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瑩
朋友帶孩子來我家玩,臨走孩子突然說要到樓下新開的發(fā)廊理發(fā)。朋友勸孩子:“你的頭發(fā)這么短,不用理發(fā)?!焙⒆硬桓?,哼哼唧唧地非要去理發(fā)。
我十分納悶,孩子的頭發(fā)不長,挺精神的,為啥非要去理發(fā)呢?朋友解釋說:“我們來的時候,樓下發(fā)廊正在搞宣傳,里面的姐姐遞給了孩子一張宣傳單,說今天理發(fā)可以優(yōu)惠,孩子就答應了。我想讓孩子快點上樓,就隨口說等回去時再來理發(fā)。我以為上樓后孩子會忘記此事,沒想到他還一直記著呢?!?/p>
怪不得孩子堅持要去理發(fā)呢!雖然他不需要理發(fā),可已經答應了別人,就要說到做到,像大人那樣去踐約。我對朋友說:“你既然答應孩子了,就帶孩子去吧。不然,孩子下次就不相信你了,而且他還會覺得大人說話不算數,那么他也可以說話不算數。”朋友一聽有點尷尬,便自嘲說:“早知如此,就不隨便答應他了?!闭f完,帶著孩子走了。
后來,我也不知道朋友究竟帶沒帶孩子去理發(fā),不過類似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見到。有些家長喜歡隨口給孩子許諾,過后不兌現,還勸孩子妥協。
比如,我女兒周周4歲的時候,我和好友約定次日帶孩子一起去公園玩。第二天,天氣異常炎熱,好友來電話說天氣太熱,不去了,還說兒子正為這事跟她“胡攪蠻纏”呢!我說:“不是你兒子胡攪蠻纏,是你言而無信。你答應兒子要去公園,現在又說不去了,你出爾反爾,怎么還倒打一耙怪兒子呢?”好友笑著說:“太陽太毒,我不想出門了,待會兒我用玩具槍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彼齼鹤?0歲,不知這注意力能分散多久,能否消除他心中媽媽言而無信的不良印象。雖然好友沒去,但是那天我還是帶著周周去了公園。
我和丈夫都很注意不在孩子面前隨口許諾,一旦許諾,言出必行。每答應周周某件事情之前,我們都會先想想,這事我們能辦到嗎?如果不能,就不答應;而一旦答應了,就要及時兌現。
記得有一天早上,周周刷牙時發(fā)現牙膏沒了,我馬上說:“媽媽今天給你買?!笨墒悄翘焯貏e忙,我把給女兒買牙膏的事忘記了。到了晚上該刷牙的時候周周想起這件事,問我:“媽媽,你給我買的牙膏呢?”我這才想起來,連連道歉:“對不起,寶貝,媽媽今天太忙,居然把這么重要的事情忘記了。你別著急,我現在就去買。”當時已經晚上9點了,外面下著雨,但我還是馬上打著傘跑到小區(qū)附近的超市給女兒買了兒童專用牙膏。
我總認為,只要答應了孩子,除非有特殊原因,比如病得爬不起來,否則就一定要兌現承諾。由于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很信守承諾,周周也非常信守承諾。
去年春節(jié)前,我買了兩件很漂亮的兒童棉襖,一件給周周,另外一件在征得周周的同意后,我想送給曉曉——我姐姐的女兒。周周打電話告訴曉曉,說準備送給她一件非常漂亮的棉襖。由于曉曉回了奶奶家,準備送給曉曉的棉襖就一直放在我家沒送出去。一天早上起床,周周不肯穿原來的棉襖,說原來的棉襖沒有帽子不好看,她要穿米奇棉襖,因為米奇棉襖有帽子。可是米奇棉襖穿臟了還沒洗,女兒也沒有其他有帽子的棉襖了。
眼看快要上學了,周周急得哭起來。我忽然想到準備送給曉曉的那件棉襖是有帽子的,于是把那件棉襖拿出來給周周穿:“你穿這個吧,媽媽再給曉曉姐姐買一件就是了?!睕]想到,周周看了一眼,說:“不穿,這是送給曉曉姐姐的?!蔽覇枺骸澳闶遣皇遣幌矚g這個棉襖?”周周搖頭說:“不是,我很喜歡。”我說:“既然喜歡,那就穿吧。媽媽再買一件棉襖送給曉曉姐姐就是了?!?/p>
周周哭得更厲害了,邊哭邊大聲說:“我說過要把這件棉襖送給曉曉姐姐的,我不穿!”那一刻,我真的被震撼了。看得出來,周周其實很喜歡這件棉襖,不過她已經親口告訴了曉曉,要把這件棉襖送給她,又怎么能自己穿呢?就算這件棉襖還沒有送出去,那也是屬于曉曉姐姐的,因為她已經說出去了,就要信守承諾。
看周周這樣,我受了感染,找出臟了的米奇棉襖給她穿上,不再讓她穿新棉襖了。
我們的做法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女兒信守承諾,同時也贏得了女兒的信任。周周對我有著高度的順從,只要我交代清楚的事情,她必定做到。比如,有一次我動手術,需要住院。我事先和周周交代清楚,說媽媽生病了,要去醫(yī)院住幾天。這幾天媽媽不在家,你要聽外婆的話,然后在家乖乖等媽媽,媽媽病好后馬上就會回家。
去醫(yī)院那天,孩子的外婆還在來我家的路上,我們就把周周托付給了鄰居。離開時,周周輕聲說:“媽媽,我會聽外婆話的,你的病要快點好起來。再見?!蔽易≡浩陂g,她想我了就打電話給我,從來不鬧情緒。我想,她之所以表現得這么好,就是因為我信守承諾,從不食言,從不哄騙她,以至于她非常信任我。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小,騙一下沒什么,過會兒孩子就忘記了。事實并非如此。
以前,我工作的幼兒園里有個孩子,剛來園時特別不適應,每天都哭。這個孩子每天由爺爺、奶奶接送,老人說每天送孩子上幼兒園真是個苦差事,因為孩子知道要去幼兒園,說什么也不肯出門。爺爺奶奶只好騙孩子說,咱今天不去幼兒園,去廣場玩。等孩子真的出門了,爺爺奶奶就把孩子抱在懷里,直奔幼兒園。孩子被騙到幼兒園后,哭得驚天動地,誰哄都不行。被騙過幾次之后,孩子學聰明了,再也不肯上當,就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這下,老人沒轍兒了。
孩子的父母找到我,問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我說:“在孩子看來,爺爺奶奶答應帶他去廣場玩,結果一出門就轉道去了幼兒園。孩子受騙幾次之后,自然再也不肯出門了。其實,你們只要和孩子實話實說就行。使用欺騙手段不僅不會讓孩子乖乖去幼兒園,還會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陰影,覺得大人不可相信,以后更難適應集體生活?!绷硗?,欺騙孩子還會誤導孩子,讓他以為騙人是允許的。結果,欺騙孩子的惡果不僅是失去了孩子的信任,更可怕的是讓孩子也學會了不信守承諾。
《曾子殺豬》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故事。故事說,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哭鬧著要跟她一起去,曾子夫人哄騙兒子說:“你在家待著,等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苯Y果,她剛從集市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曾子夫人趕緊勸止說:“那是我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但是孩子沒有把你說的話當玩笑,他沒有足夠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對父母的話信以為真。現在你欺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氵@次欺騙了他,他以后就不會再相信你了,這不是好的教育?!庇谑牵有攀爻兄Z,把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孩子吃。
有家長認為,對孩子要恩威并施,方能樹立威信。我不這么認為。讓孩子順從,不是靠家長的威嚴來壓服,而是靠孩子內心深處對家長的認可,自愿服從。因為威信不是靠“威嚴”,而是靠“信任”樹立的。
偶爾,周周也會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飯前吃點零食什么的。我說:“這個不行,原因你是知道的,媽媽不會再多講了。”周周見我語氣這么肯定,就會知趣地妥協,不再要求,因為她知道說得再多也沒用。
孩子是很天真的,成人說過的每句話,他都會信以為真,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要慎重許諾,而一旦許諾,就應及時兌現。我們言出必行,孩子才會說話算數。相反,如果孩子喜歡耍賴,一定是家長或者他周圍的其他成人曾經食言,沒有很好地踐約,才造成了如此局面。所以,在孩子面前,家長千萬不要小看承諾,要以身作則,切實做到誠實守信,這樣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編輯:楊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