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俊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碎片化學習模式逐步取代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成為學生學習的首選方法。針對CAD/CAM課程知識點繁多,且知識點之間關聯(lián)性低,難以形成體系,傳統(tǒng)學習模式效率低的問題,提出了面向碎片化學習時代的CAD/CAM微視頻教學課程設計研究。并從課程內容分解和教學視頻設計兩方面設計了面向碎片化學習時代的CAD/CAM微視頻教學課程方案,以期為CAD/CAM課程教學者提供更好的幫助。
關鍵詞:碎片化學習;CAD/CAM微視頻課程;互聯(lián)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07/08C-0028-05
CAD/CAM這門課涉及面廣,知識點多。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老師講授為主,這種授課者與授課對象以及授課資源都集中在一起的方式有其統(tǒng)一性的優(yōu)勢,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一味地被動聽講效果很差,特別還有很多學生不愿意聽,人在神離的情況比較普遍。[1]在教育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智慧教育的呼聲愈來愈高,特別是效率最高的碎片化學習備受關注。
國內外對碎片化學習已經有所研究,一些學者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研究碎片化學習,發(fā)現(xiàn)碎片化學習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海量信息、新媒體、微資源的大量出現(xiàn)。[2]有學者嘗試著將碎片化學習應用在中職語文學習中[3],效果顯著。經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有人提出將碎片化學習與微視頻課程設計結合起來[4],這種方法一經推出,反響強烈,對遠程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CAD/CAM課程由于其內容繁雜的特點,教學方式改革迫在眉睫[5],將碎片化學習應用于CAD/CAM微視頻教學課程是大勢所趨。
一、碎片化時代微視頻分析
碎片化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它的性質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是從完整到零碎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諸多行業(yè)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補充碎片化思想概念,這些行業(yè)將他們原有的完整的體系或者還未成體系的部分分割得更加獨立,以此來提高效率。最近,我國有學者將碎片化的概念融入到傳播領域中來,從而生成了“碎片化傳播”這一概念,各種新興的精簡型的傳播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這些媒體面向的受眾十分龐大。眾所周知,傳播與教育是緊密聯(lián)系的,“碎片化傳播”概念的出現(xiàn)直接推動了“碎片化學習”這一概念的產生,與枯燥無味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碎片化學習方式給予了教學對象極大的主動權。
碎片化學習有三大特征,無局限性、零散性、多元性。無局限性指碎片化學習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學場所,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時間。學習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學習。零散性是指學習的內容是零散的,由于技術的變革,信息固化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學習內容越來越復雜的同時也導致了學習內容的碎片化。多元性是指學習者的學習工具多元,手機、電腦、各種可穿戴設備,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到處都可以學習。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微視頻作為碎片化學習的主流模式也就不足為奇了。微視頻優(yōu)點在于“微”,微視頻的大小一般在1分鐘到24分鐘之間,有專門的學者研究過人類注意力在聽講座時候集中時間在20分鐘左右,在看視頻時候注意力集中時間在5分鐘左右,所以微視頻很好地把握住了這一特點。但是在教學領域很多人只注重微視頻的短小,卻忽略了它的內容質量,我們所要做的是解決如何將學習內容合理的碎片化到每一個教學微視頻的問題。目前大部分教學視頻,由于前期沒有深度的分析,加上沒有專門的視頻制作技術,制作粗糙,內容空泛。本文在深度分析CAD/CAM課程的前提下,從課程內容分解和教學視頻設計兩方面設計了面向碎片化學習時代的CAD/CAM微視頻教學課程方案。
二、CAD/CAM課程分析
CAD/CAM這門課的特點是涉及內容多,橫跨多個學科,它包括軟件工程、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軟硬件、有限元分析等學科,是一門比較綜合的、系統(tǒng)性交叉學科。社會上對于懂得CAD/CAM整體體系的人需求十分大,但是對于只懂其中一部分的人卻并不是十分歡迎。然而,目前高校所教的內容卻很難達到社會的要求。在學校里,老師僅僅是在課堂上教一些理論知識,然后再去機房做一些上機實驗,對于CAD/CAM內容這么廣泛的課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在學校里,很多老師都是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不能夠把理論都講透徹了。學生都覺得老師是在泛泛而談,不能掌握技能。
市場上所能購買到的CAD/CAM教材要么是像計算機圖形、數據結構這類純理論化的,要么就是一些應用軟件的教程。由于缺乏一個綜合應用的教材,課程時間本身就有限,教師都是只挑選部分講解,或者挑選某個軟件來講解,這樣的教學效果十分差,學生也都不是很滿意。
三、面向碎片化時代的CAD/CAM微視頻教學設計方案
(一)課程內容分解設計
只有深度分析了學科的內容后,有了充分的準備才能開始將學科內容合理碎片化,保證微視頻達到最好效果,所以我們就CAD/CAM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先將內容碎片化,再系統(tǒng)地進行排布,找出一些必要的關聯(lián),讓學習者以最快的速度學習。
CAD/CAM課程內容涉及計算機圖形學,工程數據庫,涉及方法學、建模、軟件工程、制造工藝學、計算機軟硬件、有限元分析和數控技術。這其中每一部分都不是全部都要學習,只選取部分。在內容分解的時候主要原則是每一部分之間的關聯(lián)性要降到最低,保證學生可以同時學習CAD/CAM課程內容涉及的各個學科,由此我們的分解方法就很明確了,因為不是每一個設計的學科的所有內容都要學習,所以就將這些涉及的各個學科作為最小單元,將CAD/CAM課程內容分解。除去以上所涉及的學科外,本套方案在設計中額外加入了導言環(huán)節(jié),這部分是由在公司上班的CAD/CAM優(yōu)秀人才編寫的文檔或制作的視頻,也作為最小單元。這個導言的內容是這些優(yōu)秀的人才根據實際的經驗對大家做出的建議。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師傅能夠幫自己省去不少的麻煩,避免自己走彎路。endprint
這門課程教學設計本著理論與實踐并行的概念進行設計,導言部分放在首位,理論知識與軟件教學是同時進行的。這里面細化分解每一個碎片都會制作成一個精簡的微視頻,便于學習者學習。
(二)教學微視頻設計
教學微視頻設計考慮的是如何設計高效的教學微視頻來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微視頻課程的內容不僅僅是純粹的將理論知識搬到屏幕上,更多的是要考慮一種表達藝術。以往由于教師沒有與視頻技術人員溝通,導致制作的微視頻枯燥無味。教學微視頻設計總體上講應該包括三個大的方面,分別是知識內容、教學藝術、視覺呈現(xiàn)。教師與學習者通過教學微視頻的聯(lián)系如圖1所示。
1.CAD/CAM知識內容設計
教學微視頻在知識內容設計方面可以根據影響學習者學習的內在心理因素來設計知識內容。如表1所示。通過對CAD/CAM知識內容策略的總結,提出針對各類CAD/CAM教學微視頻知識內容的普適性設計策略。
在進行CAD/CAM知識內容設計時應該注意如下三點:
第一點:內容一定不可以是枯燥乏味的純理論,應多采用生動的例子說明;
第二點:可以釆用基于“首因—近因”效應的WPW教學過程;
第三點:增加知識內容的實用性,加強實際工程應用的知識。
2.CAD/CAM教師教學藝術設計
教學藝術是將藝術融入教學之中,使得教學不僅具有實踐性、教育性、科學性這些基本的教育特性,還具有創(chuàng)新性、情感性、表演性等藝術特性。微視頻教學模式最能夠體現(xiàn)教學藝術,CAD/CAM學習者通過藝術性的教學模式能夠迅速地掌握知識。
CAD/CAM學習者在學習CAD/CAM教學微視頻的時候,會對老師的教學藝術行為保持充分的興趣。由于CAD/CAM教師教學藝術能夠同時提高CAD/CAM學習者的集中精神能力和自信心。因此,在本研究中,CAD/CAM教師教學藝術所要設計的主要內容就是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為目的的。CAD/CAM教師教學藝術包括三個方面,教學技巧、教學語言、教學感情。表2中列舉了一些提高CAD/CAM學習者學習效率的教學藝術建議。
雖然目前一些CAD/CAM教學微視頻,采取的是錄屏技術為主的CAD/CAM教學微視頻設計,這導致在視頻中主講人即教師并沒有直接出現(xiàn),學習者只能聽到聲音,但將理論知識活用例子說明的能力,對上課保持的激情,以及與學習者之間的思維溝通能力仍然是這些CAD/CAM微視頻課程老師需要具備的。
3.CAD/CAM微視頻呈現(xiàn)的設計
在信息技術時代,人們理解事物的手段豐富多樣,通常,人們利用聲音、視頻、文本、圖片等多種形式來學習,這種形式有利于人們在原有的知識架構上學習新的內容,多種形式的學習能夠給學習者提供多種感官的刺激,可以讓學習者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來理解事物,這樣能夠做到事半功倍,提高知識理解的效率。因此,知識內容的表征可以促進CAD/CAM學習者更好的接收、理解、應用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內容。
CAD/CAM微視頻的呈現(xiàn)設計是通過專業(yè)視頻人員的專業(yè)技術支撐,從而產生具有藝術美感的作品,這是將現(xiàn)代高端技術與唯美藝術的完美融合。帶有藝術性的視頻呈現(xiàn)能夠讓視頻具備更好的感官效果和互動效果,這決定了一個教學視頻是否足夠好;這種藝術視頻刺激神經的效果能夠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使學習者能足夠程度的被吸引從而主動學習。
視頻的呈現(xiàn)方式設計直接決定了視頻應用的效果。有很多在看過一些教學視頻后發(fā)現(xiàn)沒有多大用處,這不是技術差,而是設計的方式不對。視覺高效設計與視頻的呈現(xiàn)是分不開的。微視頻的主要制作技術有攝像機拍攝、錄屏軟件實錄以及其他格式的轉換技術等,當前微視頻課程中以拍攝類的視頻課程為主。此類課程視頻呈現(xiàn)形式的主要特點是靈活多變。因此,在學習CAD/CAM理論的時候,采取攝像頭攝像錄制教學微視頻。CAD/CAM軟件的教學屬于軟件工具的學習,因此宜采用錄屏技術錄制教學微視頻。在視頻中多加入一些解釋性的字幕,方便學習者理解,這樣可以最大化地提高效率。
四、結語
在全面進入互聯(lián)網的新時代,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已經不再適應,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新的教學模式比如像碎片化學習也就應運而生,而CAD/CAM這門課程由于其內容繁雜,知識點零散,特別適合碎片化學習模式,本文針對“面向碎片化學習時代CAD/CAM微視頻課程設計”這一研究主題,分析了碎片化學習和CAD/CAM微視頻教學特點,從課程內容分解和教學視頻設計兩方面設計了面向碎片化學習時代的CAD/CAM微視頻教學課程方案。從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出,基于碎片化學習模式的微視頻教學相對于傳統(tǒng)模式有其生動,效率高,易接受的優(yōu)點。本文的設計方案可以為CAD/CAM課程教學者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于海燕,吳磊.碎片化學習背景下微模式教學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9).
[2]王承博,李小平,趙豐年,張琳.大數據時代碎片化學習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10).
[3]顏姿.碎片化學習在中職語文學習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5,(6).
[4]王覓.面向碎片化學習時代微視頻課程的內容設計[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5]曹建樹,王殿君,代峰燕,楊曉宇,申愛明.應用型本科“CAD/CAM”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5).
責任編輯:馮志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