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
摘要:交響樂在音樂歷史上起源比較早,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音樂特點的象征,中提琴作為一種民族樂器,具有著獨特的歷史感,本文就中提琴在我國交響樂團中的發(fā)展及其運用進行論述,來詮釋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精神。
關鍵詞:中提琴;中國;交響樂;發(fā)展及運用
前言
雖然我國不是交響樂團起源最早的國家,但是近些年以來,我國在交響樂團這一音樂的事業(yè)上面,可以說是發(fā)展迅速,并且越來越多的作品也被人們所熟知和接受,例如冼星海的《民族解放交響曲》、王西麟創(chuàng)作的《黑人之歌》、《第三交響曲》等等,都被廣大中國同胞乃至世界人民所歌頌。而在傳承和發(fā)揚我國交響樂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文化的過程中,中提琴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中提琴的特點
關于中提琴的特點,一位享譽中外的作曲家曾經(jīng)對中提琴做出了十分高度的評價,他就是前蘇聯(lián)的作曲家哈恰圖良,他曾經(jīng)這樣評價中提琴“中提琴在發(fā)展交響樂團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各種場合總能用到中提琴,并且也可以演奏出小提琴所能夠演奏的任何東西,特別是中提琴的音色和聲部方面,能夠巧妙的突出其非凡之處?!狈謩e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表現(xiàn)出來:第一,在音色方面,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中間,中提琴起著非常關鍵的橋梁作用,中提琴的音色十分的渾厚,同時又不失溫柔;第二,在色彩方面,中提琴在交響樂團的色彩調(diào)節(jié)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這種作用是小提琴和大提琴都無法取代的,中提琴憑借著十分溫柔同時又夾雜著些許的憂郁氣息,為整個的交響樂的演奏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三,在配器方面,中提琴就好比是一塊善良而又紳士的英雄,哪里需要往哪里去,中提琴能夠和各種各樣的樂器進行結合,進而呈現(xiàn)出一場盛大的交響樂的演奏。
二、中提琴在中國交響樂作品中的發(fā)展及作用
2.1中提琴在中國交響樂團中的發(fā)展
近些年以來,我國的交響樂在世界上迅速的發(fā)展起來,這其中離不開我國音樂人的心血奉獻,并且經(jīng)過幾代人的辛苦付出后,我國的交響樂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音樂特點,而前面提到中提琴無論是在音色上面的特點,還是在色彩上面的特點,亦或是在配器上面的特點,都具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zhì),并且發(fā)揮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2中提琴在中國交響樂團中的作用
總體來說,中提琴在中國交響樂作品中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表現(xiàn)出來:一方面,中提琴的音域十分的寬廣,并且音色也是相當?shù)臏喓瘢@就為小提琴和大提琴在進行交響樂演奏的過程中所缺失的音色進行恰當?shù)膹浹a,從而使得整個的交響樂團的演出更加的完美;另一方面,中提琴在中低音這一音色方面,和一些管樂器的音色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此,中提琴又可以使得交響樂中的管弦這一演奏的部分做到恰當?shù)娜诤?,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中提琴起初是一種西洋樂器,但是中提琴對于我國交響樂團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中提琴獨特的音色,對于中國的民族演奏是非常適合的。
三、中提琴在交響樂團中的運用
如何利用中提琴在我國交響樂團中演奏出更加完美的作品,更好的演繹我國的交響樂,彰顯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精神,是我們需要進行研究的課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3.1音樂理念方面
我國的音樂起步相對來說是比較晚的,而且起初我國交響樂的作品并不是十分的多,甚至有些人無法區(qū)分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這三種演奏樂器,而隨著我國音樂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音樂人才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中提琴的演奏家也越來越多,人們對中提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逐漸發(fā)現(xiàn),中提琴的音色非常適合我國的交響樂的演奏,中提琴的音色既渾厚又有十分溫柔的一面,這對于演奏我國的交響樂來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又能夠極大的彰顯我們國家的民族特色。但是與此同時,我國在中提琴演奏方面的人才仍然是比較匱乏的,尤其是對于在國際上有重大演出的交響樂的時候,我國仍然是力單勢薄的,因此,我國應該靈活的做出改變,大力培養(yǎng)我國中提琴的音樂人才。
3.2音樂風格方面
中提琴以其獨特的音色,吸引了更多的中國交響樂團的運用,為我國的交響樂團的蓬勃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例如我國十分經(jīng)典的交響樂作品《梁?!?、《紅旗頌》,通過運用中提琴的音樂魅力,演奏出我們中國風格的交響樂作品,并且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欣賞。但是,我國在音樂風格方面仍然是需要繼續(xù)努力的,對不同的作品,把握不同的風格,才能夠更好的來演奏出我國的音樂風格。
3.3音樂演奏方面
中提琴和小提琴以及大提琴相比,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中提琴和其他樂器的完美結合,又彌補了管弦部分在演奏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融合之處,對于全局的把握我國交響樂團的演奏,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音色的把握和音準的控制上面,達到了精而準的效果。交響樂團在進行演出的過程中,由于整個過程會使用很多的樂器,所以要想做到音準,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中提琴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間作為一個銜接的角色,很好的發(fā)揮了中提琴應有的風范,同時,又彌補了其他樂器在演奏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我國交響樂團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結語
中提琴無論是對于音色的把握,還是對于音準的控制,以及在色彩的烘托和與其他樂器的配合上面,都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演奏中國交響樂,發(fā)展我國的交響樂團,詮釋出具有中國風格的音樂特色,都離不開中提琴這種樂器。
參考文獻:
[1]相西源.20世紀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構造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
[2]王洋.交響樂隊中低音提琴的實踐與應用[D].中國音樂學院,2012.
[3]趙冬梅.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音高元素在現(xiàn)代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D].中國音樂學院,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