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冬梅
關鍵詞: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必須與時俱進,構建充滿活力課堂,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揚教學民主,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
關鍵詞:教學活力 課堂引入 課堂教學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4.3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必須與時俱進,構建充滿活力課堂,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揚教學民主,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教學環(huán)節(jié)來談談高中數學課堂如何增強教學活力,提高教學效率。
一、打造”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
“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點燃思維火花,使學生盡快地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不妨采用以下方式進行:
1、經典故事導入法:
即結合教學內容引入經典故事,如講解《等比數列前n項和》引入:傳說在古印度,有個名叫西薩的人,發(fā)明了國際象棋,國王大為贊賞,要獎勵西薩,問他有什么要求, 西薩說:“請在棋盤第1個格子里放1顆麥粒,在第2個格子里放2顆麥粒,在第3個格子里放4顆麥粒,在第4個格子里放8顆麥粒,依此類推,每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格子里所放麥粒數的2倍,直到第64個格子.請給我足夠糧食來實現上述要求!”國王說:“簡單!來人,快辦?!比欢?,過幾天,手下急匆匆跑來,不好啦,不好啦!你猜怎么了?你知道西薩要多少粒小麥嗎?通過引言實例的探究解決,使學生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也為下面的學習作好鋪墊,在特殊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蘊涵著一般的規(guī)律和方法,激勵學生模仿創(chuàng)新,作好認知準備。
2、名人故事導入法
即結合所學內容,引入名人故事,增強民族自豪感。如講二項式系數式,引入楊輝三角式,幫助學生記憶系數特點,并讓學生知道這是我國數學家楊輝發(fā)現的,來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直奔重點,突破難點
如講解均值不等式成立條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不管老師怎樣強調學生也容易忽略等號成立的條件,但如果這樣引入:
1、如果x﹥2,那么x的最小值是多少?
2、如果x≥2,那么x的最小值是多少?
如果這樣引入,學生自然會知道等號的作用,突破難點。
此外,還可以采用生活實例導入法,社會熱點導入法等,來增強課堂趣味性,才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二、講授新課,優(yōu)化課堂教學,
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因此教師要主動為學生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條件,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獲得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如講授《橢圓及其標準方程》一課,課前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紙板,固定兩個圖釘和一條繩,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己畫出動點到兩定點距離和是常數(等于定長,大于定長,小于定長)時動點的軌跡,并總結規(guī)律,形成完整的橢圓概念,由于學生親自參與定義形成過程,比教師單一講解印象深刻。這一方法也可用于《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
三、借助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
現代多媒體技術是集文字、動畫、圖片、音樂、視頻等資源為一體的一種教學形式,它圖文并茂,動靜結合,可以同時抓住學生腦、耳、眼等多個感官,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教學內容直觀,教學重點突出,高中數學內容集數形為一體,與形有關的內容較為抽象,如立體幾何引入多媒體教學,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
在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進程中,中心學校找準了最佳切入點,在工作計劃明確提出三項要求:
1、解決學生厭學的問題,即不愛學習和不愛到學校的問題。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轉換角色,主導地位由臺前轉到幕后,教師精講、少講,學生主動積極學,興趣濃,效果好。
3、解決“授之以魚”問題,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終身學習的方法。 “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的人才?”錢學森這一問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們每個從事一線教育工作的既痛感應試教育帶來的種種弊端,又苦于教研教改方面的專家們你方唱罷我登場,理論過于宏觀寬泛,讓我們無所適從?!案咝дn堂”能融匯百家所長,回歸素質教育本源,專注課堂教學,又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羅鋪中學以借鑒“杜郎口模式”為基礎,經過一學年的探索與實驗,心得一 、加強師生互動,強調動態(tài)生成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課堂教學正發(fā)生著實質性的變化。新課程標準大力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為此,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一個新的理念——“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 “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展現了課堂的真實性,也是課堂具有生命活力的重要標志。在課堂這個動態(tài) 的不斷發(fā)展推進的過程中,應加強師生互動,才能構建動態(tài)課堂,重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課堂教學,提升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價值。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依靠自己靈活的教學預設,主動去開發(fā)一些容易生成的動態(tài)資源。從而構建動態(tài)課堂。教師以參與者的角色投入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當“小老師”,給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現自己、鍛煉自己的平臺,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培養(yǎng)和鍛煉。 課堂中,教師真誠的贊美、恰當的評價會讓學生如沐春風,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從而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需要,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精神狀態(tài)積極飽滿,才能在課堂中,充分參與自讀、思考、質疑、認識、練習等獨立活動。
(二)、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培育良好學習習慣。 “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命運?!比绻趯W生中播下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收獲的一定是提高教學效益這一命運。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因此,教師不能總以自己的眼光,從成人的角度去過多地要求學生,去左右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問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真正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利,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教學效益。
在課堂這個動態(tài) 的不斷發(fā)展推進的過程中,應加強師生互動,才能構建動態(tài)課堂,重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課堂教學,提升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價值。增強教學活力,提高課堂效率,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新形勢下我們怎樣當老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