,開始勾畫自己新的形象。而城市,在這段殖民征服史中,仍然扮演了特殊的角色。殖民城市的興起見證了拉美土著文明的衰落,城市的發(fā)展伴隨著對印第安文化的壓迫和摧毀,而城市,同時也是拉美人民進行文化復興的舞臺,并最終孕育了一種全新的文化--混血文化。
在阿茲特克帝國的首都特諾奇提特蘭被西班牙軍隊摧毀的幾年之后,殖民者們在他們的印第安“盟友”的幫助下,在這古老帝國的首都建立了新的城市來統(tǒng)治當?shù)氐挠〉诎餐林?。這座城市便是現(xiàn)在的墨西哥合眾國的首都——墨西哥城。具有同樣際遇的還有另一個大名鼎鼎的庫茲哥城。在這些城市中,我們還可以依稀看到古代土著印第安文明留下的遺跡。這些城市的發(fā)展歷史與拉美土著文明的命運已經融為了一體?!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古老的土著印第安文明已經遠去,它們影影綽綽的風姿已經完全融入了新的殖民文化--混血文化中,并將伴隨著它走向未來。
參考書目:
1、Rama, ?ngel (1984), Transculturación narrative en América Latina, Mérico, DF, Ed. El Andarry
2、趙德明 趙振江 孫成敖 段若川《拉丁美洲文學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
3、雷蒙德·卡爾 潘誠 譯《西班牙史》 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 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