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yuǎn)
今年,我35 歲了,送給自己一份禮物:去一個陌生的城市待上一段時間——不是定居也不是旅行,暫且稱為旅居吧。
首先,我在網(wǎng)上與北京的一個服裝工作室定下了至少半年的學(xué)習(xí)和工作計劃,這樣一來,自己設(shè)計室的工作除去設(shè)計部分由我在北京完成,剩下的日常就可以全部交與家人們了。
然后,最重要的是我要安頓好兩個孩子,帶上她們是所有計劃的前提。
我用1周的時間在北京找到了可以入園的幼兒園就開始租房,房子一定要在幼兒園周圍步行10分鐘范圍內(nèi),且不經(jīng)過大馬路,因為我希望孩子可以走路上學(xué)。最終租下的房子說起來也很奇妙,房主竟然也是做衣服的,她出租房的衣柜里還有一大堆囤下來準(zhǔn)備給孩子做褲子的面料。
我花了3天時間整理房子,除了生活必需品,還買來植物和鮮花,搬來一張大長桌,客廳不需要電視機(jī),沙發(fā)移到窗邊曬太陽,舊椅子都縫上布套子——租來的房子也不能將就。我在日記里寫:“房子是租來的,生活是自己的。我們誰能永遠(yuǎn)擁有房子呢?就算靈魂也只是在身體里暫住幾十年。所謂一期一會,就是這樣吧,此地的暫時就是此刻的永遠(yuǎn)?!?/p>
一切就緒后,我飛回成都接來孩子。那天是我生日,我們的旅居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生活真的變輕了,這是空間上的斷舍離。離開了習(xí)以為常的周遭,深覺我們需要的東西真的不多。
沒有車子,出門主要依靠步行,遠(yuǎn)一點(diǎn)就選擇公共交通;衣柜里的當(dāng)季衣服不到10件,足夠換洗;簡單的炊具同樣能烹煮出可口的食物;喝咖啡永遠(yuǎn)是一只白色馬克杯;一定要看的書才買……
假如沒有去服裝工作室,我的一天是這樣安排的:早晨送孩子上幼兒園,回家寫字,午睡,下午讀書,孩子放學(xué)前在小區(qū)附近的公園走路3到5公里,晚飯后陪孩子到入睡,夜晚在電腦上看部電影,上網(wǎng)處理雜事,然后睡前閱讀。有時候沒有必須完成的工作,我就去附近的花市買回一朵朵自己挑選的鮮花,插成想要的樣子,再用一整天時間畫下來。周末是固定的外出時間,我?guī)Ш⒆尤チ吮本┲苓叺暮芏嗟胤?,爬野長城、逛植物園、看薰衣草花海、體驗自然農(nóng)耕……相對在成都,我把更多時間留給了孩子和自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