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洋
在咨詢中,我經(jīng)常遇到在婚姻中受苦的女性。有一位來訪者,她的老公已經(jīng)和小三同居好幾年了。他不愿意見她,說一見她就煩。每次她給他打電話,他的回應(yīng)永遠只有“嗯”“啊”“好吧”,一句話不會超過兩個字。小三爸爸過壽,他竟然以女婿的身份招待客人。他和小三已經(jīng)形同夫妻,只差一張結(jié)婚證,因為她不肯離婚。
我問她:“他這樣對你,你是不是很辛苦?”她一聽就哭了:“對,我很辛苦!太辛苦了!我每一天都在煎熬著,頭發(fā)大把大把地掉!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真想從樓上跳下去!”
我又問:“那是什么讓你這么辛苦,還是想維系這段婚姻呢?”她斬釘截鐵地回答說:“因為我愛他!”可過了幾分鐘,她又說:“他這么對我,我現(xiàn)在好像也不是那么愛他了。可我不想離婚,40歲的女人,離了婚,將來怎么辦?”
還有一位來訪者,在懷孕兩個月時,出現(xiàn)了先兆流產(chǎn)的跡象,請假在家休養(yǎng)。休假后,她只能領(lǐng)取基本工資。婆婆非但不照顧她,還對她冷言冷語,嫌她身體弱,不能賺錢養(yǎng)家,連累她兒子做家務(wù)。把她氣得流產(chǎn),婆婆又嫌棄她保不住孫子,逼兒子和她離婚。整個過程中,無論婆婆說什么,老公的回答都是:是是是。
我對她說:“拋開婆婆不談,你老公的心理還沒有成熟到做一個丈夫,他不能對自己的選擇負責(zé),和媽媽是共生的關(guān)系;他還缺乏同理心,不會心疼你。如果他自己沒有自我成長的意愿,你和他在一起,一定會非常辛苦?!彼卮鹫f:“我知道他是一個媽寶男,我知道他改不了,但我不能離婚?。‰x婚之后,我還能找到一個條件這么好的男人嗎?”
很多在婚姻中受苦的女人不肯離婚,不是因為還愛這個傷透她心的男人,也不是因為自己有受虐心理,而是因為對未來的恐懼。她們擔(dān)心自己再婚困難,恐懼自己的后半生會孤單寂寞沒人疼。為了維持一個幸福的假象,寧愿繼續(xù)留在痛苦的婚姻中煎熬著,身心俱損。因為恐懼,她們也蹉跎了歲月,錯失了重新選擇伴侶的機會。
她們不知道,一個人也可以幸福。比如,著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她從不在愛情上委屈自己,彼此相愛時,她全心投入,真誠熱情;愛情不在時,她也不會怨天尤人,而是瀟灑地轉(zhuǎn)身離去。她說:“每一件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事,都是生活賜予我的禮物?!彼龔牟灰噪x婚為恥,會大大方方地說:“我又離婚了,在親密關(guān)系上,我做得還不夠好,在努力修行中?!?/p>
比如,幽蘭女社的創(chuàng)始人張樂華,她離婚后選擇了單身。但是,沒有人覺得她需要同情與可憐。因為她優(yōu)雅大方,被媒體譽為“氣質(zhì)教母”,堅持“美不驚人死不休”;她幽默自信,擁有很多朋友;她用心生活,把自己的家布置得既溫馨又有格調(diào);她享受讀書、歌劇、瑜伽的樂趣,對每一天都充滿期待……這樣的人生,不是也很幸福嗎?
未婚、已婚、離婚,只是一個人婚姻的狀態(tài),既不能代表其人品的好壞,也不能決定其人生的成敗。已婚的女人,不見得就比未婚與離婚的女人高人一等。有多少夫妻貌合神離,同床異夢。
幸福感與人數(shù)無關(guān),它是內(nèi)心的一種富足和喜悅。如果你能享受自己的生活,即使一個人也能幸福;如果你在婚姻中受苦,即使身邊躺著一個人,內(nèi)心依然覺得孤單。
[—請參閱本期P28
《張樂華:優(yōu)雅是中國女性的人生必修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