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薇
在蕓蕓眾生中,一個家庭出了一名作家已讓人刮目相看,而位于臺灣新竹縣的這個家庭卻培養(yǎng)出三位赫赫有名的作家,被傳為一代佳話。實際上,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三姐妹的父親朱西寧,母親劉慕沙都是專職作家,父親朱西寧曾經(jīng)出版過《將軍令》《鐵漿》等書。
在書香的環(huán)境里成長,對朱天衣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我的父母雖是專職作家,但自小他們從未把著手教過我們姐妹寫作,通常都是我們的文章見報了,他們才知道我們也走上了寫作這條路。不過,他們給我們的是一個環(huán)境——永遠有看不完的書,以及川流不息的文藝圈人士來訪,我們是在他們的談話中長大的,如此耳濡目染,便覺得文學是很家常、很生活化的,也因此在我們姐妹相繼長大后,很自然地走上了寫作這一條路?!薄安贿^,讓我們把寫作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的,應該還是父親數(shù)十年如一日坐在案前的身影吧!”
朱天衣從小就熱愛閱讀,她的父親相信“開卷有益”,家里的書籍是完全沒有限制地任孩子們翻閱。朱天衣說:“閱讀幾乎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娛樂,也是滋養(yǎng)我生命最大的泉源。它對我寫作、教書幫助甚深,近幾年我到各級學校、圖書館演講,談的多半就是閱讀,我努力告訴大家閱讀的好處,因為我從其中獲益良多?!?/p>
朱天衣說自己的閱讀習慣是追隨著作家,有的作家追隨了幾本就放棄了,有的則是追到后來不得不放手。像村上春樹就是會讓朱天衣窮追不舍的作家,此外就是舞鶴、張大春、駱以軍。而大陸彼岸的作家,她喜歡的是李銳、莫言、王安憶,虹影她也追,韓寒她也在看。讓朱天衣愛不釋手,一讀再讀的就是章回小說,像《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紅樓夢》就讓她怎么也讀不厭。
臺灣的書店很多,設施優(yōu)良完善,一有時間朱天衣就會去賞讀一些不需購買的書,真正值得細品且一讀再讀的,她則會買回家慢慢“享受”。再加上她每次回父母家,搬回來最多的也是書,她現(xiàn)在山居的家早已書滿為患。朱天衣說:“不過我常鼓勵學生多多利用圖書館,畢竟比較合乎經(jīng)濟效益,也比較環(huán)保,此外我們師生之間也常會互換書籍,只要遇到愛看書的孩子,我是很愿意釋出我的藏書的。廣泛的大量的閱讀,會勾起人們的寫作欲望,從而主動歡喜地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p>
(摘自《新華書目報》)
鏈接·女“陶淵明”的世外桃源
朱天衣的大院子叫“寧苑”,是為了紀念已經(jīng)過世的父親朱西寧。
院子靠近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還有一處用石塊圍起來的小池塘,魚兒在水草間恣意地游來游去。她在這里養(yǎng)了19 條狗和19 只貓、9 只雞、3 只烏棕鵝、5 只鴿子,和一只脾氣暴躁的八哥,貓和狗都是收養(yǎng)的。
在這里,有各色的香草瓜果,參天古樹和淙淙溪流;有淘氣頑皮的貓狗雞鵝、蟲魚鳥獸。它們雜居一處,每日雞飛狗跳,好不熱鬧。給本應寧靜祥和的山居生活,增添了喧鬧與歡樂。朱天衣在這里觀察自然、反思生態(tài),以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出發(fā),盡可能地將自然情懷、生態(tài)理念與現(xiàn)實的柴米油鹽融為一體,用感性且富有溫度的文字呈現(xiàn)更加細膩的生態(tài)觀。事實上,朱天衣曾經(jīng)想過逃開寫作這條路,做了很多別的嘗試,比如演戲、做模特、學京劇。但最后發(fā)現(xiàn),“只有文字,才可能把你的生命永遠地記錄下來?!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