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虹
摘 要:隨著英語發(fā)展成為全球通用語,世界范圍內(nèi)語音專家對英語語音的評估有了新的標準:相比口音而言,語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更為重要,而超音段音位特征是清晰度和可理解度的決定因素?;谶@種新的評估形勢,筆者從教材、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方面對英語語音教學進行了思考。
關(guān)鍵詞:全球通用語 超音段音位特征 清晰度 可理解度
一、引言
十年或二十年前,提到語音教學,很多人會將其與糾正英語發(fā)音劃等號,人們對英語語音的評估也傾向于以清晰、正確、無口音的單詞發(fā)音為衡量標準。目前,英語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全球通用語(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ELF or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世界范圍內(nèi)對英語語音的評估標準也有了新的變化,這無疑將影響英語語音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法,英語語音教師也應(yīng)該以新的眼光看待語音教學。
二、英語語音評估的新形勢
(一)相比口音而言,語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更為重要
“語音評估與測試研究的文獻顯示,清晰度(intelligibility)、可理解度(comprehensibility)和外國口音(foreign accent,accentedness)始終是研究的焦點。它們也是國際英語考試中語音評分標準的重要方面(Yates,Zielinski& Pryor,2011:5),可視為語音評估的三個維度”(田朝霞,金檀,2015)。傳統(tǒng)的語音評估重點關(guān)注純正的口音,對清晰度和可理解度重視不夠。隨著英語在國際事務(wù)中的作用加強,越來越多的非本族語者開始學習英語,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很難習得純正的英語口音,或者他們對自己的身份意識增強想保留自己的語音特色,因此,學界提出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ELF)的口號,摒棄傳統(tǒng)的本族語標準(Jenkins,2000/2007),而更加注重交際的有效性。這種觀念的轉(zhuǎn)變也得到了很多實證研究的印證,如M u n r o,Derwing & Morton2006年的研究,其結(jié)論是:口音并不嚴重影響交際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因此,純正的口音固然完美,但相比口音而言,語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更為重要。
(二)超音段音位特征是清晰度和可理解度的決定因素
進入21世紀后,由于計算機技術(shù)的發(fā)展,超音段或韻律特征為語音(口語)測試提供了可靠參數(shù)。Kang、Pickering、Hahn等人近年來的語音測試研究成果引人注目,他們的結(jié)論主要可概括為兩點:第一,超音段特征是影響非本族語者口語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的主要因素,為評估提供可靠的參數(shù);第二,語速(rate of speech)是影響度最高的參數(shù)(田朝霞,金檀,2015)。也就是說,對連音 (juncture)、重讀 (stress)、音調(diào) (pitch)、重音 (accent)、韻律 (prosody)、語調(diào) (intonation)等超音段特征的掌握程度影響極大地影響了非本族語者口語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語速越快,可理解度就越高。
三、英語語音評估新形勢下對英語語音教學的思考
英語語音評估新形勢下筆者對英語語音教學有如下的思考:
(一)教材
筆者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次教語音課程時用的教材是《英語正音》,這本書純粹地用來糾正單詞、字母發(fā)音。后來使用的教材是《英語語音》(English Phonology)(汪文珍),這本書包括英國英語語音和美國英語語音兩部分,涉及元音、輔音和語流,并輔以相關(guān)朗讀材料,內(nèi)容比《英語正音》豐富多了,但比較偏理論。再后來直到現(xiàn)在使用的是《英語語音教程》(English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for Communication)(王桂珍),內(nèi)容包括元音、輔音、重音、強弱讀形式、連讀、節(jié)奏和語調(diào)等,這本書練習的編寫融入了“交際”的思想。應(yīng)該說教材的內(nèi)容比以前豐富多樣,教材的理念比以前更為完善、先進。但在英語語音評估新形勢下,語音教材除了包括元音、輔音、重音、強弱讀形式、連讀、節(jié)奏和語調(diào)等內(nèi)容外,還可以進一步完善,比如可以增加不同母語背景人群的語音材料,讓學生有機會鑒別多種英語口音。比如Walker( 2010) 的《英語通用語發(fā)音教學》里就描寫了十種母語背景人群的發(fā)音特點,并有配套錄音光盤和轉(zhuǎn)寫文本。還有包括不同口音的電視、網(wǎng)絡(luò)音頻和視頻資料,如中國CCTV英文國際頻道的節(jié)目(裴正薇,2014)。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的輔助教材,幫助學生提高識別多種口音的能力。
(二)教學理念
以前人們都認為發(fā)音正確、不帶地方口音、口音純正地道是英語語音教學的重要目標,而英語語音評估與測試的相關(guān)實證研究的成果使我們認識到語音教學不應(yīng)僅滿足糾正學生帶有口音的發(fā)音(不強求純正英語口音,但如果口音純正則更為完美),因為相比口音而言,語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更為重要。而為了實現(xiàn)語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則應(yīng)該注重語音的整體連貫與流利,注重連音、重讀、音調(diào)、重音、韻律、語調(diào)等超音段特征的掌握,因為這些超音段特征是語音清晰度和可理解度的決定因素。而對超音段特征的掌握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速,進而也能提高學生語音的可理解度。語音教學的最終目標應(yīng)是提高學生語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讓學生能有效地進行交際。
(三)教學方法
雖然交際語言教學法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但是筆者認為放在今天,還是有其可取之處。語音教學應(yīng)與交際語言學習活動結(jié)合起來,教師可設(shè)計恰當?shù)那榫白寣W生交流,配套使用真實自然的語言材料,提高學生語音的清晰度及可理解度,滿足交際的功能要求。如上文提到的對不同英語口音的辨識其實也是為了滿足交際的需要,而且對不同英語口音的辨識也能使學生意識到口音差異的自然性,從而增強自信。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音的學習更是對情感因素非常敏感。所以在語音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理解到情感因素對學習的影響,盡量不求全責備,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概念和互相體諒等情感能力。
還可以向?qū)W生傳授一些交際策略和副語言手段( 如手勢、面部表情) ,以減少交流中的誤解,增加會話的可理解性(裴正薇,2014)。并通過相關(guān)的視聽材料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文化,讓學生了解到文化的多元性及語言包括語音的多樣化,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文化差異的寬容性。
四、結(jié)語
隨著英語發(fā)展成為全球通用語,語音專家對英語語音評估有了如下的新趨勢:相比口音而言,語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度更為重要,而超音段音位特征是清晰度和可理解度的決定因素?;谶@種新的評估形勢,筆者從教材、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方面對英語語音教學進行了思考,認為當今的英語語音教學應(yīng)以有效的交際性為目的、在寬松的課堂氣氛下通過交際性語言學習活動進行。不強求學生具有完美無誤的發(fā)音,重點訓練學生掌握超音段音位特征,輔以介紹交際策略及副語言手段,并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英語口音及不同文化,從而認可并包容文化差異。
參考文獻
[1] 田朝霞,金檀.英語語音評估與測試實證研究——世界發(fā)展趨勢及對中國教學的啟示[J].中國外語, 2015(3):80-86.
[2] Jenkins,J.The Phonology of English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 Jenkins,J.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Attitude and Identity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4] Munro,M.J.,T.M.Derwing & S.L.Morton.The Mutual Intelligibility of L2 Speech[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6 (28):111-131.
[5] 裴正薇.英語語音教學模式:理論、選擇與思考[J].外語界,2014(3):88-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