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柒
凱里市中醫(yī)醫(yī)院 貴州凱里 556000
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08例
楊通柒
凱里市中醫(yī)醫(yī)院 貴州凱里 556000
目的:探討綜合治療方法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方法:從我院骨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收錄的10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資料,對其采用分組討論,每組54例,單一療法(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綜合療法(單一療法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等2種方案按照患者實際治療要求,采取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案。于6個月后回訪調查,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癥狀變化差異(P<0.05)。按照顯效、有效、無效等3個標準,對綜合療法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表現(xiàn)為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jīng)癥狀、腰椎側凸、腰部活動受限、壓痛、叩痛及骶棘肌痙攣等,本次單一療法總有效43例,有效率79.6%,綜合療法總有效50例,有效率92.5%。結論:綜合療法用于腰椎間突出癥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單一治療法,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康復平臺。
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綜合治療;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病癥之一,對患者肢體功能產(chǎn)生諸多不利影響,影響了骨組織結構的功能狀態(tài)。隨著現(xiàn)代治療技術不斷發(fā)展,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綜合性治療方案,利用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等綜合性治療方式,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進行綜合控制,確保臨床癥狀達到預期的狀態(tài)。本次結合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錄的108例患者資料,對其展開分組討論。
從我院骨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收錄的10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資料,年齡范圍28-65歲,平均年齡53±2.6歲,其中,男68例,平均年齡55±3.6歲,女40例,平均年齡50±1.8歲。臨床觀察,患者以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jīng)癥狀、腰椎側凸、腰部活動受限、壓痛等為主要癥狀,均有2種以上癥狀。
1.2.1 分組調查
對其采用分組討論,每組54例,單一療法(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綜合療法(單一療法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等 2種方案按照患者實際治療要求,采取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案。
①非手術治療:臥床休息、牽引治療、支持治療等;②手術治療: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關節(jié)突切除。
1.2.2 療效評估
于 6個月后回訪調查,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癥狀變化差異(P<0.05)。按照顯效、有效、無效等3個標準,對綜合療法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具體標準:①顯效: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jīng)癥狀、腰椎側凸、腰部活動受限等,基本消失;②有效: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jīng)癥狀、腰椎側凸、腰部活動受限等,明顯消失;③無效:綜合治療前后,癥狀無變化。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表現(xiàn)為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jīng)癥狀、腰椎側凸、腰部活動受限、壓痛、叩痛及骶棘肌痙攣等,本次單一療法總有效 43例,有效率79.6%,綜合療法總有效50例,有效率92.5%,如表1。
組別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單一組(n=54) 23 20 11 79.6%綜合組(n=54) 38 12 4 92.5% P <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huán)及軟骨板)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從而產(chǎn)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5、腰5-骶1發(fā)病率最高,約占95%。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中老年群體的多發(fā)性病癥,常由于腰椎間盤部分結構受損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變,對髓核結構產(chǎn)生退行性改變。同時,受到外力作用影響,腰椎間盤突出癥纖維被破壞,隨和組織出現(xiàn)了諸多病癥隱患,造成脊神經(jīng)根受到諸多刺激,如:腰部疼痛、肢體麻木等。
單純X線平片不能直接反應是否存在椎間盤突出,但X線片上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增生等退行性改變,是一種間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側凸。此外,X線平片可以發(fā)現(xiàn)有無結核、腫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鑒別診斷意義。為了防止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出現(xiàn)潛在隱患,要及時安排診斷與治療工作,以免對肢體結構產(chǎn)生不利影響。
3.3.1 非手術療法
(1)絕對臥床休息。初次發(fā)作時,應嚴格臥床休息,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臥床休息 3周后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nèi)不做彎腰持物動作。此方法簡單有效,但較難堅持。緩解后,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減少復發(fā)的幾率。
(2)牽引治療。本次108例研究說明,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綜合療法治療效果明顯,可從多個方面環(huán)節(jié)患者的疼痛癥狀,實現(xiàn)了臨床治療效果的最優(yōu)化。同時,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綜合療法過程中,也可對腰椎組織進行無菌化處理,起到了良好的康復指導作用。采用骨盆牽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減少椎間盤內(nèi)壓,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jīng)根的刺激和壓迫,需要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3)理療和推拿、按摩??删徑饧∪獐d攣,減輕椎間盤內(nèi)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腰椎間盤突出癥對患者身心健康產(chǎn)生諸多不利影響,導致腰椎組織功能出現(xiàn)異常變化,影響了正常生活及工作狀態(tài)。為了改變早期治療方案,需倡導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新型藥物進行治療,發(fā)揮綜合療法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避免對患者腰椎組織功能產(chǎn)生不利影響。
(4)支持治療??蓢L試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硫酸氨基葡萄糖與硫酸軟骨素在臨床上用于治療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jié)炎,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A研究顯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細胞產(chǎn)生炎性因子,并促進椎間盤軟骨基質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
3.3.2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需符合的要求:①病史超過三個月,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有效,但經(jīng)常復發(fā)且疼痛較重者;②首次發(fā)作,但疼痛劇烈,尤以下肢癥狀明顯,患者難以行動和入眠,處于強迫體位者;③合并馬尾神經(jīng)受壓表現(xiàn);④出現(xiàn)單根神經(jīng)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縮、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狹窄者。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表現(xiàn)為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jīng)癥狀、腰椎側凸、腰部活動受限、壓痛、叩痛及骶棘肌痙攣等,本次單一療法總有效43例,有效率79.6%,綜合療法總有效50例,有效率92.5%,經(jīng)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關節(jié)突切除,或經(jīng)椎板間隙行椎間盤切除。中央型椎間盤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經(jīng)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內(nèi)椎間盤切除。合并腰椎不穩(wěn)、腰椎管狹窄者,需要同時行脊柱融合術。
綜合療法用于腰椎間突出癥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單一治療法,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康復平臺。通過探討綜合治療方法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方法,對其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治療改革方案。
[1]高曉明.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治療臨床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0):56-57
[2]韋乃信,朱建河,王鵬飛.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1):105-106
[3]趙大鵬.80例重癥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手術治療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01):70-70
[4]杜兵強.分期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4(02)
[5]陳臣,陳華,李宇衛(wèi).一次性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早期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05):961-962
R741.041
A
1672-5018(2017)02-094-1