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我們叩問教育的未來,理想中的教育是什么樣的?理想中的學校是什么樣子的?更直接地說,理想中的課堂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是更加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是在愛和美的引領下成長?還是追尋自由的力量?
在三年級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我根據(jù)課堂的不同類型,深挖課程教學,培育和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結合時代特征,利用學生心理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通過預設科學的教學過程,引領學生不斷拓寬視野、發(fā)散思維、深刻體驗情境,感悟情感。
關鍵詞:思考;核心素養(yǎng);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調控和評價體系
一、 時代的發(fā)展帶來了我對英語課堂思考
小學三年級的英語課堂是英語學習的伊始,怎樣汲取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精華,在新的教學理念上呈現(xiàn)出一堂多元化課堂一直是長期奮斗在教學一線的全體英語教師競相研討的課題。
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可謂“日新月異”,什么都講“更新?lián)Q代”,就連孩子們愛看的課外書《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飛天掃帚”也不例外。表面上,孩子們是對書里的魔法著迷,其實是在追求高效的做事效率和快樂的心境。延伸到老師的教學,就是如何上一堂高效的英語課?
所謂“高效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既定的四十分鐘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二、 根據(jù)課堂的不同類型,深挖課程教學,培育和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少年時期。根據(jù)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特點,要對文本內容、目標要求、教學思想和編者的編排意圖進行有效的課前備課。
英語課本不是《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它是編者按照語言學科固有的系統(tǒng)性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以簡練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呈現(xiàn)出來供學生學習和使用的一本教科書。要努力地讓學生的思維豐滿起來,甚至更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那些課本上看不見的思維活動過程中去。
例:譯林版小學英語3B Unit 1《In class》Story time
熱身活動
T: Class begins.
S: Stand up.(出示板書,做up的動作)讓學生準確猜出單詞的意思
T: Good morning, class.
S: Good morning, Miss Liu.(借助多媒體認識Mr Green,同時替換Miss Liu)
T: Sit down, please.(出示板書,做down的動作)
老師利用Mr Green頭飾做示范和啟發(fā)性教學。拋出“Who wants to be Mr Green?”,讓學生和學生自主配對,自由展示合作成果。能力較高的同學可以在原有對話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和改編。
三、 利用學生心理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1. 給學生插上自由之翼,讓孩子們愛學習,會學習。
“該你講的時候不講,我講課的時候你偏嘰喳個不停,要不你到前面來,我們全班同學都聽你講?”是不是幾乎所有人在學生時代都聽到過老師說這句話?
老師講課時,底下有人竊竊私語,可拋出一個學習問題后,全班鴉雀無聲。如此尷尬的場面,老師著急,學生無辜,家長知道了更是無奈。
孩子們究竟為了什么而學習?什么樣的課堂能讓孩子們愛學習?美國名校,道爾頓學校的創(chuàng)辦者海倫·帕克赫斯特女士說過這樣一句話:“過去,學生上學是為了得到學校必須傳授給他的東西;現(xiàn)在他去上學為的是滿足自身發(fā)展的明確需要,他不再任人擺布地去學習那些教師計劃教授的東西?!边@句話放到今天,依然真實有效。今天的課堂,學生“有個性”是一個常態(tài)。
2. 合作性學習是我們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實踐要素之一,創(chuàng)設共同的、開放的、包容性的多元化學習氛圍,體會愛和美的升華,使師生均得以提升和發(fā)展。
例:譯林版小學英語3B Unit 1《In class》story time
在文本展開閱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聽一聽,看一看,通過“視聽教學法”找出答案。體會語境和感悟情感。(分組討論,自由分工)
T: Liu Tao, please open the door.
S1: Yes, Mr Green.
借助變速軟件,聽文本,第一遍播放1.5倍到2倍的超速版本,第二遍再播放常速版本。這樣學生聽明白后再回頭觀看課文動畫,體會語言的快樂。
四、 通過預設科學的教學過程,引領學生不斷拓寬視野、發(fā)散思維、深刻體驗情境,感悟情感
1. Daily talk show——創(chuàng)設情境。
在文本閱讀之前,教師可利用生活場景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利用“課堂的生活化”不露痕跡的開展文本教學。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思考和組織語言把自己要說的話完整的表達出來。
2. Listen to the tape and watch the cartoon.——獲取信息,視聽結合,設計問答。
T: Who opens the door?這樣的一個小問題,讓學生通過人物出場來設想各種將要發(fā)生的事情……
3. Ask and answer.分段推進情境發(fā)展。
T: Why Liu Tao opens the door?(問題一)為什么開門?
T: Who is late for class?(問題二)誰遲到了?
從為什么開門?到誰遲到了?在任務中進行教學讓學生能與文中人物融為一體,體會人物心情,情景交融,感同身受。
4.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dialogue? Act it out.——想想,體會升華。
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所學詞匯對日常生活中英語的靈活運用與口語表達進行重復操練。
學生對整篇文本整體感知后,教師引導學生賦予文本積極向上的生活情感。創(chuàng)設“課堂生活化”的小高潮,使學生達到知、情、意、行交融的效果。
當然,一個良好放松的多元化語言教學氛圍能激發(fā)孩子們學習的潛能,而學以致用、寓教于樂才是最好的也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樓朝暉.教育何為: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學?;貞猍J].江蘇教育,2017-2.
[2]朱小芳.構建情感共享的英語課堂.2011.
[3]孟凡紅.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研究報告.2016.
[4]劉潤清主編.外語教學與學習[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3月.
作者簡介:
劉佳,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