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林紅
教學評價既是檢測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教學活動科學合理進行并永葆活力的重要保證,但是近幾年來,中職語文教學的評價檢測和教學過程嚴重脫節(jié),失去了語文課堂原有的生機和活力,從而形成了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現狀。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一是生源質量下降,二是教學及評價方式老套。來到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是語數外等基礎文化課學習的失敗者,特別在試卷考試面前更是顯得無能,從小學到初中可以稱得上是屢考屢敗,許多學生對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和檢測模式望而生畏,如果中職學校的教學方法和檢測手段還是和過去的一樣,學生就會從進校時的充滿希望到后來變?yōu)槭?,重新產生厭學情緒,不能較好完成基礎學科學業(yè)的完成,制約了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進一步發(fā)展。本人認為今后中職語文教學的出路是“綜合評價、動態(tài)評價、全程評價”,“以評促教、以評促學”,“低難度、嚴考核”。以評價方式改革來促進教學改革,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面。下面我圍繞以上思路具體談一談。
一、當前中職語文評價擴教學一般采用的方法
中職教育工作者對中職語文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改變了過去重專業(yè)課輕文化課的現象,但就如何讓中職語文教學起到更好的效果,當前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它們都主要是針對課堂教學的一些局部探討,所以解決問題不徹底,均但都存在一些缺陷,所以不能做到全面推廣。目前采用的教學模式一般是兩種,一是以教材為本,按照普通高中的方法進行教學,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保留的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可以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進行,老師教起來也輕車熟路,可以讓一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學到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但是走老路又使大部分語文基礎差的學生望而生畏、倍感枯燥,從而不配合老師的教學。在期末檢測評價的時候,又會產生許多的不及格者,如果采用題庫形式讓學生臨陣磨槍,這樣又使教學和測評完全分離,今后學生的學習又失去了一種約束,形成惡性循環(huán)。另一種模式是完全拋棄了書本,或者是雖有課本,但完全放棄了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把語文課上成了活動課、游戲課,這樣的教學不光教師備課、教學都很吃力,而且學生開始還覺得比較新鮮,后來也就失去了興趣,并且語文教學的基礎性和工具性將來不能很好的體現,同時期末評價檢測更是不好組織。為了改變現狀,語文教學就應從評價方式,評價內容,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這四個方面入手,做到內容和形式統(tǒng)一,評價和教學統(tǒng)一 ,今年學什么,期末考什么讓學生一開學就知道,把非智力因素納入測評之中,讓每一位學困生都能通過努而及格。
二、中職語文評價及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
(一)改革中職語文的教學內容
為了在教學中體現中職語文學科的基礎性、人文性特點,凸顯其工具性特點,應把語文教學內容分為三大模塊。
1、在中職語文教材中選取理論知識教學的篇目進行教學,并確定為考試篇目。上毎一篇課文時,重點講授下列內容:弄清課文的結構和主旨,掌握文中出現的字詞和常用的明喻、擬人、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弄清作者的朝代和對他的評價、著名的代表作。對從所上過的課文中選取段落進行簡單分析。中職語文教材中其它的篇目作為學生課外閱讀和自習課中的學習材料。
2、選編常用應用文進行教學。主要教學下列應用文:請假條、條據、書信、通知、會議記錄、便條、自我介紹、申請書、合同、民事訴訟狀。
3、開展語文綜合素質提高訓練教學。朗誦、說話、演講、辯論、語言類文藝節(jié)目表演。
(二)改革中職語文教學的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主要根據不同模塊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
1、在講授課文時,教師除了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外,可以采用讓學生當老師的做法,指導學生上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講授應用文時,采用任務驅動法,先布置任務,再指導學生寫作,再選取典型在全班修改,進行鞏固。
3、在教學過程中除進行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外,應加強語文能力培養(yǎng),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之中;
4、通過指導各種展示、競賽以提高優(yōu)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5、充分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益,讓音、視頻資料走進課堂,讓電影進走課堂,讓學生通過手機上網解決學習中的難題。
(三)改革中職語文的評價檢測的方法
改變過去期中、期末兩次靜態(tài)的檢測辦法,改為貫穿整個學期的動態(tài)檢測,變過去單一的檢測模式為立體化的檢測模式,真正做到以測促教,以測促學。
1、每學期初科任教師就把各項檢測內容和檢測方式以書面形式向學生公布,并經常提醒學生,讓學生知道這學期自己哪些應重點掌握,哪些撐握,哪些知道。教師把自己的教學計劃向學生公布,讓學生知道學期知道自己該做什么,那些是重點。
2、組成考核內容的考評小組,定期對學生的筆記、作業(yè)、上課的參與程度進行考核,期末匯總。
3、確立補考制度,對期末考試失敗的同學進行補救性考試,以促進學生在今后積極參與教學中來。補考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在下學期開學一段時間后進行,給足學生復習準備時間;二是進一步調低檢測標高,讓絕大多數通過補考過關; 三是學生交少量補考費,避免學生不重視補考,達不到促進其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目的。
4、鼓勵并指導語文素質較高的學生參加活動在素質展示或競賽,展示或競賽中獲獎的同學有上限10分的獎勵分,獎后分總分不超過100分。
5、調整語文檢測和考核的標高,使95%以上的同學能一次性卷面考試合格,如卷面考試不合格人數過多,應及時安排更低難度的補救性考試。
6、嚴肅考紀,做到檢測標準可低,但檢測過程要嚴,對考試作弊者一律視作成績不合格,參加補考,從而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
中職學生以學習技能為主,專業(yè)課時的比例很大,語文等文化課等所占課時比例較小,但作為中職學段應該具備的語文基礎和能力又不能降低。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關系著學生今后與人溝通、專業(yè)成長、個人發(fā)展的方方面面,所以中職學校和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新方面法、新途徑,讓學生盡可能的成長。本人認為通過轉變對學生的評價觀、成才觀,改革評價模式和內容,調整評價和教學的關系,那么中職語文教學會有更大的突破,從而帶動所有基礎文化課的全面改革。
參考文獻:
⑴《中職語文教學大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